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我的長征路第102天,七月二十二,早近八點離開阿泰家沿210省道往夾金山騎行,在不到一公里見有個古碉樓,它可是茶馬古道上的遺存,順著臺階上去仔細觀察,有圍牆,主體建築為四層,內有獨木樓梯,有向外射擊孔,面向道路一側還有觀察通道。

繼續前行二.三公里,看到有紅軍當軍翻越夾金山的遺蹟,紅軍小道,沿著紅軍小道步行了有五百米,為保護紅軍小道,旁邊還建了遊覽通道。一一一夾金山是紅軍長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據碑文記載:1935年6月12日凌晨,擔任先遣隊的紅二師四團開始翻越夾金山,一到雪山腳下,朔風呼嘯,雪花滿天,溫度驟降。紅軍中大多數人來自南方,他們穿著單衣艱難地與冰雪搏鬥。紅軍戰士互相攙扶,邁著艱難的步伐往上走,有的戰士眼睛得了雪盲症,有的戰士被活活凍死,有的戰士因高原反應無法繼續翻越,有的戰士在積雪掩埋的道路上滑下山去……。將要到達山頂時,核桃般大的冰雹從天而降,把戰士們打得鼻青臉腫。突然,一個挑著銅鍋的炊事員,連人帶鍋被大風颳倒,滾下了山崖。戰士們擦乾悲痛的淚水,又繼續向前走。 1935年6月12日下午4時,一、四方面軍在達維河的達維橋上勝利會師 。

參觀完紅軍小道繼續騎行,隨著山勢逐步升高,坡度加大.騎行越來越困難,我堅持著往前騎,實在騎不動就下來推一會,接近山頂時需大口大口的喘氣才行,四十公里的上坡路,用近九個小時才到達夾金山埡口,雖然沒有當年的滿天飛雪,狂風大作,高原反應,也沒有償到當年紅軍的艱難,但對我還是難忘的一天。夾金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一路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流水潺潺。成片的森林隨地勢不同而變更,植物的多樣性盡收眼底,山腳下是窄葉林,山坡是針葉林,再向上是高原草甸。在埡口留影后,一路下坡三十多公里到達紅一紅四方面軍的會師地達維鄉,參觀了會師遺址和紀念碑。全天行程73公里。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古碉樓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在夾金山埡口展開長征路紅旗留念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寶興縣,古碉樓,夾金山,達維橋,我的長征路第102天

吳興義,江蘇省鹽城市人,現年64歲,退伍軍人,警察工作至退休,騎行愛好者,單車騎行紅軍長征路.尼泊爾.西藏.新疆.內蒙.東北等地,騎程達6萬公里,途中拍攝數萬張祖國大好河山風景圖片,本頭條號簽約作者。

本文介紹吳興義2015年退休後立即單車沿紅軍長征路,建國路連續168天,騎行13400公里,途中拍攝圖片及日記授權本號整理編輯,每天一篇連載,今日頭條首發。吳興義圖/文編輯李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