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憑什麼“征服”世界

雞憑什麼“征服”世界


一個現代化的養雞場,從孵化到出籠,前後還不到6個月就昇天了。然後雞翅膀送到西班牙,雞腸子送到土耳其,骨頭送到荷蘭的雞湯工廠。要知道,雞的天然壽命是10到20年。但經人這麼一干預,它連6個月都活不到,就成了食品工業線上的一塊長了羽毛的肉。一點生物的尊嚴都沒有啊。比慘,世界上哪個物種有它慘?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假如把雞當成一個整體,又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特別成功的物種。有人統計過,現在地球上有200億隻雞。比貓、狗、老鼠加起來都多。要知道,進化的最高目的就是存在和繁衍。現在數量多,就是某種成功啊。

而且從人的角度來說,人特別依賴雞。地球上的貓狗都消失,頂多是有人傷心,對整個人類的生活沒有影響。假如雞消失,就出大亂子了。比如2012年,墨西哥為了消滅禽流感,捕殺了上百萬只雞,導致雞肉和雞蛋價格飆升。結果老百姓遊行抗議,要求政府下臺。

為什麼那麼大反應?因為雞是人類最廉價,最優質,最穩定的蛋白質來源。你看,現在滿大街都是黃燜雞米飯,為啥沒有黃燜牛,黃燜羊?因為雞的供應鏈是最穩定的。這個最穩定的供應鏈一旦出問題,可不就出亂子了。

同時,雞的文化意義也非同小可。幾乎所有的宗教裡,都有雞的形象,地位還都特別高。比如在基督教的傳說中,上帝曾經化身為公雞。在伊斯蘭教的典故里,雞是頌揚真理的神明。而在中國,雞被稱為五德之禽,也就是具備了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五種高貴品格。刨去龍之類的神話生物,在真實存在的動物裡,能享受這麼高讚譽的,只有雞。所謂雞征服世界,指的就是它在物種繁衍上的成功,和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

那問題就出現了,雞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人類馴化,飼養的結果。雞走的是和貓,狗一樣的路線。這當然從大邏輯上沒有錯。但是,就引出一個更大的疑點。人為什麼要馴化雞?馴化狗,是因為它可以看家護院。馴化貓,是因為它能抓老鼠。但從一開始來看,人類沒有理由馴化雞啊。

要知道,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工養殖的雞。它們的祖先都是同一個東西,叫紅原雞。紅色的紅,原始的原。它和今天的家雞可不一樣。

首先,紅原雞極其警覺,而且會飛。不像今天的雞,不是上躥下跳,是真飛,一次能飛1.5公里,特別難抓。其次,抓到了也沒用。這個動物生性桀驁不馴,脾氣特別差,寧可自己撞死在籠子裡,也絕不會被馴服。你看,這哪裡是雞,根本就是低配版的鷹啊。最重要的是,沒有抓它的理由。吃肉?紅原雞的肉特別少。下蛋?紅原雞一年只能下6個蛋。你說,抓它圖個啥?

那麼,雞到底是怎麼走進人類的生活呢?而且還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這其實是源於雞的三個,特別不起眼的習性。這些習性在自然界,算不上什麼大的優勢。但一旦跟人類社會接觸,它們就被迅速放大。

第一個習性是戀家。紅原雞隻要在一個地方住下,就不會輕易搬家,世世代代都住在這裡。什麼地方適合居住?當然是食物多的地方。巧了,人類文明剛剛發展,紅原雞愛吃的,恰好都是人類的生活垃圾,比如吃穀子殼和腐肉上的蟲子,就是人類當時的生活垃圾。所以,它就主動在人類部落附近安家,大家成了穩定的鄰居。

這時,紅原雞的第二個習性就發揮作用了。那就是,酷愛交配。不管是公雞還是母雞,都特別喜歡交配。那真是來者不拒,逮誰跟誰來。短期看,這頂多算生活作風問題。但放在進化的大進程上看,這就不得了了。

生物在進化中有可能產生突變。原本一個個體的突變擴散到群體,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假如這個物種愛交配,就意味著,突變在種群裡能迅速蔓延。就是基因的變異性非常強。雞就是這樣。只要一隻雞發生突變,肉變得特別多。人就可以把它抓過來,和別的雞交配。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堆肉雞。這就意味著,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改造這個物種。比如你需要漂亮的羽毛,就抓一隻羽毛產生突變的雞來配種。需要雞蛋,就找一隻特別能下蛋的雞來配種。換句話說,雞就像一坨生物黏土,你可以把它捏成任何形狀,而且時間還不用太長。

人類從沒見過這麼好用的動物,於是,就想把它留在身邊。這時,雞的第三個優勢,就顯現出來了。這就是它頑強的生命力。什麼極低、荒漠、高原,雞不管走到哪,都能活下來。有人還做過實驗,把雞放在核輻射環境裡,結果發現,除了爪子發生了一點輕微的變化,它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所以有一個說法:假如人類移民火星,只能帶一種動物,那就是雞。

戀家、愛交配、適應力強,這三個習性別的動物也不是沒有。但關鍵在於,只有雞,最大程度上嵌入了人類社會。這三樣東西它全有,它對於人類來說最好用,人不管走到哪都要帶著雞。結果雞的蹤跡,就遍佈了全世界,而且越養越多。只要人類發現一個對自己有用的特性,就會緊緊抓住它,強化它。這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特性。

雞之所以在宗教裡有那麼高的地位,也是同樣的原理。它也源於一個習性,雞會打鳴。公雞體內有一種激素,叫褪黑素,它對陽光很敏感,所以公雞能在太陽昇起之前就感知到陽光,然後打鳴。對於又怕黑,又沒燈的古人來說,這就造成了一種錯覺,太陽是公雞召喚出來的。正所謂“雄雞一唱天下白”嘛。

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習性,一旦被人類抓住,就被迅速放大。衍生出了各種版本的故事。這些故事萬變不離其宗。雞,是光明的使者。

說到這,你應該已經發現,雞這個物種的崛起方式,和別的動物不太一樣。以往我們都認為,一個物種要想獲得成功,要麼是進化出了高超的智慧。比如我們人類,征服世界靠的就是腦子。當然,退而求其次,進化出鋒利的獠牙,也是一種成功。比如豺狼虎豹,憑藉強悍的戰鬥力,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不管是哪種方式的崛起,總歸是要靠自己。

但是,從雞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崛起方式。那就是,搭載一個超級變量。

你看,貓、狗,還有我們今天說的雞,就是因為搭載上了人類,這個地球上最大的超級變量,從而實現了整個物種的崛起。它們身上那些原本不起眼的習性,一旦被人類捕捉到,就會隨著人類的活動,不斷被強化、固定、放大。隨著人類的崛起,它們也一起崛起。

所以擁有一個特性,然後再找到一個超級變量的放大器,這是一個物種崛起的另一種方便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