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在中國的證券市場,股票投資者接觸最多的恐怕就是證券公司了。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證券公司總是A股市場最堅定的看漲者,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是因為股市上漲是證券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徑。

在缺乏有效做空機制的中國A股市場,雖然已推出融資融券業務,但投資者還是以低買高賣股票為主要獲利方式,因此,只有股市上漲產生賺錢效應,才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參與,交易才能活躍起來,才能提升股票交易量,才能為證券公司提供更大的盈利機會。

目前,經紀業務的佣金是我國證券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下面我們用幾個案例來分析股票交易過程中的玄機,扒一扒證券公司的賬本。

案例1:超短線高成功率交易模式

假設我們投入100萬元,每週交易一次,每年交易48次【1】,其中32次盈利,16次虧損【2】,每次盈虧率均為2%,即全年交易中有32次盈利,平均每次收益率為2%;另16次交易虧損,平均每次虧損率也為2%。則賬戶資金變化情況按如下公式計算:

設初始資金M0=100萬,M為賬戶餘額,盈虧率R=0.02,則

第1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1= M0 ×(1+R),

第2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2= M1 ×(1+R),

……

第48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48=M47×(1+R)=M0×(1+R)48;

即最終賬戶餘額為:M = M48 = M0×(1+R)48;

上述系列操作中有32次操作盈利,16次虧損,即有32次R=0.02,另16次R=-0.02,則賬戶餘額為:

M=M0×(1+0.02)32×(1-0.02)16 …… (1)

根據(1)式計算得:M = M0×(1+0.02)32×(1-0.02)16=M0×1.8845×0.7238=M0×1.36=1364000元。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每次交易(一次完整的買賣)收取的費用率約為0.26%【3】,考慮到一些優惠條件,我們按0.2%計算。則(1)應修正為:

M=M0×(1+0.02)32×(1-0.02)16 ×(1-0.002)48 ……(2)

根據(2)式計算得:

M = M0×(1+0.02)32×(1-0.02)16 ×(1-0.002)48

M = M0×1.8845×0.7238×0.0.9084

M=1000000×1.23906=1239060(元)≈123.91(萬元)

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從上表可看出,經過一年的辛苦炒作,投資者收益為23.91萬元,券商收取佣金約6.25萬元,政府及交易所收稅費超過6.25萬元(這裡沒算交易所手續費、上交所過戶手續費),券商的收益佔投資者收益的1/4有多,券商與政府(含交易所)的收入超過投資者收益的一半還多。

如果按萬分之八的標準費率收取,則投資者收益更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根據上面的公式算一下。

案例2:超短線中成功率交易模式

假設我們投入100萬元,每週交易一次,每年交易48次【1】,其中28次盈利,20次虧損【2】,每次盈虧率均為2%,即全年交易中有28次盈利,平均收益率為2%;另20次交易虧損,平均虧損率也為2%。則賬戶資金變化情況按如下公式計算:

設初始資金M0=100萬,M為賬戶餘額,盈虧率R=0.02,則按前述推算,最終賬戶餘額為:M = M0×(1+R)48;

上述系列操作中有28次操作盈利,20次虧損,即有28次R=0.02,另20次R=-0.02,則賬戶餘額為:

M=M0×(1+0.02)28×(1-0.02)20 …… (3)

根據(3)式計算得:M = M0×(1+0.02)28×(1-0.02)20=M0×1.741×0.6676=M0×1.1623=1162300元。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每次交易(一次完整的買賣)收取的費用率約為0.26%【3】,考慮到一些優惠條件,我們按0.2%計算。則(3)應修正為:

M=M0×(1+0.02)28×(1-0.02)20 ×(1-0.002)48 ……(4)

根據(4)式計算得:

M = M0×(1+0.02)28×(1-0.02)20 ×(1-0.002)48

M = M0×1.741×0.6676×0.9084

M=100000×0.9138=1055826(元)≈105.58(萬元)

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從上表看,經過一年的辛苦炒作,投資者賺55862元,券商收取佣金約53233元,政府收稅費超過53233元。

案例3:中短線高成功交易模式

假設我們投入100萬元,每月交易一次,每年交易12次【1】,其中8次盈利,4次虧損【2】,每次盈虧率均為8%,即全年交易中有8次盈利,平均收益率為8%;另4次交易虧損,平均虧損率也為8%。則賬戶資金變化情況按如下公式計算:

設初始資金M0=100萬,M為賬戶餘額,盈虧率R=0.08,則

第1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1= M0 ×(1+R),

第2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2= M1 ×(1+R),

……

第12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12=M11×(1+R)=M0×(1+R)12;

即最終賬戶餘額為:M = M0×(1+R)12;

上述系列操作中有8次操作盈利,4次虧損,即有8次R=0.08,另4次R=-0.08,則賬戶餘額為:

M=M0×(1+0.08)8×(1-0.02)4 …… (5)

根據(5)式計算得:M = M0×(1+0.08)8×(1-0.08)4=M0×1.851×0.7164=M0×1.3261=1326100元。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每次交易(一次完整的買賣)收取的費用率約為0.26%【3】,考慮到一些優惠條件,我們按0.2%計算。則(5)應修正為:

M=M0×(1+0.08)8×(1-0.08)4 ×(1-0.002)12 ……(6)

根據(6)式計算得:

M = M0×(1+0.08)8×(1-0.08)4 ×(1-0.005)12

M = M0×1.851×0.7164×0.9763

M=100000×1.07232=1294629(元)

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從上表看,年終時,投資者收益為294629元,券商收取佣金約15714元,政府收稅費超過15714元,投資者的收益約是券商收入的19倍。

案例4:中短線中成功交易模式

假設我們投入100萬元,每週交易一次,每年交易12次【1】,其中7次盈利,5次虧損【2】,每次盈虧率均為8%,即全年交易中有7次盈利,平均收益率為8%;另5次交易虧損,平均虧損率也為8%。則賬戶資金變化情況按如下公式計算:

設初始資金M0=100萬,M為賬戶餘額,盈虧率R=0.08,則

第1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1= M0 ×(1+R),

第2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2= M1 ×(1+R),

……

第12次操作後賬戶餘額M12=M11×(1+R)=M0×(1+R)12;

即最終賬戶餘額為:M = M0×(1+R)12;

上述系列操作中有7次操作盈利,5次虧損,即有7次R=0.08,另5次R=-0.08,則賬戶餘額為:

M=M0×(1+0.02)7×(1-0.02)5 …… (7)

根據(1)式計算得:M = M0×(1+0.02)7×(1-0.02)5=M0×1.7138×0.6591=M0×1.13=1129566元。

根據我國現行政策,每次交易(一次完整的買賣)收取的費用率約為0.26%【3】,考慮到一些優惠條件,我們按0.2%計算。則(7)應修正為:

M=M0×(1+0.08)7×(1-0.08)5 ×(1-0.002)12 ……(8)

根據(8)式計算得:

M = M0×(1+0.08)7×(1-0.08)5 ×(1-0.002)12

M = M0×1.7138×0.6591×0.9763

M=1000000×1.1028=1102800(元)

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從上表看,年終盤點:投資者收益為102800元,券商收取佣金約13411元,政府收稅費超過13411元,投資者收益還是遠超券商收入。

結論:

綜上所述,頻繁交易,雖然毛利潤較高,但支付交易成本後,投資者的收益並不高,而中低頻率交易,雖然毛利潤較高頻交易略低,但支付交易成本後,投資者的收益遠高於高頻交易者,詳細對比如下(單位:萬元)

股市分析:證券公司的賬本!避免跌入交易的陷阱!

總體來說,在毛利潤額相近的情況下,投資者收益與佣金、稅費間的關係此消彼漲,隨著交易次數的增加,投資者的收益不斷減少,而券商收入與稅費逐漸增加。反之,交易次數的減少,投資者的收益不斷增多,而券商收入稅費不斷下降。

因此,證券公司希望以股市上漲,帶動交易的活躍,增多交易次數,提升自身經紀業務的收入。這本賬本很好地解釋了證券公司為什麼大力鼓吹做多的原因,也讓投資者明白了一個道理,在股市賺錢不容易,別讓我們辛苦賺的錢,都進了證券公司腰包裡。

註釋說明:

【1】全年共52周,去除約4周節假日時間,全年交易時間約為48周;

【2】統計全球各主要股市長期的股票交易數據顯示,在買入股票後的一週內,股價漲跌情況基本比例為50:50,即成功與失敗的機會是均等的,不管我們採用何種分析技術,都未改變這個結果。這裡,我們樂觀假設盈虧比例分別為2:1、7:5,成功率都高於50%的理想狀態;

【3】印花稅0.1%,券商佣金0.16%(按當前市場萬分之八的佣金算,一次完整的交易包括買入、賣出各一次,故每次完整的交易為0.16%),交易所手續費5元/次,過戶費5元/次,深交所不收取後兩種費用。

【4】為方便計算,本文按每次交易後的市值餘額為基數計算稅費、佣金,這與實際交易計稅、佣金基數會有一定差異,但相對總稅費與佣金而言,偏差很少,不影響總的分析結論。(作者:攝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