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哲:沒有效率的增長是自殺

卫哲:没有效率的增长是自杀

我當時帶領B2B業務,馬總當時給我們定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效率指標。比如,對於B2B,馬總定的目標是人均一百萬的收入;對於淘寶,目標是人均一億人民幣的交易額(GMV);對於支付寶,目標是人均3億的支付交易額。當然,這些目標數字不是隨便出來的,它是有前瞻性的。回過頭看,也正是因為馬總當時定了這三個最關鍵的效率指標,B2B人均100萬收入,淘寶人均1億GMV,支付寶3個億的支付額,再加上速度和規模,才成就了螞蟻金服,成就了阿里巴巴集團。

很多創業團隊的業務計劃都告訴我們,他們能做多快,能做多大,卻從來沒有說過,他們在做快、做大的同時,效率有沒有提升、有沒有惡化?以及是用什麼樣的效率做到多快、多大的。

就創業而言,我建議多考慮那些帶“效”、“率”的指標,人效、店面的平效,包括轉換率、復購率、滲透率、庫存週轉率等等。我看到很多創業公司,一個月收入500萬,虧損500萬,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模式,這中間的問題就是很多“率”沒有掌握好。

成功的關鍵是活下來,活下來的關鍵是效率,效率的很多關鍵是業務的密度。不是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要做北上廣深,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需要做全國規模擴張。效率的核心是密度,密度做起來,品牌就容易傳播。密度高,管理成本就相對會低。

一個成功的創業和一個成功的投資一樣,價值的創造是靠增長和效率同步來實現的。前段時間網上流傳我說的一句話:沒有效率的快速增長是加速自殺。

2.不拿太容易、太多的錢

許多的創業團隊在天使輪、A輪拿到了錢,但是融到太多和太容易的錢,也並非一定是好事。對於融資,真的是前面容易後面難,前面難後面容易。

錢來得太容易,花錢的時候往往就不珍惜。如果拿不出真金白銀的數字,拿不出真才實幹的業績,那在市場上還不如其他的創業者。我見到過一些阿里出來的創業團隊,到了B輪,尤其C輪,阿里光環在投資人眼中已經不值錢了,而且規模大了,阿里老同學們的友情贊助也不太可能了。所以我建議創業伊始,最好去拿專業的機構,拿很難拿的錢。

在早期,馬總跟孫正義談融資,孫正義想投5千萬、1個億美金,但馬總說2千萬就可以了,其實1千萬也夠了。有這樣的心胸能拿錢,不拿那麼多,對早期的股權稀釋也比較有利,所以不要拿太多的錢,也不要先去拿容易的錢。

3.找人:“近親”雖好,卻不如“雜交”

很多阿里同學是抱團出來創業的,跟以前一起戰鬥過的戰友們和同學們。甚至是一個團隊都是銷售的,都是技術的,確實彼此非常信任。

但其實“雜交”才能有變異,“雜交”才能夠進步,而“近親繁殖”只會容易變低能兒。我見過很多阿里同學的創業團隊,都是“近親繁殖”,“繁殖”到後來就是越來越低能了。

馬總創業的初期也是老同學、老同事,甚至親戚都在一起。但是大家想一想,阿里的男神,蔡崇信,是在公司只有幾十人的時候就加入了,那你在公司幾十人的時候,你的蔡崇信在哪兒呢?你能不能吸引到像蔡崇信這麼高大上的人來加入你這個團隊呢?

所以找錢容易找人難,包括我自己的嘉御基金也一樣,每次我們都是先加人再加錢,先提升人的數量、質量,再提升錢的數量、質量。

我每次見滴滴程維的團隊,都發現,他周圍的阿里人又少了,比例上又少了,甚至級別更低了。馬總說很多創始人真的一輩子只能做排長和連長,那中間有人可以做師長軍長,但一定不是所有的人,關鍵是你能不能把這個行業中最牛逼的人吸引過來。像程維就吸引了柳青等很多“高大上”的人。

滴滴能從這麼多打車軟件中脫穎而出,除了阿里的很多優秀品質外,還有程維永遠能把行業中最優秀的人團結在滴滴周圍。有時候,成功就是一群優秀的人打敗了另一群並不怎麼優秀的人。

從投資角度看,我們不會投一成不變的團隊,如果三年前見到他是這樣,三年後還是這樣,那麼這個團隊一定有問題,要麼不能夠引進人,要麼引進的人活不下來。當然,也不能投一直在變的團隊,除了創始人,外部引進的高管一年換一茬也不行。所以一成不變的團隊不是好團隊,一直在變的團隊也不是好團隊。

4.情懷和生意,如何權衡?

有人創業,是出於“情懷”,有人是出於利益。其實,講情懷和做生意不矛盾,講情懷是指使命,做生意是要把使命落地,把這件事做得符合商業原理,符合人性,能夠有價值,能夠收到錢。不能光講情懷,情懷是天上的月亮,不能靠這個養活團隊,不能養活自己,也對不起投資人。但沒有情懷只做生意,其實是小生意人。

尤其是情懷和生意衝突時,有人會特別講“兄弟情”。在轉型、裁員、調整業務的時候往往拉不下那個臉,看到更多的是優柔寡斷,太講兄弟情義。Savio在很多場合說過,馬總找他來第一件事就是“殺人放火裁員”的。再不來,阿里的錢就只夠燒3個月了,如何把3個月的錢支撐一年,活下來就能有生存的機會,last man stand!

當你下不了手的時候,就請外人來動刀子,心要軟,刀要快,刀慢的時候你也痛苦,團隊也痛苦,業務轉型也不利。

5.除了帶阿里的價值觀,出來創業還要帶什麼?

阿里的使命、情懷,價值觀,都是非常好的品質,很多阿里離開的人創業都是高舉價值觀,但是忘了一些基本的流程和制度的建立。

財務流程,業務審批流程,法律程序......很多創業公司真的完全沒有,全是拍腦袋,甚至一言堂,沒有一個很好的制約機制,阿里的制度不多,但阿里的制度很健全。不要僅把阿里的價值觀帶出來,也要把阿里很多簡單有效的流程和制度帶出來。

制度和流程是法治,價值觀是德治,德治和法治不矛盾,如何建立制度和流程,要簡單要高效,以及在制度和流程當中如何體現價值觀?價值觀是可以滲透到你制定的每一個制度和流程中去的,而不是空喊或者寫在牆上的。

本文由天使成長會原創發佈,授權互聯網早讀課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