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玉米不断刷新高点……

近期,玉米市场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价格波动也备受关注。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一度达到2110元/吨,随着价格涨至高位,市场供应量也随之增加,玉米价格自高点开始回落。东北地区玉米市场则继续发力,加工企业挂牌价格一涨再涨。今天,中粮公主岭、黄龙公司新玉米涨价60元/吨,二等及以上1800元/吨。综合来看,国内玉米市场“利多”仍占上风,但随着利好的继续消化,风险也将随之而来,需注意防范。

目前,东北气温开始下降,后期仍有显著降温天气,有利于玉米脱粒销售,在农场粮消耗殆尽,农村基层上量尚未有效补充的情况下,东北玉米价格或将继续偏强运行。预计后期随着基层上量的增加及陈粮出库的补充,玉米价格涨势将有所放缓。

山东深加工玉米价格高位回调

本周,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普遍高位回调,主流挂牌价格2000-2050元/吨。


东北玉米不断刷新高点……


据了解,近期华北地区本地粮上市量增加,深加工厂门前到货量也随之增加,再加上东北粮也陆续到货,企业收购形势好转,收购价格也随之下调,但受本地消化加之南方需求支撑,预计回调的空间也相对有限。

东北深加工大幅上调收购价

近期,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继续上涨,深加工企业不断上调收购价格。目前,吉林深加工企业主流挂牌价1670-1800元/吨,黑龙江企业主流挂牌价1610-1750元/吨。


东北玉米不断刷新高点……



据了解,东北地区农场玉米供应高峰已过,地方基层农户惜售情绪依然较强,加之近期雨雪天气使得上市量萎缩,玉米市场价格上涨。新粮贸易始终与销区倒挂,为陈粮占据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拍卖粮出库节奏加快。目前,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虽然普遍上涨,但吉辽多数企业新粮定价仍偏低,收购无量。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依旧倒挂

近期,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20日,北方港口15%水分以内新玉米主流收购价格1890-1900元/吨,主流平舱价约1940-1950元/吨,与昨日持平,较上周五上涨10元/吨,较上周初上涨20元/吨。

广东港口二等拍卖陈粮主流价格1980-2000元/吨,与昨日持平,与上周五持平,较上周初上涨10元/吨;18年产二等新玉米主流价格2070-2080元/吨,较昨日上涨0-1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20元/吨,较上周初上涨30-40元/吨。受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支撑,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偏强运行,但到货量较大,库存回升至70万吨以上,供应充裕,一定程度抑制上涨幅度。

目前来看,南北港口价格依旧处于倒挂状态,从北港发至广东港口处于亏损状态。


东北玉米不断刷新高点……



惜售心理增强 售粮进度有所放缓

截至11月1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431万吨,同比减少191万吨。其中,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673万吨,同比减少126万吨。

从基层的售粮情况来看,近期主产区农户的惜售心理有所增强,加之华北地区多雨天气,新粮上市进度有所放缓。


东北玉米不断刷新高点……


预报近期东北将有冷空气到来,大面积降温将有利于玉米批量上冻脱粒,新玉米大量上市日益临近,需关注东北地区售粮高峰的到来。不过,目前基层农户普遍惜售,而且深加工企业也积极收购,市场能否有效降温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密切关注市场主体的心理变化和上市进度。

2018/19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农业农村部本月发布的供需平衡数显示,2018/19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15亿吨,比上月预测数增加202万吨,比上年度减少0.4%。主要原因,一是黑龙江玉米面积单产双增长,二是东北产区玉米收获期天气适宜,玉米收割普遍推迟1-2周,有利于产量形成,预测玉米单产每公顷6121公斤,比上月预测数每公顷调增26公斤,比上年度每公顷增0.5%。我国玉米消费量2.46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900万吨,比上年度增8.9%。其中,饲用消费1515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700万吨,主要是玉米替代品进口减少,随着《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两项团体标准的应用,预计玉米饲用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工业消费750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200万吨,主要是新建的深加工企业投产数量超出预期。

预测2018/19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库存结余变化量减少2931万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