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 劉禹錫陋室

和縣 劉禹錫陋室

坐上公共汽車,直奔馬和(馬鞍山——和縣)渡口。一洩千里的長江擋住了去路,載車船張開雙臂迎接公共汽車上船。

夜幕降臨,天江一色,不知不覺中竟走了半個小時,江面如此之寬?原來,載車船駛到江心逆流而上,然後才轉向和縣碼頭。公共汽車費力爬上對岸,又像離弦的箭奔向和縣縣城。

到了和縣縣城,我們住了一家家庭旅館。經打聽,竟無一人知道陋室在哪兒,正納悶間,一老人說:"有陋室公園"。有消息總比無消息好。為了明天的尋找,當即我們上街順藤摸瓜,去找陋室公園。

和縣 劉禹錫陋室

十月一日的夜晚,和縣縣城非常熱鬧。街心十字路口,音樂噴泉大放異彩,吸引著許多人駐足觀看。我們來到這裡也盡情享受異地他鄉的國慶節。

陋室公園就離此不遠,觀看一會兒,我們來到門前。服務人員解釋,"要是遊園現在就可以買票進去,要是想看陋室那得明天再來。"看來公園裡有陋室,偵察完畢,我們這才回旅館安心休息。

和縣 劉禹錫陋室

清晨,早早起來,我們來到了陋室公園。大門敞開,原來晨練是不收錢的,我們徑直進去。過了小橋,迎面是一個土丘,不高不大,長滿樹木。我們沿著北麓往西,再往南,便有空場,有人跳舞,有人舞劍。我們爬上土丘,靠西側有一"江山一覽"雙亭,中間有"望江亭",很是普通,從望江亭東側下去,我們這才發現要參觀的陋室。只可惜,"鐵將軍把門",我們只好先出去吃早飯。

再回來,已經有人賣票。陋室,特派專人去給我們開門,看來很少有人參觀。

陋室不大,屬於園中園。從外面看去,門庭額上有"陋室"二字,系詩人泰斗臧克家題寫。一打開門,像是北方的四合院,迎面有一屏風,上書:"唐和縣刺史劉公禹錫,政擢賢良,學通經史,頡書頏白,卓哉刺史",點綴出劉禹錫謫任和州刺史時的所在地。

和縣 劉禹錫陋室

時移世易,改朝換代,劉禹錫當年的陋室不可能存在了,就連那柳宗元書寫的《陋室銘》碑石,也蕩然無存。這陋室是清乾隆年間和州知州宋思仁重建,光緒年間修葺,民國初年補碑。十年動亂,碑、室又遭大損。1987年,安徽省文物局、和縣政府原貌復修,並仿柳宗元書,複製《陋室銘》碑二方,左有大書法家肖勞書寫的"陋室銘碑亭",後有宿州書法家孟繁青補書的《陋室銘》。

和縣 劉禹錫陋室

門聯就是劉禹錫的名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進入陋室,中間矗立一尊劉禹錫石像,上面匾額"政擢賢良",左右聯也是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詩句用到這兒太妙了,人生是戲,他是戲,他永遠是戲。劉禹錫目睹著世界,目睹著長江,目睹著山河,歷史的浪波永遠向前,自然的草木四季更迭。

劉禹錫並不是一個得志的人。唐貞元21年,他和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活動,被貶為朗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元和九年(815),他和柳宗元被召回長安,準備再度啟用。

和縣 劉禹錫陋室

誰知,劉禹錫遊玄都觀,竟寫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語含譏諷,用"桃千樹"影射新得勢的權貴,發洩不滿。因為這個,他又被排擠到更遠的地方任連州刺史,而柳宗元也被貶為柳州刺史。兩人一道同行,在衡陽分手時,柳宗元寫了一首《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劉禹錫也回敬一首:"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歸目並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仍含有對當權者的不滿與牢騷,以及兩個志同道合的友人分別時的悲傷。

和縣 劉禹錫陋室

又過14年,劉禹錫這才又被召回長安,他故地重遊,又寫了一首詩《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挑逗、嘲弄那些種桃道士,表現出了那種不屈不撓的樂觀主義精神。

這個期間,劉禹錫先後到過連州、夔州,長慶四年(824)夏,又被謫到和州任刺史。在這裡,劉禹錫受到了更大的磨難。據傳,和州知州是個勢利眼,劉禹錫來後,就不時地刁難他。起初,叫他住在城南門的江邊,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撰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辨"。知州一見生了氣,叫他搬到北門去住,並減少住房一半。劉禹錫面對德勝河,又撰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和縣舊稱)心在京。"

和縣 劉禹錫陋室

知縣見他仍不在乎,乾脆叫他搬到城中這個土丘來住,僅一床一桌。劉禹錫連續搬了三次家,而且一次比一次小,很是不服,思前想後,一氣之下,寫出了這《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發起牢騷。他沒有屈服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出他剛正不阿的品格,以及對達官顯貴的藐視態度,接著,就告知自己的摯友大書法家柳公權給他書寫出來,刻碑立石於門前,更不鳥那知州。

和縣 劉禹錫陋室

我對照《陋室銘》一一看去,這哪裡有山?只不過是那不高的土丘,現在叫“仙山”;這哪裡有水?只不過是那不深的水池,現在叫“龍池”,看來就是後撰的,普普通通,根本談不上什麼,又沒有特色。劉禹錫之所以這麼說,實際上就是在拔高自己、炫耀自己,有了我,不高的山,也有名;不深的水,也顯靈。還有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更顯示出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劉禹錫真是發牢騷的高手。這一牢騷,竟成了千古名句,流傳至今。我不由讚道:"和縣城中地勢平,既無山水又無龍。劉郎文采高八斗,一曲牢騷陋室銘。"又曰:"陋室銘文意境深,談山說水塑靈魂。劉郎偏愛牢騷話,發洩筆端痛快心。"這就是我參觀陋室的體會。

九口2018-1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