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世人推崇李白,李白却崇拜南北朝时的谢灵运,谢灵运的偶像呢,是曹植。

他说,天下才华共一石,曹植八斗他一斗,剩下一斗,天下共分之。这话说的……哎,不跟他计较了,只说大V如此推崇的曹植,到底写了什么?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军师联盟之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不用管文人怎么说,民间津津乐道的是他的《七步诗》和《洛神赋》,前者关乎死亡,后者指向爱情,皆是永恒的主题。《洛神赋》显见得比《七步诗》更有文学色彩,可以说,形容美女,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被曹雪芹写进《红楼梦》,“凌波微步”,在金庸老爷子笔下,成了奇妙的武功,都说这洛神的原型是曹植的嫂子甄氏,更有人言之确凿地说,《洛神赋》原名《感甄赋》。

较真的人指出,甄氏生于183年而曹植生于192年,她足足大了曹植九岁,可是,大九岁就不会发生爱情吗?《红楼梦》贾宝玉第一个性幻想对象正是大了他许多岁的秦可卿,郭沫若也曾爆料自己十来岁时,爱上了自家嫂子,就连曹丕,都小甄氏五岁,后来扶正的老婆郭氏,大他三岁。青春期的曹植,惊动于成年女子的美,辗转反侧,又不可求思,似乎也不是特别奇怪。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军师联盟之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不管是不是吧,反正甄氏一定很美是没错了,据说连曹操都曾为她动心。能让雄才大略的曹氏父子都倾心的女子,听上去真是人生赢家啊,然而我们细观甄氏的一生,会发现并非如此。她的一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却还是挡不住行差踏错,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开始倒是起了一手好牌,她出身无极甄氏,是中山国的名门望族,虽然三岁上死了父亲,却有两个很拿得出手的哥哥,加上她天生丽质,长成之后顺理成章地嫁入了有“四世三公”名头的汝南袁氏,成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

然而乱世之中,人人身如飘蓬,今天刚刚起楼台,明天可能楼就塌了。一时豪杰如袁绍,官渡之战后元气大伤,没两年就送了命,又过两年,曹氏大军打进袁氏府邸所在的邺城。

曹丕直接进了袁府,他见到两个处于恐惧中的女人,年轻的那个,把脸伏在年长者膝上,后者则让人把自己的手绑起,这是在当时情势下,她发布的一份安全声名。

这个求生欲极强的女人是刘氏,袁绍的妻子,她的做法收到了效果,曹丕有点不好意思了,说,刘夫人何必这样呢,让你的儿媳妇也把头抬起来吧。

松了绑的刘氏亲自把甄氏整张脸捧起来,使得甄氏不得不往后仰去,那动作有点像献宝,而甄氏的脸的确像珠宝般放出光华,照亮曹丕的眼睛。精明的刘氏看出这一点,她冷静地告知甄氏,我们可以不用死了。

这一年甄氏22岁曹丕17岁,曹操毫不介意地为曹丕迎娶了甄氏,她美得很有说服力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只怕和她的出身亦有关系。那个五岁就知道怎样称象的曹冲,早逝后曹操也是选了甄家女子作为他阴婚的伴侣,甄家的品牌,也是有吸引力的。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剧照

那么甄氏要做的,就是将这品牌的含金量加以巩固,充分展现自己的贤良淑德,曹丕越是宠爱她,她就越是低姿态。对于曹丕诸妾,得宠的,她上前劝勉,不得宠的,她就跑去安慰。还一再劝曹丕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对婆婆卞夫人,她特别孝顺,有年曹操外出征伐,卞夫人随行,甄氏听说婆婆生了病,忧心无比。人家对她说,卞夫人的病已经好了,甄氏还是不信,说,夫人在家时,每次生病过程都很长,这次怎么会这么快就好了,你们一定是骗我的。后来卞夫人归来,她又喜又悲,卞夫人也被她感动得不行,落下泪来,夸她真是个孝顺媳妇。

看这一派婆慈媳孝的景象,真让人替甄氏高兴啊,然而有个细节,却让我不免起疑。

那次曹操又出征,将一家老小都带在身边,只有甄氏生病留在邺城。等到举家归来,卞夫人的随从都看出甄氏的气色很好,太好了,忍不住问道,您跟两个儿子分别这么久,不惦记吗?为什么倒比从前更美了?

这话似乎不太友好,而一个随从敢用这种口气跟甄氏说话,很难不让我联想起《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对于这道送命题,甄氏的回答可以打满分,她赔着笑脸说:孩子们跟着夫人,我当然不担心了。

说得这么有道理,估计“容嬷嬷”也无言以对。但是这话却不符合人之常情。就算不担心孩子,难道不想念吗?起码用不着这么光彩照人的吧。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真相只怕是这些日子邺城只有她一个人当家作主,她不用再那么努着劲儿,她放松了,心理压力没了,内分泌都协调了。

不管真真假假,甄氏跟她婆婆过招从来没输过,曹丕的世界里许多星辰来来往往,都不曾动摇过她的地位,直到郭女王横空出世,她的安稳被打破了。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军师联盟之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郭女王这名字霸气吧?还真的不是绰号,也不能算名字,女王是曹丕宠妾郭氏的字,据说是她爹从小觉得这丫头不同凡响,真是女中之王,就给她起了个郭女王的字。

郭女王虽然有个看好自己的爹,奈何这爹命不长,和她娘一起死于战乱之中。她“丧乱流离,没于铜鞮侯家”,后来不知怎么着漂流到曹丕这里。

野路子出身的郭女王,不做道德文章,她的核心竞争力,是懂得世故人心,她知道曹丕想要什么,也知道怎样帮助曹丕取得,如此一来,甄氏就被比了下去,真正的风险,终于出现了。

恐惧令甄氏失控,撕破过去的温良恭俭让,她一再发出激愤之声。这令曹丕厌倦——不爱你的时候,呼吸都是错;也令他有被欺骗的感觉,毕竟,在过去,甄氏表现得太好。

很多文学作品把曹丕刻画成一个很干燥的人,事实上,读他的诗文轶事,会发现他其实很多情。但是,多情与刻薄并不完全矛盾,又有一个野心勃勃的郭女王在旁边候着,最终曹丕赐了甄氏死罪,下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军师联盟之大军师司马懿》剧照

第二年,郭女王当上了皇后,虽然有大臣反对曹丕以妾为妻,曹丕根本不理会。

甄氏的时代彻底结束,这看似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输赢,实际上,却是缺乏战斗力的贵族,在生机勃勃的草根面前败下阵来。在乱世里,那些古典的优雅的东西不堪一击,和曹丕同样有着僭越之志的郭女王,才是他最好的拍档。可怜甄氏经营一生,终究是败给了命运,这是时势使然,个人无法回天。

而曹植输给曹丕,何尝不是他文人气太重现实感太差?与其将《洛神赋》看做一种爱情表达,不如视作失意者的自我安慰,在他的记忆里,甄氏永远那么优雅那么美,他们相遇,然后又擦肩而过,就像他和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

作者 闫红

闫红说|甄氏或洛神,旧时代里的爱人同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