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BBC為《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舉辦的首映式上,同名原著小說的作者約翰·勒卡雷一度擔憂這個講述年輕的英國左翼女演員被招募做間諜進而捲入巴以衝突的故事,可能不會像湯姆·希德勒斯頓與休·勞瑞聯袂出演的《夜班經理》那樣備受矚目。主要原因在於這個故事的主角,那名英國青年女演員,並不像休·勞瑞飾演的角色那樣精明強幹,甚至還有點愚蠢。純粹從針對市場的商業宣傳角度講,勒卡雷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論演員知名度,主演陣容可能沒有《夜班經理》那麼“有名”:《女鼓手》的男一號美國演員邁克爾·珊農出演過美劇《大西洋帝國》,中國觀眾更熟悉的,可能是他在吉爾莫·託羅導演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中出演的那個反派角色;男二號瑞典演員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最為中國年輕觀眾熟悉的是他在吸血鬼題材青春美劇《真愛如血》的角色,近期最知名的角色可能是在艾美獎、金球獎雙料最佳電視劇《大小謊言》裡那個和尼克爾·基德曼相愛相殺的丈夫;女一號英國演員佛羅倫斯·皮尤雖然拿過英國獨立電影獎的最佳女主角,也演過不少英劇,但還算不上是“熟臉”。不過,故事的主人公不夠靈、演員知名度不夠高都沒關係,《女鼓手》還有韓國導演樸贊鬱。

《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勒卡雷是一位風格強烈的作家,擅長將自己從事情報工作的經歷和感受滲透到他筆下各式各樣的人物靈魂中,這些角色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一開始就是職業情報工作從業者,另一種是一開始並不是專業人士,因為各種原因被動參與情報工作的。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兩類人的故事最終都能被歸到勒卡雷故事創作的核心理念上去,用《史邁利的告別》中的話總結就是,“我們的理想是自由,但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已經放棄了太多的自由。”我們打敗了對手,但卻只剩下了殘缺的人性。不過最後的勝利者“只剩下殘缺的人性”,到了樸贊鬱那裡完全不是問題。樸贊鬱壓根不覺得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他的電影裡無論勝負,角色的“人性”都不怎麼的完整,找他來拍勒卡雷也算是天造地設。

《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邁克爾·珊農飾馬丁·庫茲1984年,勒卡雷的這部《女鼓手》曾經被改編成美國電影。作者本人對這部電影相當不滿意,原因在於電影為了迎合美國市場、配合飾演者黛安·基頓的年齡,將女主角從一個二十剛出頭的英國人改成了三十多歲的美國人。故事的女主角查莉記憶力超群、注意細節、警惕性強、有勇氣且十分果敢,即便這樣,還要被作者扣上一個“愚蠢”的帽子。如果說查莉的愚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她年輕人的天真和經驗的缺乏,把年齡上調十歲,這種愚蠢的確有些不容易被原諒。相比之下,勒卡雷對BBC版本好感表現得也很明顯,甚至覺得拍成這樣只在電視上播有點可惜了。BBC版《女鼓手》總共六集,單集時長一小時,樸贊鬱怎麼拍電影就怎麼拍這部電視劇。除了縮減小說中細緻描繪德國情況的鋪墊部分,電視劇沒有對小說做更大的改編,基本上算是根絕了“爛尾”的隱患,觀眾且看二十出頭的英國女演員如何被選中成為誘捕獅子的羔羊,如何適應情報工作又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不斷迷失自我、錯付真心,最後瀕臨崩潰的。

《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佛羅倫斯·皮尤飾查莉《女鼓手》的故事有點像巴以衝突中的《色|戒》。二十出頭的激進左翼女演員查莉(佛羅倫斯·皮尤飾)擁有一頭鬆散的金髮,外形和行為特質都酷似巴基斯坦恐怖組織哈利勒兄弟招募送炸彈到目標家中的西方女性。為了誘捕並一舉端掉這個恐怖爆炸組織,以色列情報人員馬丁·庫茲(邁克爾·珊農飾)組建一支十人小組,一面派出高大英俊的加迪·貝克(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飾)測試並招募查莉,一面盤算偷天換日打入油鹽不進的哈利勒內部。查莉被貝克吸引,被他灌輸了以色列一方的正義理論,當她接近巴勒斯坦恐怖組織時又覺得這個組織也並不像想象中邪惡,甚至與她所持的正義觀點有諸多吻合之處,隨著衝突升級,矛盾的她逐漸感到迷失……六集的電視劇,第一集幾乎全篇都在講述貝克試探查莉的過程,這個過程當然也是庫茲佈局的過程,和勒卡雷所有的作品一樣,這個被單方面偽裝成調情的過程也是一次情報工作,所有陷入愛情的女人都是天生的間諜材料,她們努力識破真心、自我保護,交鋒的激烈程度並不亞於任何一次代表國家利益的情報對決。

《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勒卡雷的《女鼓手》也符合樸贊鬱既有故事常見的特徵:手段殘忍,熱衷於刺探人性,故事中帶一絲詼諧。樸贊鬱在《女鼓手》中將個人風格展示得淋漓盡致,色彩濃烈且對比度強的色彩運用,對稱構圖長鏡頭、主觀視角鏡頭散佈其間,大量展示細節的特寫鏡頭推至廣角再集中於某個體現人物狀態的鏡頭結束,高空俯拍光影對比明顯的場景鏡頭,通過不對稱構圖表現角色情緒等等……

《女鼓手》近期最值得一看的英劇

《女鼓手》中的高空俯拍通過豐富的鏡頭調動手段,略顯沉悶的冷戰背景下以歐洲為戰場的巴以衝突,藉由一個被選中的年輕女性經歷,以生動而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描繪了出來。《女鼓手》在內在精神和外在包裝上都是復古的,精神是冷戰時期帶有反思性的人文主義政治思考,外在是今年回潮的七十年代時髦風琴包、搭扣短柄手提包、繫帶式薄款大衣、飛行員夾克……無論是衝著勒卡雷還是樸贊鬱,復古時尚還是諜戰交鋒,《女鼓手》都值得留出時間,看上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