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孙后代做人的原则,要比遗留金钱源远流长

古人讲‘仁者无敌’,一个仁慈的人,有爱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他一生一世绝对树敌很少。冤家对头当然有,可在他心里头确实没有,心地清净仁心,纵然是冤家对头,他也是真诚的爱护他,见到人有困难,决定热心的帮助他,从来没有嫌弃。这样做人,后福就大。可以说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诚德人。

教子孙后代做人的原则,要比遗留金钱源远流长

施耐庵

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一、品明朝经典国学故事,古人做人的原则就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明末的时候,桐城地方有一个张老员外,心存慈善,喜欢施舍。有一年,遇到荒收,米价上涨,一些狡猾奸诈的商人,看到这个情形,反而把米粮囤积起来,不肯出售,于是,老百姓们没有米吃,就起了大恐慌。政府官员向朝廷报告这个灾情,却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复和拨粮。张老员外看到这个情形,很是忧急。于是,他把家里的存米半价出售,为的是让老百姓们有米吃。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快乐得不得了。但是,张老员外又想到一般贫苦的人,没有钱买米,仍然在挨饿,所以,他又办了一个施粥厂,受施的人隔天领餐券,统计了人数,煮着大量的粥,按照餐券发送,一日三餐,每餐白粥一大碗,咸菜一小碟,许多人空着肚子来,吃得饱饱的回去,大家都称颂张老员外是个活菩萨。而员外却很谦虚地说:“荒年米价比较贵,半价出售是为了怕奸商乘机赚钱,害得大家没有米吃,至于施粥的费用也不多,只要大家都有饭吃,我就觉得很安慰了。”张老员外不断地将米半价出售,又持续地施粥给穷人,家里的钱也渐渐地用完了,但是,荒收的现象不可能马上平复,因此做善事当然不能半途中止,老员外心里十分焦急,他想:“我这时候如果把救济的事业停止了,一般贫民就会有饿死的可能,那我当初的救济不就等于白费了吗?救人必须救到底,现在我还有一部分家产,我应该把这些产业变卖了,继续救济乡里才是啊!”想定了主意,张老员外就去和夫人商量,他的夫人也是十分贤德的,听了他的话,非常赞成,并且说:“积存产业给子孙,如果不是积德,万一子孙不成才、没出息,就算是金山银山也会用尽,如果积德给子孙,虽然没有留家产给他们,但是将来如果子孙好,还是会富裕起来的!田地房屋,就由你作主变卖,我也有许多珠宝首饰也一起卖了吧!”员外听了,一直称赞夫人。于是,两人卖了值钱的东西,继续做善事,直到饥荒的现象消除了,他们才停止。老员外过世后,到了第五代子孙张英,做到了宰相的位置,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继续着父亲的职位,以后的子孙,一代代都有官职,家中也都有产业,这些都是员外救济乡人所积的德

教子孙后代做人的原则,要比遗留金钱源远流长

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从上面故事可以看出,历史是一面镜子,因为好心,才能让世代的子孙享受祖先的福份,一代代都发达过好日子。好的教导是以仁心、善行以身作则,父母所积累的德行才是留给孩子可靠的财富。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司马光

二、以德传世,比遗留子孙物质财富强得多

从古到今,我们常常看到:留钱的,钱有腿;留田的,田连天。腿,可以走;天,可以变。而惟有留德,才可长久。 以德遗后,首要的是自己有德。不能口言德,实行非;外面绣花,里面装草。德,是做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千虚不搏一实。一件实事,能将一千句空喊打得粉碎。德就是这样:讲出的话,对人无益,不如不讲;做出的事,对人无利,不如不做。 以德遗后,重要的是自己追德。德无止境。不能认为自己一件事做对了、做好了,就什么事都是对的、都是好的。生活一再告诉我们:即便是一个坏人,也会有恶中之善;哪怕是一个好人,亦会有好中之失。对自己的要求,无论在明、在暗,于公、于私,都不能放松、不可放松。一旦弦松了,“走调”必然,“跑偏”自然,很可能“一

失足成千古恨”。

教子孙后代做人的原则,要比遗留金钱源远流长

人间遍种自由花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三、教给我们的孩子, 能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钱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它反应了人们的一种行为上的道德选择,教育人们不要将金钱看的太重,以致于拜倒在了金钱的脚下,不顾一切地昧着良心赚钱,成为了金钱的俘虏。我们不能趁人之危,要成人之美,这是起码的道德标准。

比如,人们现在习惯地将为了赚钱而不顾病人死活制造出售假药的人称之为谋财害命,把有些混迹于艺术界、出版界、文艺界的人简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这些人当时可能赚到了钱,是否扪心自问过。

教子孙后代做人的原则,要比遗留金钱源远流长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可见,你留财富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 你留书本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最好的是积德,积功累德,积累金钱财富留给子孙后代,子孙后代可能未必能够守。相反,就是你不积攒财富给子孙,子孙如果争气,他们也能生活的很好,你的后代一定有好的果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