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cyler




在皇权专制时代,政府有钱并不稀奇,政府没钱,那才叫天下奇闻。既然都成天下奇闻了,那这个国家也就距离灭亡不久了。

清政府就是爱新觉罗家的政府,国家就是爱新觉罗家的私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说,当时的天下都是皇帝一个人的。

在清帝国土地上的所有人和财物都是属于皇帝的私产,只要是皇帝感兴趣的人和财物,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纳到自己名下。


想当初,商鞅变法时曾经说过:老百姓天生就活该受穷,他们的所有东西都应该被皇帝收走。老百姓太富了,对国家就是麻烦。他们就会胡思乱想,有可能造反作乱。只有让他们整天忙碌工作还吃不饱,社会才会安定。

当然皇帝想把这些东西拿过来,也是要走程序的。这个程序就是由政府以合适的理由和法律条文来执行,必须以合理化的方式来进行,看上去不那么血淋淋而已。



历史上最早的秦帝国就是这样操作的,强制老百姓,要么辛苦劳作提供军粮和战备物品,要么老老实实去当炮灰当兵打仗。所以这个国家很快就灭亡了。

到了汉朝以后,皇帝和他的政府为了搞钱,就组建了很多国有企业,其中包括盐茶专卖。民间最需要的必需物品只能由国家来实行专卖制度,价格由国家来定。

比如盐茶专卖制度中的盐,不管国家以什么样的价格来卖,老百姓都必须吃,否则身体就很容易得病。因此在历史上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卖私盐(因为官盐价格太高了),程咬金和张士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清政府在这方面也非常有心得体会,他们集前朝经验之大成。虽然不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横征暴敛,但他们对商业和手工业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捞钱也是一把好手。



雍正年间,国家财政空虚。心狠手辣的雍正皇帝就以清除腐败抄家来发家致富,知名的曹雪芹就是被他搞得一文不名。后来的嘉庆皇帝也是抄了和珅的家,才被称为“和珅扳倒,嘉庆吃饱”。

到了清朝中后期,满族人的人口从建国初期的20万增长到了100多万。这些人全靠汉人的赋税养活,清帝国有点带不动了。

当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政府没有能力支付军费。于是就同意他在南方各省设立关卡收厘金,就相当于现在的收费站,从这个从这个地方过的商人都要交钱,这个制度一直到中华民国后期才被取消。

在清朝后期,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各国展开平等交往,自由贸易。英国人就帮助清政府开了一条财路,那就是关税。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关税就成了清政府税收的大头。



当然随着清朝后期,满清人数的剧增,要养活他们的经费数量就非常惊人。再加上朝廷的开支项目太多,政府的确有一点吃不消。

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要赔给日本2.3亿白银。八国联军进北京之后,又要赔给西方列强四亿两白银。分39年付清,再加上利息,这个数额就高得惊人。一直到国民政府时期,抗战爆发的前期蒋介石还在向日本支付赔款。


当时的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方面要满足满清贵族和皇帝的巨额消费,另一方面还要支付大量的民政开支,还有大量的国防建设和洋务运动所需开支。这个总数应该比清朝中前期要多的多,但国家财政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运行。

其实想一想也很明白,只要没有人站出来带头,老百姓宁肯饿死,也不会造反的。那么社会创造的总财富,就基本上全部是清政府的了,基本上和老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政府该会有多有钱,傻子都想得出来。


新知传习阁


清廷在快要灭亡的时候,还要很多钱。不得不说,这个王朝是搜刮民脂民膏最后官逼民反灭亡的。

1,清廷后期的确很有钱。

很多人的印象是,清朝在乾隆中期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世界上这个印象完全是错觉。因为清廷在经历“同光中兴”的大国崛起后,经济实力恢复很大,虽然经历甲午和庚子两次浩劫,依然是实力雄厚。

拿数据说话,顺治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2000多万,乾隆年间4000多万,到宣统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2亿两。在灭亡之前还能这么有钱的,清廷是蝎子尾巴独一份。

2,清廷为什么在列强入侵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能这样有钱?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两条——税源增加,敛财有道。

首先说说税源增加。

清廷在1840年南京条约后,十分惊喜的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丢失更多财源,反而多了一项海关收入。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掌握的海关,是整个清政府最清正廉洁的衙门,清廷因祸得福,同治年到宣统年,50年时间收到了9亿两白银。这是白给一个和珅啊!(和珅抄家所得8亿两)。 (大清海关,唯一清廉的衙门)

清廷在1860年开始,实施了洋务运动,一开始口号是“自强”后来口号改为了“求富”,说白了一件事,就是赚钱! 比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私人入股73万多两,官府入股银190多万两,还规定了“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

作为股本无限多的官办企业,一面把民族资本家踩在脚下,一面拦不住李鸿章盛宣怀这些大蛀虫的贪墨,更无法避免被外资巧取豪夺的命运。 比如北洋集团的摇钱树开平煤矿,在庚子年就被小日本抢去了,抢完以后发现,他本来就是一个英国企业,早十几年经理就把公章卖给了英国人。

说到开平煤矿,多说一句,甲午战争中卖给日本联合舰队的煤物美价廉,卖给北洋海军的煤则质次价高。为什么专坑自己人?很简单,后台老板要求的!翁同龢为了搞死李鸿章执意要求与日本开战,这是一个道理!

再说一下敛财有道。

腐败的清廷,把搜刮民脂民膏的技术发展到了巅峰,乾隆以前,财政总收入是4000万,清末,财政分四块天赋、盐税、厘金、关税各占4000万以上,还不包括通过管办企业抢来的钱。

田赋搜刮4000万,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要流民遍地哀鸿遍野的,但是清廷不会,因为只需要让老百姓多种经济作物就行。种什么经济作物?肯定不是茶叶!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奇葩的是,同治年间山西等地发生超级大饥荒,叫做——丁戌奇荒。家里死了人都不敢哭,因为听到哭声就有人来抢尸体,帮你下葬!葬到五脏庙去!就这样,居然还是没有发生大动乱,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有钱,只是没粮食买而已!

厘金作为常规收入,来自于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等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手段就一个,卖官帽,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的官位,全都给曾国藩承包,但是,要钱一毛没有!于是,厘金发展起来,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一,上涨到百分之二十!不管你是种地还是做生意,全部要交钱!

当然,袁世凯和庆亲王一筐搞的“庆袁”官帽公司,是当时最发财的行当。庆亲王靠着与慈禧的裙带关系当了大官发了大财,还成了清朝第十二个铁帽子王!庆亲王最不要脸的是,不仅把巡抚尚书这样的职位卖了,还收了袁世凯300万白银劝隆裕太后主动退位。即使是捞钱超过100亿白银的盛宣怀,见了他也要骂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3,清廷敛财太多,最后把信誉彻底破产了。

清廷还要一种敛财方式是发行债券,要求臣子们和官商们表忠心,到武昌起义后,清廷又使出这一招。人们纷纷说,以前的钱还没还,现在又要借钱,还要脸吗?

要脸的!隆裕太后说,我先拿出300万两认捐!你们看着办!

结果,各界报纸纷纷发言——隆裕太后到底贪了多少钱,一口气就拿出300万!

本以为是高风亮节,结果把自己老底子都漏了!

清廷的最后灭亡导火索,还是钱太多,太抠门!

盛宣怀主持的铁路官办,实际上是让列强出钱修铁路,然后收到的过路费列强拿走,那是中国铁路事业第一次大飞跃。红顶商人们看着眼红,要求铁路商办,私有化,结果修铁路的时候募集的股本全被蛀虫贪污完了。亏空朝廷不给补,于是就发生了保路运动!

赵尔巽写《清史稿》把清朝灭亡的祸首说成是盛宣怀,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可是只有盛宣怀一个蛀虫,清廷能灭亡吗?众人拾柴火焰高,搞腐败还是要抱团的,比如加入袁世凯团伙,清廷亡了,还能当大官!


历史知事


实际上清朝到了最后几年,迎来了经济上的 快速增长。在1908年,清朝财政收入达到了2亿两白银。到了宣统年间,清朝最高年收入已经达到3亿两白银,这一中国古近代历史之最。

清朝的收入主要是田赋4800万两白银,盐税4600万两白银,海关关税收入4300万两白银。厘金为4300万白银。另外就是商业收入了,依靠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在冶金业,光绪26年,产铁2.58万吨,到了宣统2年达到了11.9万吨。

宣统年间,铁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年收入2000万两,邮政业年收入600万两白银,电报业也有300万两白银收入。清朝开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入这些行业,从1895-1911年,清朝投入5亿两白银,发展新兴产业。

每年都会投入2000-3000万两白银,由此,工商业发展实现了加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机械、电力、面粉、缫丝、纺织染、化工、肥皂、榨油、自来水、火柴等公司,都在清朝的公司法,也就是公司律的颁发下,发展起来。

在1904年1月21日清朝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公司律》。这是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共131条,在立法原则上取诸英美法系,规定了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种法定公司形式。

另外,金融业也开始发展,比如大清银行,也就是后来的中国银行。1875年开始的保险招商局,开创了我国近代保险业。另外,清朝也有了股市期货市场,还因为股市震荡,导致清廷赔了几千万两白银。这些因素,都是清朝末年财政收入大爆发的原因。


深度军事


题主的直觉很敏锐,晚清财政收入较康雍乾盛世的确有了很大增长,从1885年的7700多万两一路增至1909年的2.63亿两,年均增幅达到7.8%,这个速度是很快的

首先应当承认,对外开放、洋务运动和镇压太平军后较长时间的国内局势比较安定,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让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新增长点”。特别是前者很大程度上摒弃了旧有的“重农抑商”思维,改为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由此突破了传统封建社会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税、盐税的狭窄路径限制,开辟了建立在近代工商业基础上的关税、厘金等新税种

以冶铁工业为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全国产量约2.6万吨,5年后就增至3.2万吨,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的1910年更是骤增至近11万吨。这种伴随着引入西方科学技术而迸发出的先进生产力,自然会给晚清衰朽的机体注入一丝活力,也会给晚清财政收入增添新的源泉。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晚清统治的腐败程度日益加深,其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扩充军力、兴办实业,还要在战败时向列强缴纳巨额赔款,这些都促使晚清统治者开始竭泽而渔地榨取民间财富,而其最突出表现就是旧税加重、开征新税,到头来变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例如盐税一项原本每年只有600万至700万两,可是

到了光绪年间已增至2400万两,到宣统年间更是激增至4500万两

此外,晚清政府还效仿西方发行起了国债,仅光绪末期至宣统年间就对内“借”了超过3300万两。不过比起外债来,前者就小巫见大巫了——据统计晚清时期共借外债多达12.04亿两,每年光是付本偿息就要占去清廷收入的30%至50%

可想而知,晚清看起来是比康雍乾时期变得“有钱”多了,但实际上整个国家已陷入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濒临崩溃状态,糟糕的财政状况无异于把清政府架在了火药桶上,一点小火星就能引爆所有积压的矛盾

后来的事态发展果然证明了这一点——1911年“欠债却赖着不想还”的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结果武昌空虚,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爆发。


网言军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搞钱能力很强的朝代,从它入主中原开始,满洲人搞钱的本领就让明朝那些不想纳税的官绅们叹为观止。到了清末,中国搭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因此清政府的收入翻了一倍。不过朝廷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开支也异常的大。为了平衡财政收支,清政府又施展各式各样的吸钱大法,向外国银行和国内的富商们借钱,最终因为借钱不还、与民争利、横征暴敛,把自己玩垮台了。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穷的朝代之一。但是明朝不是真的穷,它的问题在于朝廷的税收结构不正常,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官绅阶层不用纳税,朝廷的开支负担全压在了老百姓身上,最后导致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清朝在入关后,完全不给各级官僚地主面子,管你是不是官绅,一律都要给朝廷纳税!于是清廷的收入大增,哪怕是顺治刚刚入关那几年的税收都比明朝收入最巅峰的年份还高。

并且清朝还有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地方,就是它彻底贯彻了明末张居正改革的精髓,像什么徭役、实物这些在前朝能抵税的玩意,朝廷通通不要!就收实实在在的银子。康熙驾崩后,继位的雍正也是个狠角色。他一上台就搞了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一体纳粮,这三大捞钱政策。把民间隐匿田产的富户巨贾们又实实在在的勒索了一把,朝廷收入大增。乾隆继位后,基本贯彻了雍正的征税思路,至此清朝的税收也就稳定在四千万两左右了,一直持续到了道光时期。(巅峰时期也有搜刮到八千万的记录)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英法联军彻底打怕了。洋人要求的开放口岸,允许洋人在中国设立租借,允许洋人进北京等要求,清政府一律答应。这些极为不平等的条件虽然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但在客观上也为清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另外由于清朝的江南财赋重地被太平天国控制,朝廷穷的叮当响,还不上英法联军要求赔偿的军费,于是在英国人的建议下,西方列强根据与清廷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条款,将中国的海关规范化,并推荐洋人担任清政府的海关总税务司。这样一来,清政府每年就因此又多了一项财政收入。并且洋人的职业操守很好,由洋人替清政府收关税,避免中国官员腐败,从海关中乘机捞钱现象。



同治三年时,清朝的关税收入约为五百万两白银。到了同治十年,每年的关税收入达到了一千一百万两。此后清朝关税收入一直保持着爆发式增长,到宣统元年时,清政府的关税收入已经接近了四千万两,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鸦片战争之前,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了。从同治元年到宣统二年,洋人操控下的中国海关一共收了九亿两关税

除了上面提到的传统的赋税和关税外,清政府又开辟厘金这个新税种。这个收入说白了就是朝廷在各交通要道、各关口设卡,凡是商品路过,均征收一定数额的厘金。此后厘金就成为清朝一个重要的税种,而且税率不断提高,到了宣统晚期,厘金收入跟田赋收入基本上持平了。

到了宣统元年,晚清的财政收入大概维持在1.2亿两左右,其中主要的四类来源:

田赋——48101306两、比重27%

盐课——46312355两、比重26%

里金——43187097两、比重24%

关税——43139287两、比重23%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古代政府在灭亡前还有这么多税赋的。清朝是独一例……



不过收入多,开销也大,清朝后期办洋务可谓是一掷千金,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北洋和南洋水师、天津机械局、长江口至南京下关等九处炮台,以及后来的京师同文馆和幼童赴美留学等洋务项目都花费了清朝大笔的银子。不过这些开销跟另外两笔开销相比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起义,我们的教科书上只提到太平天国起义,其实历史上的清朝农民起义远比教科书上介绍的内容要多的多。每一次镇压起义,清朝的国库都要清零一次。另外就是赔款的开销,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本息合计,一共要赔款十几亿两白银,让清政府十几年不吃不喝也赔不起这么多的钱。于是,清政府就想到了三个解决办法:

第一是放开民间资本办厂的限制。清朝放开办厂的限制,再收取各种各样的税收。此举甚为奏效,清政府的税收很快就有明显的增加。慈禧老太婆对此还颇有得意,自憾早就应该这么办了。工业时代搞大机器生产才是王道,以前学老祖宗的重农轻商,傻乎乎的在地里刨钱真是蠢到家了。

第二是向外国银行和本国富商借钱。比如马关条约的赔款就是找英国、德国、俄国等银行借的钱,一共三亿两白银。当然借钱的代价也是很大的,清政府出让了很多主权做抵押,比如开矿权、筑路权等。像这些抵押出去的主权就给后来的民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不过总算是借到钱了。

第三是铁路收入。最早的时候,清廷认为铁路破坏风水,不肯修路。后来甲午战败,清廷才发现清军虽本土作战,但因为没有铁路,只能靠马拉车推,很不方便。于是清政府开始大量修建铁路。很快大清官员们发现了铁路另一个妙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比如卢汉铁路通车之后,去掉借款利息和成本,朝廷每年还能净赚三百多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各地火车站所带来的商税收入,简直赚爆了。

通过这三项举措,民国元年一月,清政府度支部公布的1911年财政收入高达三亿两白银,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数字,比三年前的收入翻了两倍多。(一个多月后,清帝下诏逊位)

但是凡事也都要有个度,清政府就属于典型的不知深浅的政府。它允许民间办厂,但是征税的负担却让资本家喘不过气来;它向民间借国债,结果却恶意不还;它在利益的驱动下,从一开始的讨厌铁路,到后来疯狂的修路,把铁路视为香饽饽,不让民间资本染指,甚至还把早先出让给民间的一些地方筑路权又强行的收回。结果就是民怨沸腾,连最软弱的民族资本家最后都与清政府决裂。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将民营铁路和路权全部收回,由此引发保路运动,这也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埋葬了暴虐无度的清王朝。



总的来说,清朝是个很现实主义的政权。满洲皇帝在抢钱这方面的手狠程度,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排的上号的。清朝末年财政收入的突飞猛进,无非就是两个原因:赶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兼之横征暴敛,与民争利。虽然清政府挣了很多银子,代价却是民心尽失,结果必然是被推翻。


Mer86


晚清末年,中央财政的收入确实呈现出很奇特的景象,即不断地大副增长,给人以国库收入越来越多的“回光返照”印象。

有学者曾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约为4000万两银上下,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后,国库收入已增长至每年6000万两银上下,到了1890年代则升至7000万两左右。进入20世纪,庚子事变后,清王朝在1903年的财政收入是1亿余两,到了王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年财政收入3亿两上下的夸张数字。

之所以出现这种财政收入的大幅上扬,主要得益于下面几个方面:

1、海关新税的增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设立海关税务司制度,雇佣欧洲人充当中国海关的高级雇员,并在海关征管体系中引入欧洲式的制度。当时,经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城市增多,中外贸易的额度也逐年上升,这种背景下,海关税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清王朝国库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例如1864年,外贸总值9000余万两,海关税收800余万两,而到了北洋海军成军的1888年,外贸规模到了2亿余两,海关税收高达2000万两,到了清王朝覆灭前的1910年,中国的外贸规模达到8亿余两,海关税收增长至3000余万两。

2、各项税收的增长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王朝各项课税收入方面有大幅增长,除了征收新税、提高税率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厘金。厘金,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内贸易税,清末随着国内局势渐趋平稳,商业繁盛,厘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洋药厘金、土药厘金、百货厘金、盐厘等,后两种较好理解,前两种则分别指进口鸦片和国产鸦片的贸易税,是厘金中的大宗。在19世纪80年代,清王朝每年的厘金收入大致在1000万两上下,而到了清王朝灭亡前的1910年,则增长至4000万两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3、近代化事业的收入

清末洋务运动时代,虽然以国防近代化建设为主,但也开办了一批官办国营的实业,诸如矿务等。到了甲午战争后,洋务事业的推进更为普遍,洋务企业的收入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也渐渐增长。到宣统年间,国营洋务企业的大宗是电报、邮政、铁路,其中电报年收入约1000万两,邮政年收入约900万两,铁路年收入约2000万两。

总体而言,清王朝末年,在磕磕绊绊中缓慢地进行近代化变革,而国库收入的增长,实际就是国家近代化的一项自然成果。同时,清末自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等事件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尤其是沿海的江浙、两广、长江流域等财富之区局势稳定,工商业繁荣,也是这种增长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较少被人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后,清王朝放开了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的闸门,即在国际市场发行国家债券筹集资金,除了用于支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战争赔款的内容外,清政府为了兴办铁路等实业筹集本金,也从国际市场大量筹集资金,诸如1910年,发行外债近5000万两,其中1000余万用于海陆军建设,近3000万用于铁路修建等等。这些资金虽然属于债务,但客观上对促进实业建设,以及繁荣工商业也带来了积极效果。


海研会


清朝末年,朝廷不是一直都那么有钱的,也是有过两次财政危机的。

清朝中后期的时候,清朝的财政局面是慢慢恶化的。比如道光二十年的时候,朝廷花费达到了四千余万两,已经突破乾隆时代的旧制。第一次财政危机的彻底爆发是太平天国时期,每年要花掉六、七千万两。到中法战争的时候,甚至花费一度达到了八千多万两。

原因自然也很好理解。鸦片战争以后,鸦片的输入使得大清有了巨额的贸易逆差。比如仅1846年,当时大清就亏了1300万两。另一面则是战争带来的巨大赔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折合白银1960万两,军费高达4000万两。两次鸦片战争至少让清朝花了1亿两白银。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清政府的财政处于崩溃的边缘。比如当时1850年到1851年,朝廷为了镇压太平军,花费了1800多万两。等到1857年,户部就拨款高达6500万两。除了巨额的军阀开支,最严重的还是太平天国使得清政府征税的地方减少。比如1856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仅有平时的五分之一清朝户部的存银也越来越少,从1858年到1864年,户部存银平均只有6万多两银子。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想,那清政府是怎么熬过来的?清政府也不傻呀,从1853年开始,清政府就开始推行各种新的财政措施,为自己增加收入:

第一,推广捐例。所谓的捐例就是朝廷卖官爵。比如当时给朝廷交一定的银子就能够买到官位。1852年,朝廷光靠捐例就赚到300万两。

第二,发行纸币以及大钱。印钞票毕竟是最简单的方法,根据粗略的统计,清朝那几年发行的官票就有978万两,铜钱达到了450万两。

第三,开始借债。清政府一方面在国内等地进行“劝借”,比如山西、广东等地。如果朝廷实在是还不上了,就把这些借的钱当成捐例,给他们一些官爵或者功名进行弥补。外债主要是向外国的银行借钱,比如左宗棠西征借款1595万两。

第四,增加赋税。赋税主要有四种,田赋、盐课、关税、杂税。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厘金了。比如在湖北一省,设立的厘金局就高达480余出。厘金在朝廷赋税汇总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的,这一点从下面的图中也可以看出来。一年厘金至少能够带来一到两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除了厘金以外,另一个就是关税了。由于清朝早期经验不足,并没有意识到关税的重要性,当时的朝廷也没有办法从中得到足够收入。后来,他们终于学聪明了,发现了关税的收益。为此,清政府还特意找了很多外国人来担任海关要职,建立税务制度。关税也从早期的500万两增长到了后期的4000万两,这对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大清朝能够熬过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甲午战争以后,情况就彻底变了。整个甲午战争,清政府花了23150万两银子。后期,为了训练新军,军队的花费就每年高达8000万两。清朝便出现了第二次财政危机。直到后面的八国联军侵华,财政情况就更恶劣了。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从传统意义上来,清的财政早就崩了,太平天国时期,清朝由于财政困难,财力无法支撑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需,所以不得不放权给地方,由地方自行筹款募集军队对付太平军。这最后就导致了地方势力和汉大臣权力的增加,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没。

另外清末比传统王朝多了两个财源,一个是厘金,一个是海关,1885年时这两个项目一年收入都在1500万两左右,加起来就是差不多3000万两,和全国的田赋差不多。特别是海关,由于清末海关是赔款的重要担保,所以长期被洋人把持,这笔钱是清朝中央政府极为重要,同时也是比较稳定的财源。甚至到了民国,关税扣除赔款以后的关税结余,还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收入。


不沉的经远


首先清末的清政府并不有钱,恰恰相反,非常非常缺钱,这个分水岭大体上是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大体上每年财政略有盈余,但甲午战争之后沉重的赔款负担是清政府年年亏空。

如果题主把题目改为晚清政府为什么有钱,可能还有一半是对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确实还是比较有钱的。也正是这段时间之内,清政府的财政得以支撑消灭农民起义,平定内乱,收复新疆,打中法战争,甚至很有钱去建造、购买军舰组建亚洲数一数二的强大海军。

那段时间清政府比较有钱,主要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

从内因来说,一是因为增收了厘金,极大扩充了财源;二是随着外贸的发展,海关的关税收入大幅增长。

从外因来说,是因为南美洲的革命大体上结束,南美洲恢复了向外界供应贵金属的能力。与清政府与清朝进行贸易往来的西方列强又可以通过向南美洲输出工业产品,换来白银购买中国生产的茶叶和丝绸,而不太再需要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来平衡收支了。


唐律疏议


相比较而言,清末比大明末年确实有钱多了,大明崇祯皇帝完全是穷死的,而满清到了最后还有钱折腾,这与满清所面临的大环境有关。

自鸦片战争以后,国门逐渐开启,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引进一些新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当中。尤其是洋务派,加大了对轻重工业技术的引进力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丰富的物产也给清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税收。

尤其是民间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清政府新增了税收渠道。

清朝政府虽然腐朽不堪,但是,在财政开源上确实有一手,不仅加重本国群体的税收,政府自己也开始经营起各种业务来。

所以,到了清末,虽然政府外债累累,但是,清政府还是有钱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