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赵明乌镇重磅发声:物联网迎来黄金十年,但非少数企业独奏曲

11月7日-9日,第五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物联网、AI、5G、安全等领域发展机遇与挑战,成为大会热议话题。作为华为公司最有“互联网”味道的荣耀,将带来什么的精彩观点和新的行动,受到业界的关注。

荣耀赵明乌镇重磅发声:物联网迎来黄金十年,但非少数企业独奏曲

笔者看到,荣耀总裁赵明这次并没有单独强调手机,而是在物联网论坛上指出,除了汽车产业外,手机是最大的产业,围绕手机的物联网消费革命的“黄金十年”正在到来。企业抓住物联网机会的关键是开放合作,而非少数企业独奏。

对于热门的AI,赵明表示在物联网时代,5G和AI将是未来IoT世界中两个主要的驱动引擎。其中,AI技术应用到终端领域,极大地助力了荣耀的蝶变。荣耀的蝶变又将促进产业的改变。

在本次举世瞩目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荣耀为何要向业界强调开放合作发展物联网?要知道,荣耀与华为品牌今年在冲击2亿部手机的销售目标,发力消费级物联网具有极大优势,但荣耀也面临小米、阿里等不同企业的挑战。此外,手机品牌都在发力AI,荣耀未来又如何脱颖而出,并通过自身使用AI促进行业改变?

物联网黄金十年,非少数企业独奏

物联网成为趋势大家达成共识。目前看,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在全球74亿人口中,有51亿人通过终端设备实现了连接;预计到2025年全球联接的数量将达到1000亿。

“IoT正在逐步成为城市产业和生活的一部分,2018年全球预计有一千多个智慧的城市,60%的行业引入了IoT智慧产业,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也正在把人与家庭逐步武装起来。但是坦率说,这些只是起步,只是未来美好场景的冰山一角。”赵明表示,全球即将迎来IoT连接爆发性增长期,企业对物联网的探索将迎来“消费革命的黄金十年”。

面对物联网落地的挑战以及诸多巨头的市场竞争,赵明首先分析物联网本身。他认为,物联网本质是借助ICT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重构,通过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缩短流程、提升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释放出产业创新的巨大潜能。

基于对物联网本质的理解,华为选择退后一步,专注云、网络、终端、AI和芯片等五大核心基础能力,然后集结全产业的力量,共同打造IoT完整生态。华为IoT战略可以简单概述为:做大网络联接,做强云服务、做专芯片、做深AI以及做精终端。

据悉,在共享层面,荣耀提出“以手机为入口,打造品牌共生IoT新生态”,即通过华为HiLink协议与业界TOP厂商展开深度合作,在保留各自品牌的前提下共建丰富的IoT生态。荣耀IoT生态以智能手机为主入口,平板、穿戴、电视等设备为辅入口,通过影音、监控等泛IoT硬件构建全连接数字世界。

很多人疑惑,华为发展消费级IoT,为何要选择聚焦五大核心基础,而不是像其他企业一样,选择投资各领域硬件企业,构建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中国IoT产业如果要在全世界领先,今天就要踏踏实实在核心基础能力上进行构建,这是在未来消费革命的黄金十年,能够助力我们腾飞的关键一环。”赵明说。

华为与荣耀构建IoT生态的做法,可以说是开辟了物联网发展的新赛道。通过与电器、灯具、扫地机器人等领域领先企业合作,华为能够提供给消费者更高品质的产品,团结到足够强大的力量,促进生态发展。

“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不会是某一个、或者是少数几家企业的独奏曲,而是集结全体有识之士共同谱奏的华丽交响乐。”赵明介绍,单独任何一家都不足以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方向,因为打造一个封闭的物联网系统是没有出路的。而开放合作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必然。

截止到目前,华为HiLink平台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用户、接入100多个品类、与150多家厂家合作、覆盖500多款产品。而接入HiLink协议的Wi-Fi类智能家居设备已达400万台左右,实现了4亿APP链接。而据荣耀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荣耀手机共生品牌达150多家,共享流量产品超9000款,流量总入口已达亿级。

AI等基础助荣耀“蝶变”

当然,相比很多硬件企业,荣耀已经占据了较好的入口,就是智能手机。赛诺、Gfk等第三方报告显示,截止今年第三季度,荣耀手机已连续9季度位列中国互联网手机销售冠军,2018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同比增长150%,2018年第三季度在国内手机整体市场销量榜单中排名第四。

难能可贵的是,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显现颓势背景下,荣耀手机的增长还在继续。短短三年时间里,荣耀展示了巨大的成长力。这得益于荣耀定位互联网手机品牌,不断在组织、商业模式与产品层面持续创新,坚持着“品质、创新、服务”六字致胜真言。

现在,面临IoT趋势,荣耀如何把握机会?赵明表示,智能手机已成IoT的中心入口,在物联网时代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在万物互联网的时代,AI技术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对千亿物联网的体系,我们同样没办法一个一个管控,而AI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高效率地把这些东西组织起来。”

赵明在大会现场透露,荣耀正将AI应用到终端领域,极大地助力荣耀的蝶变与绽放。以刚刚上市的荣耀Magic2为例,它搭载了AI智慧生命体YOYO,它将在陪伴主人与交互的过在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认知不断进化,与越来越多年轻人共同成长。

荣耀手机虽然成长于互联网,但也超越了互联网本身,成长至今,已是手机产业的新物种。在AI等科技的加持下,荣耀手机重新定义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机器不再被工具化,它被赋予人格与温度,它被人类“喂养”并逐渐长大。

更值得一提的是,荣耀在变化中蝶变成新物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未来荣耀又将去引领和推动产业、乃至跨界的变化。我们看到,自荣耀2016年推出AI手机荣耀Magic之后,目前已有多个品牌宣称自身手机也引入了AI技术。

当然,AI不是说有就要,华为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布局并持续加大投入AI。现在很多中国手机企业已经站在世界的前列,与国外品牌在海外市场直接“拼刺刀”。比如现在,荣耀已成为国产手机走向全球市场的代表性品牌之一,在多个国际市场跻身前五甚至前二。

这是好事,说明中国品牌竞争力整体提升。但中国品牌要在产品和市场方面再进一步,必然要从AI芯片这个基础核心领域做起,给自身产品的创新更多可能。“这时候企业再用产业里已有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满足不了发展需要。”赵明表示。

尽管芯片的研究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但这些年华为一直在芯片(包括5G和AI芯片领域)持续发力,积累不少经验和技术。而且,华为还在AI云侧、操作系统和应用层面发力。基于此,我们相信荣耀未来将持续以顶尖技术参与全球智能手机革新浪潮。

点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荣耀,将抓住产业机会

面对IoT和AI带来的巨大市场机会,众多企业在发力,且各自走不同的路线,产业前景一片迷雾。荣耀总裁赵明此次分享的前瞻性观点,即AI等基础能力,是在物联网黄金十年中胜出的最重要的能力。该观点对整个产业极有价值。

为此,荣耀一方面,在IoT以及AI领域,不断提升和创新自身技术等能力,并不惜为此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冒着不小的风险。另一方面,荣耀坚持云等五个基础能力,又以极为开放的心态与产业合作,做产业的黑土地。如赵明所说的“共同谱奏的华丽交响乐”。

赵明所分享的荣耀发展思路,表面上看似很矛盾,但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在自身有很多积累的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自身没太多积累的领域,选择与业界更强大的伙伴合作。

有所为有所不为,荣耀这是对自身资源的最大化。而荣耀与伙伴的努力,将让消费者更快体验到消费级物联网支撑的数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