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说起天平天国,我们一般会想到什么呢?是叱咤一时的天王洪秀全?还是各大王之间的互相残杀?我们对太平天国的印象一般都在一时的崛起和马上的覆灭,在历史长河中只是非常短暂却又耀眼的一颗流星。

现如今大家对天平天国的评价是非常有争议的,功过皆有。今天不论太平天国有多少让我们诟病的事情,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太平天国的传奇女兵。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自古以来,女人都是被锁在家中遵从三从四德,裹着小脚,连走路都不方便,所以要是说让女人上前线,那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每逢战争,女性多为男性缝补衣物,提供物资,除了历史上有名的穆桂英、花木兰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女性在前线上的事迹寥寥无几。

所以在天平天国时期出现的女兵绝对是前无古人,再后来也绝无仅有。当时天平天国的女兵数量高达十万,女兵力量之庞大让人称绝。所以说,为什么偏偏天平天国能够组织起这么庞大的女兵队伍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第一,当时天平天国的发起,靠的就是拜上帝教的宗教信条,洪秀全确定了男女平等的天国的原则,这对于被封建男权与君权禁锢了几千年的女性算是极大的希望。当时确定了在天平天国者,天下男性皆兄弟,天下女性皆姊妹。在天国里的男男女女皆是兄弟姐妹,四海一家,这是洪秀全一手构建的乌托邦世界,这样的精神信仰和思想的冲击和解放给予了天国人民以力量,并且让天国的人民紧紧的凝聚在一起。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洪秀全之所以能够空手套白狼,凭着一己之力刮起革命的千层浪,其原因就是他抓住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他了解最庞大的农民阶级的愿望,这其实是中国人格外的一种智慧,外国人称之为“mind fuck”,类似于传销组织的“洗脑”。从思想上控制住你,把你的思想忽悠住了,之后就可以尽情的为我所用了。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第二,就是当时为了响应男女平等的号召,开始应召女兵,最早是去广西的山沟沟里找女性士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人生产力落后,女性也要参加农业劳作,并且和男人一样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所以当地人没有裹脚的习俗和习惯,所以身体没有被束缚住,身体健康是没有问题的。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其次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当地比较落后,受外面思想的影响比较少,对于那些三从四德,封建思想对于女性的固有的束缚在她们的身上是没有多少体现的。每天的生活与劳作和男性是一样的,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男女之分,这也算是比较原始的男女平等。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没有太多传统思想的束缚,就比较容易走出来。还有一个比较有利的原因就是:当地女性长期与男性做同样的活,身体素质和男性一样,健硕灵活。在战场上的战斗力绝对不亚于男性。所以综合上面的条件因素,让广西的客家女性充当天平天国的女兵就可以说是在合适不过了!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在天平天国起义时期,女兵的骁勇善战是让外人眼前一亮的,女性穿上战甲,骑上战马,战场上杀敌屠城时,绝没有所谓的妇人之仁,处决敌人的时候有时甚至比男兵更加残忍。这样女性大放异彩的时期上一次还在一千年前的唐朝。

太平天国中的花木兰,战败后,为什么宁愿自尽也不愿意被清军俘虏

在天京事变之后,各大王之间的分裂、内讧,几乎耗空了起义前期的军备力量和精神信仰,石达开出走,后清军乘虚而入,天京保卫战结束,天国覆灭,所有誓死奋命保护天国的女兵杀敌到最后一刻,天京沦陷之后,女兵多自尽,自焚或者自缢,总之不能落入清军之手,这样必定生不如死,不仅会被轮流蹂躏糟蹋,而且还会被用满清酷刑折磨致死,就是坐在刑具木马上,木马背上有一朵由铁、刀片般组成的莲花,莲花转动,搅动下体,让女性痛苦至死。实在是惨绝人寰,所以自尽相对而言还是更好的选择,令人扼腕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