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現在這季節,正是釣大板鯽的時候,那什麼地方釣大板鯽最過癮呢?當然是用傳統釣來釣草洞了。在天氣越來越冷的情況下,厚實的草叢在水中好像一床大棉被,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不僅能有效對抗風浪,而且還有保溫的效果。另外,雖然初冬的水草已經出現腐爛的跡象,但是裡面還是會有數量頗多的蟲子,植物根莖和碎屑。這種既能保暖又有食物的地方,自然深受魚兒的喜愛。不過想要釣草洞釣得過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至少這幾個環節,一個都不能出錯才行。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1,怎樣選釣位,入冬後在草洞釣鯽魚,一般選靠背岸或者向陽的一側,最好是天然形成的草叢窟窿,縫隙。如果沒有,則可以自己用工具開個洞。開的洞不需要太大,首先要求的隱蔽,能下竿,保證魚能提出出門即可。在冷天魚活躍度不高的情況下,最好是多找幾個草洞,遠的近的都要試試,看看魚到底藏在哪裡。

釣位的深淺,有太陽的時候可以釣淺一些,在陰天或者颳風的天氣則需要釣深一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提前開好草洞,打窩,進行養窩,這樣正式作釣時就能很快上魚了。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2,魚竿,傳統釣的魚竿都比較長,最好是選擇輕便一些的碳素杆,硬一些最好,不然魚竿太長將餌料投進草洞時很難掌握方向。越長的魚竿所釣的範圍就越廣,最好在7米以上,有些釣友甚至用上十多米。

3,線組,冷天魚的活躍度不高,本身鯽魚的力氣就比較小,所以線組也不需要太大,0.8的線都綽綽有餘了。傳統釣的線組和臺釣不一樣,不管你用的魚竿多次,所用的線組只需要比水深多出一米左右就可以了。因為傳統釣不是拋餌的方式,而是直接遞餌,而且誘魚的方式也和臺釣大有不同,傳統釣一般都是“逗釣”不停的上下提竿逗魚,如果用的線組太長,反而更容易纏線,驚窩。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4,浮漂,用什麼浮漂,這個有點爭議,有的釣友就愛用七星漂,有的釣友則因為釣竿太長,七星漂不太好看漂,選用的短身短尾的站漂。各有優勢吧,七星漂看漂的角度有侷限性,站漂又容易掛到而導致斷尾。就我個人來說還是喜歡用七星漂,這樣看起來感覺比較有情懷,如果用的釣竿比較長,選顆粒比較大的七星漂就好了。

5,調漂,調漂一直都是各有各的方法,拿我自己舉例,我在半水調漂時,只留最上面一顆漂豆不壓入水中就行,掛上餌料之後全部壓入水中。如果當前釣點的淤泥比較厚,就剪掉一些鉛皮,讓鉤餌略離底就好。另外,鉛墜和鉤子也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行,比如我有時候用米飯釣鯽魚,鉤和鉛墜的距離我一般控制在3釐米左右,如果用蚯蚓和紅蟲釣,就將鉛墜和鉤的距離加大到5釐米左右。這樣的目的是讓餌料下沉時動作更自然,對魚的誘惑力更大。

現在咱們用的傳統釣和以前還是有些改善的,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6,魚鉤,魚鉤可以選用朝天鉤,也可以用袖鉤之類的鉤型。不過我比較偏向袖鉤,因為朝天鉤要躺在水底時才會有鉤尖朝上的效果。而冬季水底淤泥特別厚,鉤餌就很容易陷入泥層裡。而袖鉤可以調整的狀態就比朝天鉤要多很多,也更靈活。不過釣草洞最好是單鉤作釣,減少掛草跑魚的幾率。

7,魚餌,釣友們都知道入冬後魚愛吃腥味,更愛吃活餌。所以蚯蚓和紅蟲都是上佳之選。如果小魚鬧窩嚴重,也可以選擇米飯粒,年糕之類的餌料作釣。如果釣點沒啥小魚,我們在用蚯蚓作釣時,最好是不要將蚯蚓從頭穿到尾,可以從蚯蚓頭部下一釐米左右的地方穿鉤,這樣頭和尾都在蠕動,更容易被魚兒發現,刺激魚兒開口。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8,窩料,入冬後雖說是人找魚,但是也還是要靠窩料來誘魚。入冬後窩料,香,腥,甜都可以。具體哪種窩料誘魚效果最佳,可以可以根據當地魚的食性來調整。至於我自己,一般都是自己跑的小米,每次打窩會在酒米里添加一些菜籽餅之類的打窩,增加誘魚能力。

低溫季節釣大板鯽想要爆護,沒有比這個更實用的方法了

9,釣法,入冬後釣草洞,千萬不能死守,如果在打了3-5個窩子的前提下,一旦某個窩子10分鐘還沒上魚,果斷換下一杆釣位。另外,冷天魚口輕,作釣時一定要注意逗魚和續窩。在逗魚時可以將線輕輕提起20釐米左右再慢慢放下,直到有口為止。續窩時要注意量,冷天的魚食量比較小,千萬不要讓魚吃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