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藏於深山中的絕美溶洞 黃石“天坑”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湖北黃石大冶西南邊陲的金牛鎮小堰村當地人稱之為大泉山。山上密林叢生,藏著各種洞穴、泉眼,山上的大洞有6處,目前只有2處尚能進入,這些天坑溶洞在當地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溶洞、奇穴、天坑、鐘乳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攝影師和黃石地質專家一起組成探險隊,探訪黃石各處溶洞幽穴,尋找那些沉睡在地表深處、不為人知的仙境奇景。

絕美溶洞藏深山,在小堰村,探險隊在兩位村民帶領下,沿著一條長約500米的石板路上山。經過近1個小時的路程,眼前一塊空地豁然開朗,巨石下一個幽暗的洞穴映入眼前,這就是陽仙洞。

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起伏多變,怪石嶙峋,曲折迷離,可謂一步一景。 鐘乳石千姿百態,有的拔地而起,有的從洞頂垂下,石花、石柱、石塔、石筍、石瀑……似人似獸,似蛇似魚,似花似鳥,栩栩如生,千奇百怪,色彩繽紛,儼然一幅幅獨特而具有神韻的奇特地質畫卷。最大的石筍直徑約1米,蔚為壯觀。


洞頂不時有滴水下來,在燈光照耀下,新生的鐘乳石長出晶瑩剔透的“嫩芽”。

一些安家的蝙蝠在頭頂飛舞。溶洞深處,探險隊還發現一窩碩大的竹鼠。陽仙洞的故事,源於一個善良的傳說,小堰村的先人明朝時就在此落戶,繁衍生息。有一年夏天小堰村一帶鬧起瘟疫,四鄰鄉里幾乎每天有人因此而死去,當地的郎中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瘟疫蔓延,村裡一片哀鴻。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一位身穿暗藍色素面長衫,鬚髮如雪、面容清癯、目光矍鑠的老者,一手拿著拂塵,一手握把野草,走街串戶。

老者挨家挨戶分發野草,並告訴鄉親們,用山上泉水煎草藥,患疫者喝下一碗,休息兩日便可痊癒。老者仙風道骨,留下草藥卻未留姓名,只往山中飄然而去,失去蹤跡。鄉親們依照老者所說,挑來山泉水,煎草藥給患瘟疫的人服用。果然不出三日,大家的病痊癒了瘟疫得以解除。為了感謝老者的救命之恩,鄉親們紛紛帶上自家的糧食蔬菜雞鴨,來到老者消失的山中,沿著山路和腳印一路找尋。


山中草木茂盛,雲雀成群,卻不見人家。忽然,有人在一塊大岩石底下發現了一個洞口,腳印到洞口就沒有了。大家認為這處洞穴就是老者的隱居之地。鄉親們把救命的老者當成活神仙,一番拜謝之後,折返而回。後來,人們稱此洞為“陽仙洞”,又稱“仙人洞”。每逢初一、十五,鄉親們都會帶上雞鴨魚肉,到洞口前燒香、跪拜,感謝當年隱居老者的救命之恩。而這個善良的傳說,也在村民口中流傳至今。

第二處洞穴——天坑。這是一個落差幾十米的坑洞,突兀地出現在大地之上,當地人稱之為“氣孔”。天坑在一片竹林中,坑口被濃密的植物遮蓋,十分隱蔽。穿過一片灌木叢,深不見底的天坑便呈現在眼前。下到近70米深的坑底時,涼意撲面。坑底一個碧藍的深潭,清澈見底,左右兩個大洞伸向黑暗處,傳來巨大的水流聲。陽光透過竹林,從坑口照射下來,形成美麗的光柱,雲氣氤氳如幻似真,好一幅洞天奇景。

“不管多幹旱的天氣,潭裡的水長年不枯,不會減少。”村支書劉詩富介紹,如果下暴雨,洞內水會漲很高,人就沒法進去。坑口往下是一道光滑石壁,如果連續下幾天大雨,就能看到瀑布景觀。58歲的湖北省第一地質大隊專家肖建剛介紹形成溶洞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山體由碳酸鹽巖構成,二是要有流動的富含侵蝕性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在含侵蝕性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侵蝕下,碳酸鹽巖不斷被溶解,形成溶洞。


大泉山的巖體主要由石灰岩組成,也就是碳酸鹽巖。石灰岩形成於中生代,距今約2.5億年至6500萬年。石灰岩地區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稱為喀斯特地形。肖建剛估計,大泉山曾是遠古淺海,地殼運動抬升之後,數萬年前在流水的沖刷下,溶洞逐漸形成。“這屬於小型溶洞,若有專業隊伍勘探,這些洞穴還能延伸。”肖建剛介紹,地下溶洞往往洞洞相連,妙趣橫生,洞內溫度常年保持在18℃左右,冬暖夏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