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桑坪镇石灰岭村 抓好党建 促脱贫

西峡县桑坪镇石灰岭村 抓好党建 促脱贫

(章东丽)来到西峡县桑坪镇石灰岭村,让人眼前豁然一亮:路两边过去荒废的一个个石灰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树木长青、鲜花盛开的游园;在清澈见底的鹳河边,在绿树掩映中,一排排别墅式的民房干净漂亮,洒满阳光;平坦的水泥路,宽阔的文化广场,弘扬石灰文化和中华美德的文化墙……

“我们村出现的新变化,是重视党建的结果。”该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峰介绍说。

石灰岭村有7个村民小组,266户9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77人。过去,该村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房子破烂,产业单一,贫穷在当地出了名。精准扶贫开始,该村以一个好班子,一条好路子,一套好机制,带领村民致富兴业,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提升了劲头,一系列创新举措,破解一个个基层党建难题,使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带领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该村党支部决定从党建抓起,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重温入党誓词,利用党员活动日和学习日进行学习教育会,在党员中开展比先进比贡献活动。狠抓班子自身建设,注重发挥班子整体作用,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党员们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了,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在该村形成了。

该村坚持用党建工作引领全村发展,要求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亮身份、亮责任,使党员成为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石灰岭村紧盯乡村振兴这一发展战略,着手制定了自己的村庄规划,通过抓村庄规划、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石灰岭村摇身一变,成了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的“美丽乡村”。

该村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当作改变当地贫困面貌的主要抓手,仅2017年一年共争取上级项目及相关单位项目7个,为村级建设注入资金438万元。建成占地6亩的文化广场一处,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配备了体育器材,为群众提供了健身游玩的场所;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解决了该村办公和学校挤在一起相互影响的现象;对瓦房院等三个组的农户房子进行了户容户貌改造,同时为三个组修建了蓄水池,铺设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5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联系电业局对全村4.5公里的高、低压输电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安装路灯35盏,实现了全村灌河沿岸5个组路灯全覆盖;争取水利项目资金为徐家老庄修建了防洪堤坝200米,并修建了沟口组至大力坪组道路1.5公里。

该村群众梅良兴说:“吃了饭,老人们到广场上聊聊天,妇女们跳跳舞,日子越过越红火。”言语中透露着对石灰岭村变化的无限赞许。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村采用党员包户的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产业。

走进已光荣脱贫的余双成的家,他正要去袋料香菇大棚里给香菇袋刺大孔。他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们,今年种植的1万多袋香菇发菌格外好,预计年底净收入5万元没问题。

该村大力鼓励群众发展袋料香菇,建立了石灰岭村袋料香菇扶贫基地。组织专家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如今,该村80%农户种植香菇,年产值10000万元以上。小香菇使农民鼓起了腰包。引导群众种植中药材山茱萸、黄精,建立了200亩核桃基地。为了确保产业健康发展,采用“党员+协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以中药材、食用菌销售为主的两个专业合作社。产业为该村经济振兴插上了硬翅膀。

党建激起的活力,使石灰岭出现了今非昔比的沧桑巨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