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禮縣,鹽官千層酥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以口傳方式為主,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代表性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產。

△鹽官千層酥

千層酥是禮縣鹽官一款傳承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美食,選材精細、造型美觀、口感獨特、營養豐富,深受群眾喜愛。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鹽官千層酥相傳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傳世,因其從側面觀賞可見許多分層,故得名千層酥,至今傳承五代數百年。鹽官千層酥在傳承傳統點心特點的基礎上,歷經數輩傳承人的不斷創新和研發,目前千層酥的種類和款式已達數十種,是人們饋贈長者親友的上等禮品,已成為享譽一方的一張地域飲食文化名片。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鹽官千層酥製作工序比較繁複,一直沿襲著古老的手工製作過程,從調和皮面、和酥面、熬蜂蜜、煎炸,一般需要一至兩天時間,沒有機械化的流水線生產,每一塊千層酥都是純手工製作,製作千層酥的原材料,一般選用西漢水兩岸的冬小麥“裡波流拉”精麵粉,當地土蜂蜜,精煉豬油和胡麻油,製作過程主要有六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一定的技術要求。一是和皮面、和酥面,二是將皮面酥面按照比例分別搓成大小一致的小團,三是將搓好的皮面團和酥麵糰包裹糅合成小團,四是將糅合好的小團放入油鍋中煎炸至金黃色後撈出晾涼,五是將熬成糊狀的土蜂蜜均勻澆在炸好的成品上,最後是將澆好蜂蜜汁的成品置於密閉的器具內,放置兩天即可食用。

△鹽官千層酥

鹽官千層酥的特點:1、選料精細、花樣繁多,2、成本低、口感酥脆、香濃甜美、易於家庭製作,3、色味俱、造型美觀、耐存放,4、純綠色,無任何添加劑。

鹽官千層酥是一款融色、形、香、味、滋養於一體的獨特風味美食,是鹽官地域歷史文化、人文風情、飲食風貌的一個載體和縮影,是一條地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飲食文化根脈,文化蘊含十分豐富,保護和傳承千層酥製作工藝,不僅有著保護該項技藝得以延續的本身意義,對於樹立人們崇尚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良好意識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同時千層酥是一款歷史悠久,已經成名的風味食品,有一定的市場潛力,發展空間廣闊,傳承和廣大以千層酥為代表的傳統飲食品牌,對於促進地方飲食文化的發展、提升地域文化品位、推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加快共同富裕步伐,有著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由於受現代科技的衝擊和從業者營銷理念的轉變,傳統手工製作人工成本高,生產週期長,經濟價值轉化頻率低,傳統千層酥手工製作技藝面臨斷代失傳的局面。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舌尖上的礼县,盐官千层酥

禮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小組專門組織人員,對鹽官千層酥的製作工藝、現狀及發展潛力進行了專題考察調研,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和發展計劃,計劃2020年內,爭取項目資金40萬元,建成一個“千層酥”系列傳承基地,支持現有傳承人有計劃地培養扶持一批千層酥製作傳承人,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傳統美食品牌,讓傳統美食為人民創造財富,服務社會發展。

監製/李玉明主編/馬小春編輯/趙靖 趙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