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湖南衡阳一村民挖出两棵楠木树十万不卖,坐等升值至今


五年前,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楠木村,村民陈社生与大家一起从耒水河里挖出两兜楠木树。因听说价值不菲,就保留至今坐等升值,曾有人出价十万也舍不得丢手。

每到年底,附近那些外出打工或读书的孩子们回来后就到此拍摄留影。去年,这则关于衡南县江口镇楠木村一村民挖出楠木树的新闻引爆了互联网,立即吸引了众多媒体的转发。

像大多数热点新闻一样,随着热度的消失,这则有关楠木的新闻,也被很快沉底,就像沉睡在楠木村前耒水河里的千年楠木一样,归于沉寂,悄无声息。

只是,对于一个河底下淹埋有千年楠木树和一个因楠木树而得名的村庄来说,除了热点的沸腾以外,值得重视的应该是它的人文历史、地质特点以及对淹没在河底下的楠木树的开采。

楠木村有楠木树是个不争的事实,村民陈社生说 打他记事起,就知道村民都惦记着河底下的楠木树,并且遇旱涝、修电站、蓄水坝绝堤等河水干涸的机会,村民先后都挖出来过楠木树。

令人很难想象,这么粗壮的树是如何连根拔起沉埋在河底?具体存在有了多少年?人们无从知晓。楠木存在于河底如此像谜一样费解,这一切都亟待专家学者去发现和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