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準還是降息?這是一個問題!

降準還是降息?這是一個問題!

央行10月份金融數據出來了,有兩個數據讓人深思。

第一個數據是M2:10月份,廣義貨幣(M2)餘額179.56萬億,同比增長8%,創今年6月份以來新低。

解讀:

1、廣義貨幣(M2)創新低,表明金融監管層貨幣政策改“緊信用+緊貨幣”為“緊信用+寬貨幣”,精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

2、企業與個人貸款緊縮。M2代表貨幣創造量,貨幣創造量是由銀行存款與貨幣乘數的乘積組成,而銀行存款部分來自企業與個人的貸款,所以M2創新低,表明企業向銀行的貸款難度高,個人從銀行的貸款意願低。

3、企業貸款難度高,個人貸款意願低,兩者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第二個數據是社會融資增量: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288億元,而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21億;分部門看,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373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中長期貸款增加142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064億元。

解讀:

1、社會融資規模銳減,表明企業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企業開工率不足。

2、資管新規實施之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得以部分緩解,但並未真正解決,民營企業同樣需要銀行的表外資金來續命。

3、企業(包括小微企業)與其他非金融及團體機構中長期貸款增加,此長彼消,房貸、消費貸增速自然下降。

這兩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並沒有從衰退期中走出來,金融監管層需要實施與財政政策相匹配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

當然,刺激經濟發展肯定不會實施大水漫灌式貨幣政策,歷史早已證明這種方法後患無窮。刺激經濟更不是宏觀財政政策的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與面子工程,這樣只會造成資金的“虹吸”效應,大部分資金沉澱在國家的那些大型基建項目中,市場流動性匱乏。

而國家必須要進一步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不僅用於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同時能夠釋放個人信貸與消費。

那麼,如何解決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同時使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不至於崩盤呢?我們在貨幣政策方案中,只會有降準、降息兩種方法。

但是兩個方法各有利弊:

1、如果降息的話,企業的融資成本會相應降低,但是會不會使一些房地產企業以及殭屍企業死灰復燃?這樣會不會造成中國房價的進一步上漲?會不會阻礙國內落後產能的出清,功虧一簣,這是國家所擔心的。

2、如果是單方面降準的話,又不能解決企業的融資成本問題,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進行了4次降準,降準的邊際效應在逐步降低。

3、近期人民幣匯率相對疲軟,如果貿然降息的話,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而利用降準與人民幣貶值相匹配的話,效果會更好一點,因為人民幣相對貶值,能夠為國內企業提供一個相對緩和的緩衝期,就已經部分起到降息的效果,而目前最重要的是釋放流動性到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中去。

“兩害相權取其輕”,個人認為後期央行會選擇進一步降準,而非降息。不管怎麼說,無論降準還是降息,都不是拯救中國經濟的良藥,未來降準還是降息,還真是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