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生活是怎么样的?适合移民吗?转:加拿大华人谈生活

加拿大生活是怎么样的?适合移民吗?转:加拿大华人谈生活

该回答基于加拿大中部草原省份省会居住经验,也就是国内二线城市的概念,我不在MTV(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甚至不在前五大城市。加拿大每个省的税率,法律,族裔分布都有很大区别,13个省和领地我走过八个,感觉差异还是很大的,像不同的几个独立的国家。但是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开始的艰辛都是必然的,希望其他看到回答的新老移民不要着急喷我,以下是原内容

---------------------------------------------------------------------------------------------

本人在加拿大定居两年多了,我也本来不想回答的,因为太多人问过我(我是指认识的朋友),但是劝了是根本没用的,感觉就好象是,既然那里不好,那你干嘛不回来?有一种我发现金矿,然后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就说不好的感觉。。。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不是一个特别容易认输的人,尤其是花了大量精力财力去做的事情,我一定要有个结果才肯罢休,对我来说未婚未育,混个海外经历就算回国也不会损失太多,还有一点就是我来了两年多,我想给自己一个时间,比如4-5年,如果还是跟现在这个德性,我就打包走人了,问题是那些拖家带口的,你们能想走就打包走人么?

我在国内一直在外资工作,英语多多少少是在用的,加上自己还在上英语课补充,来到加拿大之后,大多数面试和朋友的反馈是:你的英语不错啊,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英语好不代表够用,雅思成绩不能代表你就能够通顺利,很多人雅思6,来了还是沟通不畅。如果英语差,结果就是连一个低端的工作你都找不到,只能去华人的餐馆找,问题是没有那么多华人餐馆要这么多英语不好的移民啊,而且华人老板也抓住这个伤疤使劲坑你,就在我英语还不错的情况下,我也只能找到低端的工作(虽然很多当地的华人朋友很羡慕,觉得这个工作起码不是政府规定的最低收入),跟我一起工作的,都是阿三啊,黑人啊(人家英语都比我好),基本是看不到能翻身的希望的,每个月拿到手的钱折成人民币也就几千不到一万,或许在国内不到一万已经不错了,但是你在这里,如果你有个房子,冬天每个月的水电煤就要1500人民币左右,车的保险要1000rmb左右,油钱又要500左右,不用车?别玩笑了,这里的冬天长,公交车经常失踪,你如果等公交,很可能就死在外面了,一点不夸张,另外,公交车的月票也不便宜啊,100刀多(500+rmb)如果你买得起房子,每个月的按揭要还款大约1万rmb(这是在除了三大城市之外的地方买房,如果是三大城市,这个月供估计不够买房)如果你是租房,一个人每个月500刀(单身汉租一套房子里一个小卧室的价格)如果你是一家四口,不好意思,你基本没可能跟别人合租,没人愿意跟一大家子人合租,请租公寓,一个月1200-1500加币(再次强调是在小城市的价格,多伦多两室公寓估计要2000+)就算你们运气好,两口子都找到了所谓低端工作,每个月七七八八刚够交这些费用,这里的低端工作,基本上一刻钟都不会让你闲着,手机都不能看。

从事了两年低端工作之后,我发现其实完全没有翻身的希望,唯一可能就是去读书,回炉再造,不然就像永世不得超生,好在我一人吃饱全家饱,但是我也发愁啊,如果我去读书,生活费怎么来,因为收入那么低根本存不下钱,所以我现在的解决方案是除了上课的时间周末和平时晚上上班,一周下来,我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达到70+个小时,我有时候连做饭的时间都没有,就煮方便面,或者随便凑合,如果你有老婆孩子,你敢停下来不赚钱去上学么?更何况上完学,就真的好么?这个真的看运气。

至于雅思5分,估计你是听一些中介忽悠的中部省份的什么特殊项目,或者创业移民计划,呵呵,我一个朋友就是找了个新西兰的中介,被所谓创业计划忽悠了十来万,然后根本达不到要求,又跑来加拿大重蹈覆辙,那个创业计划,中介只是帮你报名买了个门票,进来之后才发现是个火坑,因为你要不停的往里砸钱,而且要评分排名选择,这个标准就在于你投资了多少钱,虽然起步要求只有20万还是多少加币的,但是你以为只要投20万加币就能抽中么,太天真。。。中国有钱的人太多了,动不动就砸个上百万加币的,根本轮不到你,倒是中介稳赚不赔,因为你要给人家中介费啊,是你自己没被选中的,只能怪你自己啊。。。你还觉得挺有道理是不是?我那个朋友就是这么被忽悠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的。

这里一定比国内好么?空气是,环境是,没人没污染,但是机会也是大打折扣,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创业,你几乎别想跟国内那么容易,出来就脱胎换骨,脱层皮那都是小意思,见过太多倾家荡产,最后灰溜溜回去的。

福利好那是给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如果你有孩子,还能拿回来点牛奶金,但是远远不够,因为那个只够把你缴纳的一部分税拿回来,除非你有3个以上的孩子,或者来了不停的生孩子,那你是能赚钱的。再说说医疗,看病要预约,你要是发烧,不好意思,等你看到医生的时候,要么烧死要么已经退了,因为一般预约都是至少三五天之后。我的亲身经历是,今年2月份觉得心脏不舒服,其实我知道我是室性早搏,国内检查过,大夫说没大碍,因为没达到足够大早搏数量,可以忽略,但是之前没又跳的这么厉害,想着反正免费医疗,万一是问题严重了呢?就预约了医生,一周左右,大夫见了之后说,要帮我预约心脏的医生才行,又等一周还是两周,然后见到心脏的大夫,大夫说你这个情况要做动态心电图,和一个压力测试(不知道翻译对不对),但是这个测试预约需要等大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才能做,然后。。。重点是测试结果要等两个半月才能回到大夫手里,也就是说,一共四个月后我才能知道结果,我就呵呵了,没所谓,那我等吧,等了几天之后他们打电话给我,说帮我预约了一个半月之后,但是。。。说要付检查费35刀。我说不是免费医疗么,他们说这个检查是通过第三方做的,所以这个部分是自费的,然后过了半个多月之后我感觉又好了,然后我就取消了检查,因为当时辞职换工作,找不到工作,不想花冤枉钱,而且动态心电图,在国内就是今天见大夫,明天早上就可以去检查,第三第四天就能看到结果的事情。后来五月的时候又觉得不舒服,又去预约,等检查的时候已经夏天了,结果出来见大夫是九月份,大夫说问题不大,当然,是说三四个月之前问题不大,我的写作不是很好,但是你大概能明白是怎么一个情况就好

每个人的移民目的和需求都不一样,对我来说,最吸引我的是加拿大护照,我是个非常爱旅行的人,还有就是加拿大护照去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拿工作签证会相对容易,对我来说是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但是这个是需要我至少四五年的付出和等待的。如果我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有房有户口,或者起码在发达省份,其实移民的意义不大,因为出来的落差感会很大。

其实真的想换个环境的话,试试去一线城市,如果你能在一线混得不错的话,再考虑出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环境你都混不好,出来那真的是要多难过有多难过

*******************************************************************************

英语好就一定过得好么?答案是Yes and No。

先说为什么No吧,加拿大本地白人,英语是母语的,也有很多混得很差的,穷困潦倒,当然,这部分人,多半是太懒,或者太蠢,不然靠着自己的白皮肤,找个低收入的工作简直太容易。但是,看看移民人群里除了中国人,最大的几个族群:印度人(移民人口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排第一)英语是官方语言,他们的学校是英语授课的(起码能移民出来的这些都算是条件较好受过相对高等教育的,据说偏远的邦或者种姓太低的贱民是不会英语的,但是移民来的几乎没见过不会说英语的),就好象不管你说什么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你到了学校都是统一普通话授课,汉语教学一个概念,所以他们的英语有多好,你想想你的汉语多好就知道了,只是口音比较重,但是对于白人来说,听起来完全没障碍啊。菲律宾人,菲律宾人的英语是整个亚洲最好的,菲律宾有亚洲最多的(英语)语言学校(韩国人,日本人,包括大陆和台湾最近也越来越多人去那里学英语,或者在线学),他们的教育系统也是英语授课,相对而言他们的口音是最轻的,英语基本是母语。还有一个人群,就是最近越来越多的尼日利亚人,尼日利亚是个英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别笑,我是认真的,自己去百度)还有一些其他非洲国家也说英语,但是移民来的不多。这些人也是英语是母语,除了口音有点重(感觉比三哥口音轻点)。

以上的这些人群,尤其是印度,菲律宾,尼日利亚人,在加拿大,自身英语好到爆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从事的都还是低端工作,如果你要找低端工作,首先面临的竞争就是来自他们,比如去什么工厂上班啊(打个光纤头,杀个鸡),见到最多的就是菲律宾人和印度人。加拿大的加油站,出租车,便利店是被三哥包圆了的,清一色三哥(澳洲,新西兰也是类似情况)。去什么电话呼叫中心啊,你的同事至少超过一半以上是这三个国家来的,中国人是凤毛麟角,因为你的英语再好,也比不过人家母语的。这就是为什么连低端工作,对中国人都是个挑战。就连端盘子你也只能去中国人的餐馆,因为你连他们的菜都说不清楚。。。。

所以,Yes的部分,英语好过得好,是指你的生活上相对没那么多障碍,你知道去哪里办各种手续,怎么买东西,这种事情对你来说不是个障碍,但是能好到看病不用翻译软件的,几乎没见过,除非学医出生的。英语好不代表你就能找到好工作,因为太多人英语比你好了,做的工作就连国内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都不如。英语不好,那你肯定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

加拿大生活是怎么样的?适合移民吗?转:加拿大华人谈生活

什么人适合移民呢?

个人观点是以下几种人:

富人,这里说的富人是家里有矿那种,起码千万资产吧,你来了在这买个豪宅,背山靠海,或者环湖而建,空气纯净,风景优美,草坪雇人搭理,家里弄个佣人,冬天雇人铲雪,买个兰博基尼之类的,没事出去彪个车。隔三差五钓个鱼,高兴了可以买个小艇自己开,再高兴了可以包船出去观鲸,或者包个小飞机在温哥华上空转转。夏天想去滑雪加拿大都能满足你。

技术人员, 比如码农,这个是世界通用的,如果你是个IT技术人员,美加澳新日,都需要你,去了找工作都不会太费劲,美国当码农前提是你要是绿卡,外国人的话,如果你牛逼的不得了,也有公司愿意给你弄签证的。还有就是国内是做土木工程,或者水电工,诸如此类的,但是这几种过来之后都要重新考证,要有个过程,但是比你从头学,再拿证(一般电工拿到证书要五年)要节约不少时间,不过前提要你英语好,也还是要2-3年的时间的。拿到证书之后,那你基本上不会过太差,一年5w加币(税前,或者税后大概4w不到吧)是问题不大的,你再接点私活,那钱肯定比国内多。But。。。如果你是医生护士之类的(还有律师,完全没有可能转换技能,要从头学),虽然也是技术,但是转换证书是没可能的,要从头学,这个就是动则奔十年去的时间成本,慎重考虑吧。

难民,对就是难民,你没看错,因为难民来加拿大,政府会给你救济的,但是移民,不好意思,加拿大没有白拿的福利,就算你要失业金,前提也是你要先工作满半年以上才可以。不过这条路对中国人是几乎不通的,不是说你xx功练过就收你的,现在光是美国跑过来的非法难民都迎接不过来,哪有空理你啊,你又不是穆斯林,也没中东中亚长相,来了直接遣返。。。。

特殊人群,残疾人(生理和心理的都算),受迫害人群,LGBT(同志群体),少数族裔在国内不受待见的,或者因为宗教信仰觉得不够自由的。

不建议移民的人群:

国内体制内的那些人群,请在国内做你的大爷,不要来这做底层人民,这里底层人民太拥挤,不需要你来喝茶或者开会(开个玩笑,主要是没技能来了让你端盘子你也受不了啊)。

医生,律师,国内有生意,但是生意走不开的人。没有特殊技能的中产阶级。

其他想起来再往上加

*****************************************************************************************

说一下工作的事情吧,尤其是我的体验。总的来说,英语好坏的差异就体现在找工作上,如果你英语听说起来都有障碍,那找工作真的很难,或者说可能性极小,只能去找华人的公司或者不需要说话的体力活(非华人的,即使体力活也要有人介绍推荐,对于新来的人,几乎没可能)

我登陆之后大约两个月就找到了一个工作,还是电信巨头之一的客服中心,做电话技术支持,当时我其实是很不屑去接受这样一个工作的,因为收入对比我在国内连三分之一都有点勉强,但是因为是接电话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去提高英语,加上认识的华人都极其羡慕的说这么好的工作赶紧去吧,我就去了那个呼叫中心,开始的挑战的确很大,很多专有名词听都不曾听过,但是好在这里的人都很和善,尤其那个工作的客户人群以本地白人为主,基本没有遇到会刁难我的,反而都很鼓励我,碰到骂人的概率非常小,一个月一次。公司的环境不错,干净整齐,简单的咖啡饮料都有免费提供,虽然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因为在国内的工作除了这些福利,还每天发下午茶之类的,直到后来换了几次工作之后,才觉得这已经算不错了。公司福利还有牙齿眼睛的保险,还能覆盖家人(这点当时我也没觉得多好)而且是入职立即生效。但是我在国内是做销售的,自由惯了,这个工作让我觉得最毁灭我的一点是我需要带着耳麦(有线耳麦连着电话和电脑)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活动范围限制在了距离那个电脑1.5米的范围内,我实在是觉得我像狗一样被拴在桌子上,忍耐了七个月之后终于找了个上门服务的安装和售后维修工作。

---------------------------------以上是大企业的体验----------------------------------------

换了个售后和安装的上门工作之后,我觉得这下我应该自由了,而且普遍认为这种工作待遇都是不错的,后来发现我太天真。

工作的公司是一个电信巨头的外包公司,说白了就是类似电信的外包商,我每做一个服务,大头是公司拿走了,给我的只有一点,关键是这个公司服务费是按单结算,服务的客户多数在乡下,开车在路上的时间几乎是不算钱的(超过50公里才给很少的一点钱),干了两月才明白行政的女孩跟我说我们这个区域的离职率特别高的原因了,因为我们的客户特别分散,每次A客户到B客户都要开很久,基本一天做不了几个单,我早上八点之前出门,晚上有时候11点才到家,后来发工资的时候发现其实并没有比呼叫中心的钱多多少,反而我天天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风险都是自己的,干了四个月之后入冬了,动不动暴风雪,在家人强烈反对之下,还是辞职了,最后上班的那天,我大约就差10CM就撞在对面因为打滑失控的车上,那个司机打了一下方向之后冲下高速公路了,还好公路不高,他下去之后也没翻车。但是着实把我吓坏了。第一天正式上班的时候还爆了胎,在一个非常村儿的公路上,手机信号都不好,最后叫的救援过了三小时才到,然后因为没有设备没法把爆胎剩下的那部分轮胎取下来,又等了两个多小时才回来给我换上,当时是夏天,如果是冬天零下30度,车如果再没油,那估计是要冻死了,不过路过的几辆车大部分都停下来问要帮忙么,确实让我挺感动的。这个算是个私企,白人老板,我貌似是公司第一个东亚裔,福利上就差多了,有保险但是要等半年才可以。

---------------------------以上是加拿大本地人的私企工作经验-----------------------------

私企的工作辞职之后就发现工作挺难找的,刚好是年底,熬了一个月找了个临时工,去给新开的超市上货,做了两个半月吧,领头监工的是两个只会讲英语和粤语的港二代移民,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上班,到下午三点多,这里的工作很多是七点开始上班的,做公交车的话五点就要起来。相当辛苦,而且招来的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在监工的情况下还是有人磨洋工,不过因为我做事情比较认真吧,他们对我都挺好,那个领头的圣诞节前几天专门找我问我能不能加班,他说我一个人干的顶的上其他三个人的速度,而且质量过关。后来加班完了还多帮我填了两个小时。做这个工作的体验就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真的不少,而且原来白人也有混的这么差的。我们一批干活的菲律宾人算最多,还有几个白人(多数是退休没事干的)一两个土著人,最奇怪的竟然没有印度人,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要印度人了,因为我在后面的工作充分的体验了一把三哥们的鸡贼。。。。

-------------------------------以上是短期体力活的体验-------------------------------------

短期体力活干完之后我就出去玩了半个多月,回来之后已经是三月,工作找了整整两个月,好死不死的发现除了呼叫中心,几乎没什么工作让我去面试,因为加拿大的公司只看重加拿大的本地相关经验,你那些国内的,海外的工作经验,相当于是放屁。。。

最后还是去了个呼叫中心,工资比第一份工作还要低15%左右,打电话谈offer的时候,人家就是一口你爱来不来的口气,ok,人穷志短,我还是去了,结果这时候才体验到大公司跟小公司有多大的区别,工作用的桌子是宜家最便宜的那种15刀的桌子,接线员之间连个隔板都没有,所谓的管理层,是坐在你背后办公的,说白了就像监工拿着鞭子站在奴隶后面的那种感觉,到这这个公司,完全就是三哥的天下,因为阿三的管理多,所以其他族裔的但凡有个好点的机会的,都走了,在这个公司,我才知到三哥们素质有多差,人有多鸡贼,想着办法偷奸耍滑,上班动不动人就不见了,或者就是在打情骂俏,每次用完的键盘鼠标,抓一把上面都是油腻腻的,更不用说那个狐臭概率了,我知道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次品,但是阿三的这个次品率也太TM高了。。。

无奈的是后来很快我拿到了一个学校的offer,出于生活的压力,我不得不半工半读(学校一周只有半周课)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再换工作,我打算明年夏天毕业之后再重新找工作。

加拿大生活是怎么样的?适合移民吗?转:加拿大华人谈生活

---------------------------以上是加拿大本地中小型企业工作体验----------------------------

总的来说,在加拿大的低端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我认识的华人,一个在光纤的什么工厂工作的,他也是上班一刻钟都不可能偷懒,监工的人就坐在视野最好的位置盯着你,连多说两句话都不可以,禁止他们之间聊天。另一个在鸡场(不是飞机场)工作的,每天都在冷藏库里面,工资稍微高一点,但是冻得够呛,他说做久了估计关节炎什么的都落下了。另外这里的工作多数时间都是早上七点上班,我五点就要起来,加上有时候我晚上还有课,睡眠时间小于5小时。而且这里的成人教育(高中之后)并不是那么好混的,布置给你的作业能有一大堆,每周都会有要逾期的作业,上了两个多月,已经刷掉了10%的人。其实我也不知道毕业是不是就一定会找到好工作,但是我觉得过程就是一种磨练,即使我没能毕业,我的英语也会长进不少,上课的时候的确很多听不懂,但是多听几次,慢慢及明白了。太容易认输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很多时候经历的磨难是你成功的关键。有句很装逼的话(还是歌词的)不是说了么: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