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看過武俠小說的人都會聽過這麼一句話,那就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只要自己的父母被仇家殺了,那麼,作為子女,自出身以後就會揹負著為父母報仇的責任。如果大仇未報,他是死不瞑目的。

當然,我們今天是法治社會,一切行為都要按照法律思維來,堅決不允許報私仇的這種行為。然而,在古代,復仇的事件卻是屢見不鮮,是十分正當的,且又是必須的。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儒家贊成這種做法嗎?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段材料。

《禮記·檀弓》記載:“子夏問於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也就說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如果大仇未報,自己就會睡在草蓆上,將盾牌當作枕頭,武器片刻不離身。與仇人相遇,就立刻衝上去與之決鬥。接著,子夏又問道“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仕弗與共國,銜君命而使,雖遇之不鬥。”這個時候就緩和了一些。就是說與仇人不要侍奉同一個國家,如果是奉君命出使而和仇人相遇,應當以君命為重,暫不與之決鬥。

《大戴禮記》中說道:“父母之仇,不與共生;兄弟之仇,不與聚國;朋友之仇,不與聚鄉;族人之仇,不與聚鄰。”《春秋公羊傳》更是說道:“君弒,臣不討,非臣也;不復仇,非子也。”也就是說,如果國君被弒,臣子就應當討伐亂臣賊子;父親如果被人殺了,就應當去為父報仇。如果不這樣去做,就是不忠不孝。由於儒家重視“孝”,故而對於復仇尤為強調。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當然,這只是關於“復仇”觀念的思想。那麼,我們更感興趣的還是歷史事實問題,也就是說歷史上到底有沒有人實踐過這種“復仇”觀念。

據史書記載,漢代有一個叫童子張的人,在他垂死之際,不停地唏噓哀嘆,讓身邊的人感到非常的困惑。他的朋友郅惲問他為何嘆氣,他說自己父叔之仇還未得報,因此會死不瞑目的。郅惲便安慰他說,兄之仇即我之仇,讓他安心去。之後,他便安詳的閉上了眼。這種事在漢代不是孤例,具有普遍性。比如,當時就有這樣的說法,“禮: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同國;九族之仇,不同鄉黨。”由此可見當時復仇之風的盛行。我們不可以簡單的說這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現,其背後有很複雜的意涵。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為父報仇是“孝”的體現,是人情之自然,我們都可以理解,對其人都會有一種同情之感。到了東漢時期,情法衝突的例子最為典型。比如橋玄任齊國國相時,有一個孝子為父母報仇而殺了人,被關在大獄中。橋玄知道了這件事,覺得這個孝子雖然殺了人,但是此人重“孝道”,應該予以寬宥。而當時的縣令路芝堅持法律至上、法不容情的原則,認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便是為父母報仇也是殺人,因此便提前將其處死。

橋玄聞訊後,大怒,認為自己“身負孝子,捕得芝束縛籍械以還,笞殺以謝孝子冤魂。”其實我們很難說明孰是孰非,我們我們對漢代經學有一定了解的話,就會明白漢代有個“春秋斷獄”原則,也就是根據儒家經義的基本原則來指導日常政治運行與法律實施。橋玄為孝子辯護無罪的理由就是因為他的動機,即其主觀上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而是為了“孝道”而殺人。

“孝道”是我們都提倡的一種積極價值,因此這個孝子雖然殺了人,但動機卻是善的,故而應當判處他無罪。而路芝的考慮是基於行為和後果上考慮,不管你主觀動機到底是什麼,你造成的客觀效果就是殺了人。“殺人者死”是我們每個人都熟悉的一條習慣法原則,這就表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管你的動機是什麼,因此孝子為父報仇也應當判處死刑。

橋玄這種堅持動機善、認為孝子無罪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到了南北朝時期,甚至一度成為了主流意識。“南齊朱謙之父昭之為族人朱幼方燈火所焚死。謙之時尚幼,其姊語之,後遂殺幼方,詣獄自系。

”就是說有一個孝子叫朱謙之,他長大後殺了仇人,自己去衙門自首。當時有司面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認為殺一個孝子固然有利於體現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但殺了他並沒有更高的實際意義;反而認為應該豁免他,有利於弘揚孝道,“殺一罪子,未足行憲;活一孝子,實廣風德。

最後,大臣無法裁決,便把這件事報告給武帝,武帝說:“‘此皆是義事,不可問。’遂赦之。”對於朱謙之復仇這件事,從皇帝到大臣,普遍認為儒家的倫理價值高於法律價值。弘揚倫理價值有助於培養社會向善的風氣,而依據法律殺了孝子固然有助於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但不利於孝道的弘揚,不利於培養整個社會向善的風氣。

當然,這種復仇的例子還有很多,茲不贅述。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為何都熱衷於復仇,這種做法儒家贊同嗎


我想很多孝子為父報仇是出於血緣親情的自然情感,為此即便是賠上自己的性命,或者違反法律也是在所不惜的。因為在他的思想世界中,有一個價值秩序,而儒家的宗法倫理價值是至高的、神聖的。因此,在這些孝子看來,復仇是知天道而盡人事,是無比正當而神聖的。而這種為父報仇的倫理價值總是以暴力和鮮血為代價的,因此顯得非常的悲壯。

而這種悲壯的復仇故事經過藝術化的處理過以後,即在小說中呈現出一種復仇美學。這也是我們在武俠小說中經常看到的,很多人自出生以後就擔負著這種使命。他們認為血族復仇是一種至高的倫理——人生價值,是他一生的意義所在,如果大仇得報,他會感到一種“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感到人生突然失重,自己茫然失措,不知道到底該幹什麼。

說到底,這是一種悲劇,他們通過一種悲壯性的行為展開他們的復仇之路,顯得驚心動魄,讓人充滿了同情感。小說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將這種暴力與鮮血予以包裝與美化,甚至變成了一種審美意象,讓我們每個人都能代入其中,自然而然的認為為父報仇是天理。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禮記·檀弓》《春秋公羊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