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你們是否發現,有的寶寶睡覺時候,動不動就會一驚一乍的,有時還會睡著睡著突然一個激靈,就把自己抖醒了,需要再次哄睡。父母們也是非常的無奈,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問題。

那麼,寶寶晚上驚跳是怎麼回事?

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首先,驚跳是一種正常現象。 寶寶在入睡或清醒時,在聽到響聲後肢體會快速地抖動幾下。有時從熟睡中驚醒,睜開眼睛,身體震顫或是輕微的抽搐、哭鬧、兩手臂、手掌、兩腳、腳趾都向外伸張。看起來像被驚嚇了一樣,這就是新生兒的“驚跳”現象,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用來應對或防禦外界的侵害。一般反射在3-5個月內消失。

當寶寶6個月以後,睡眠時間逐漸延長,從過去的短時間睡眠,慢慢延長。這時候,對於睡眠習慣的不適應,就開始出現夜驚現象。寶寶入睡後,會逐漸從淺層睡眠向深層睡眠過渡,這時候大腦對身體的控制逐漸放鬆。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有些部分睡著了,還有些部分沒有睡著。而夜驚的發生就是在淺睡眠階段。

“夜驚”的現象本就不屬於異常,但是如果感官刺激不足、運動不足,就會導致驚跳反射會殘留,不但會影響睡眠,還會使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容易受到到驚嚇,害怕嘗試任何新鮮事物。

如何減少寶寶的“驚跳”現象?

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1、提供舒適的睡眠環境

孩子的神經系統非常敏感,一點輕微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很大的反應。

過熱、過冷、燈光太亮、外面電視機的聲音,都會影響孩子的睡眠。所以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有效的提高睡眠質量。

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2、調整睡眠習慣

有些家長會縱容孩子熬夜,沒有規律的休息。如果能做到每天準時睡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孩子的睡眠質量一定會大大提高。睡前避免興奮、劇烈活動都可以減少睡眠中的驚跳。

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3、給寶寶安全感

由於年齡較小,寶寶對身邊的未知事物還是會感到恐懼,只要讓他們完全放鬆下來,才能更快的幫助他們進入睡眠。被包裹住的時候寶寶最容易獲得安全感,所以儘可能給寶寶準備睡袋,再由媽媽安撫哄睡,給孩子一個被溫暖包圍的現象,可以讓孩子更快的進入睡眠狀態。


孩子睡覺總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你引起重視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