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做笔记?

云雾三千里


不请自来,我一定要回答你这个问题!我用的笔记方法是——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笔记法的用途很广泛,除了可以整理工具书,还可以用来整理备考材料。

如果你要考英语证书,考会计证书、考教师资格证等等,是需要记忆非常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硬性的,不像数学那样灵活,只能靠大脑死记硬背。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最害怕学了忘记,就需要一些结构化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工具来帮助大脑记忆,而思维导图正是恰当不过!

我用的软件是MindMaster思维导图,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软件,比如XMind,MindManager。像XMind我早期也用过,市面上的教程也比较多,缺点就是图大容易卡顿不流畅。

我个人更喜欢用MindMaster,操作界面和功能都蛮丰富的,最主要是操作流畅不影响效率。

首先给大家分享一张我做的读书笔记,给大家养养眼~

(原谅我超Low的拍照技术,捂脸(*/ω\*))


想要达到上述的笔记效果,你需要先准备一些东东:

1、一台设备(手机或电脑)

2、一个本子(最好可拆页,实在没有A4纸也成)

3、一台打印机(没有的话只能拿U盘拷到打印店)

然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教程环节啦!


一、绘制

再次感叹!用MindMaster绘制思维导图真的是炒鸡方便!如果有电脑,建议用电脑安装一个。MindMaster网上教程蛮多的,不过我还是就简单说几点注意事项:

1、推荐使用MindMaster头脑风暴功能,全屏操作很舒服,而且能免受电脑弹窗的打扰;

2、在归纳课文或书本重点的时候,避免大段大段摘抄,要学会吸收简化了再输入到思维导图;

3、思维导图排版更关键,注意调整字体,间距和线条样式,整洁美观的图才是大脑所喜欢的;

4、如果把整本书内容都画入思维导图,打印之前要注意拆分主题,并且调整边距,不然一页纸装不下那么多的笔记。

如果你不大方便使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画思维导图。下载一个MindMaster手机版APP,用手机绘制好之后保存为PDF即可。(貌似平板电脑也可以)


二、打印

要实现完美打印思维导图,切记:内容不要太多太密!

我的笔记本是A5尺寸的,我在MindMaster打印设置里选择这个尺寸,预览没有问题就可以彩打出来,效果非常棒!

当然,前提是要有一台直接连接电脑的打印机。

如果没有打印机怎么办?

答案是你可以将思维导图导出为PDF格式,然后拷到U盘让打印店给打印出来。打印店一般可以支持A5、A4、A3的尺寸,如果思维导图画的很大,也可以选择A3打印,那样一页纸可以囊括的内容也要多出一倍。

看着打印机将你辛苦创作的精华内容,一点点地“吐出来”,瞬间成就感爆棚!!


三、装订

我买的是一本可以单独拆页的笔记本,每一页纸的正反面都可以打印,打印完之后就将它装订回原位,十分便捷。如果你是用A4纸打印,建议要用订书机装订。因为一但材料多了,就容易丢页落页。


不知道有没有喜欢手账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我觉得思维导图这张打印方式,也特别适用于手账爱好者整理日常生活(๑•̀ㅂ•́)و✧

思维导图笔记给我带来的帮助是:在绘图时,大脑对原文知识做精细化处理和输入,可以让我体验到100%专注的心流感受,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学习体验。另外,当思维导图被打印并装订成册后,我的内心充满成就感,也为今后的复习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

好啦!

抽空2小时整理的干货

愿能被你温柔以待~


最佳回答


可以给大家推荐一种结构笔记法,是一种注重学习内容的逻辑框架、通过简约的视觉元素进行清晰划分、高度提炼主要内容并强调反思的一种笔记方式。

它结合了康奈尔笔记的黄金三分法理念、思维导图的高度提炼、视觉笔记的视觉传达的核心优势,来助力你更好地学习。

1、由于我们的大脑更偏爱图形,因此传统笔记中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方式无法刺激我们的大脑积极学习和思考。

结构笔记通过运用一些简单的视觉元素,能够刺激我们的大脑,从而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活力。

2、思路不清晰就无法达成高效的学习,而结构笔记则是力求呈现学习内容的逻辑体系或者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明显区分,就像将一堆混乱打结的毛线整理成一团一团卷好的毛线球。

3、它能锻炼你的框架思维和提炼总结能力,经过刻意练习,能够提升你做笔记的效率,让你达成“老师讲完,笔记做完”的神奇效果,节省下“补笔记”的时间,给自己更多复盘和思考的空间。

4、预留反思区,不是单纯的记录内容,还要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态度、写下行动指南,督促自己做到学而有思,学以致用。

以下给大家看一下结构笔记的图片,是不是会比较清晰明了,把知识变成了一个结构化的整体。




童童小书匠


不论是上课还是职场办公,做笔记都是一项重要的环节,清晰的笔记让你思路清晰,对课程或者工作可以更好地复盘

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记笔记方式也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种由康奈尔大学的Walter Pauk博士发明的,十分具有实用性的康奈尔笔记法

把笔记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线索笔记总结

记录时,把笔记记在

2号区域

要注意:

  • 使用符号

  • 善用缩写

  • 言简意赅

  • 列要点

  • 每个点间要空行

知识要点课后总结写在最左侧的1号区域。这样在一开始就可以遮住笔记,只看知识要点,方便了复习和记忆。

最后把自己的总结与思考,写在

3号区域

康奈尔笔记最大的作用是鼓励你养成课后咀嚼知识的习惯站在宏观的角度总结知识点,帮助你不断巩固,多次复习。

跟传统笔记相比,这种笔记加强了知识点的回忆方式。


技能工具箱


01.

乘着孩子午睡的时间,把三月笔记方法主题阅读留下的最后一本书《1分钟超强笔记术》看完。

日本作家美崎荣一郎在《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中,针对工作笔记,他说:我每年都会将我做笔记的方法升级。踏入社会以后,要想在工作上成为骨干,做笔记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公司是不会教你的。

做笔记,是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进行的事情,却很少人认识到做笔记的意义,真正将做笔记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来培养。

读完《1分钟超强笔记术》后,我不得不承认,做笔记是一项终身受益的基础技能。好的笔记方法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读书效率、时间管理效率……让我们的每一天都高效度过。

02.

《1分钟超强笔记术》是作者石井贵士公开出版了970本著作中的其中一本,居日本年度畅销书排名榜第一位,全系列累计销售图书超150万册。石井贵士所取得的成就都与他高效的学习和工作分不开,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1分钟超强读书法和1分钟超强笔记术。

《1分钟超强笔记术》这本书从做笔记的实际操作方面,来告诉我们该如何快速掌握做笔记这项技能。作者不谈理论,只教做笔记的方法和技巧。

将一本60页的笔记本,以一页一秒的速度来复习,在一分钟以内复习完。这就是作者石井贵士所提倡的一分钟笔记术。

1分钟,短短的60秒,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这是多么短暂的时间单位。但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也能一秒钟复习一页笔记,一分钟复习一本笔记本。

03.1分钟超强笔记术的秘诀

(1)做笔记时使用大一点的字。

不要用黏在一起的细小的字体做笔记,而是把字写得大大的,文字距离大较容易阅读。

(2)使用7毫米行宽的笔记本

作者石井贵士建议,笔记本最佳的行间宽度为7毫米。

(3)多空一行

在书写的时候,每行之间要多空一行。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容易订正写错的笔记。

同一个段落,每写完一行时,最好先空一行再继续书写。若不是接续前面的内容,则空出一行做为段与段之间的分隔,再开始写下一个段落。

(4)只记在右页

作者石井贵士提倡要奢侈地使用笔记本。他认为不但只写活页本的右页,而且写的时候还要尽量留下大量的空白。这样做的原因是,有一天我们可能会需要以重新剪贴来汇整资料。

(5)在笔记上做备注,而不是在资料上。需要备注的内容写在笔记里,而不是写在复印的讲义上。

(6)左右两侧划线

作者读了中谷先生的笔记本后,开始不仅只使用活页本的右侧,在页面上,左右距离约3.5厘米处还各画了两条线。右侧的部分写行动方案;左侧的部分则是用来将笔记内容分类(分类主题)

(7)用A5的薄型笔记本当作随身笔记本

用A5随身携带笔记本配合A4活页本使用。随身笔记本:A5尺寸,线圈式笔记本,每行的宽度为7毫米,50页左右的薄型笔记本。

选用A5是因为A4活页纸被分成三部分后,A5活页纸的尺寸只略微超过中间部分宽度,这样便于将A5笔记的内容剪贴上去。

04.笔记本复习的实用技巧

(1)笔记就是只写下复习时需要记住的重点。做笔记的意义就是,除了想要复习的重点以外,其他都是不重要的东西!

(2)写错不用改,打×之后写上正确答案。不小心答错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个人的错误观念,所以,这正好是帮助加强记忆的好机会!已经不需要再复习的部分,就打上一个大×。

打×让我们在复习时,快速跳过无须复习的内容。经过反复的复习之后,打×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多,而下一次复习时,速度就会更快。

(3)一句话能用一行结束的是最好不过的。不然,就尽量将行数控制在两行内。石井贵士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尽量在一两行内做一个段落。

(4)四色荧光笔的四种颜色分别是红、绿、黄、蓝。红色用于记录一看就懂得事;绿色用于记录看后略加思考才懂得事;黄色用于记录以前看过但不是特别懂的事;蓝色用于记录完全陌生的事。

在使用四色法记录的笔记进行复习的时候,我们不用复习红色的部分,而是要努力将绿色的内容变为红色,将黄色的内容变为绿色,将蓝色的内容变为黄色。不需要再复习的内容打上“×”,当一整页都是“×”的时候,就把这页撕掉。以后不断增加“×”的部分,然后不断丢弃“×”的部分。这样一来,笔记就会越用越薄。

(5)按要求,一页笔记我们只记右页,按照隔行记录,通常有6个知识点。初次复习时,需要用时30秒,再次复习时,可能用时25秒,解决了一个知识点,打上“×”。经过打“×”这个过程的筛选,打×的部分就会越来越多,最后每页实际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只剩下一个了。复习超过20次后,将缩减后的资料重整,一页就只剩只需一秒钟能复习完的内容了。这样就可以一秒复习一页,复习60页(一本)的需要的时间是一分钟。

05.

本书对于其他笔记类书本不同的地方是,它采用逆向的思考来决定如何做笔记。也就是说,它做笔记的前提,是做好假设,把笔记写成复习时一看就能看清楚明白的内容。必须思考复习时可能会遇到的状况,再开始做笔记。该书的笔记方法最终目标,就是能写出以一页一秒的速度来复习的笔记。一页一秒是该笔记术的终极秘诀。

不管是1分钟超强笔记术,还是方格笔记术,还是其他的笔记方法,我们都应该对每一种笔记术都进行操练,取精华、去糟粕。将自己所学的笔记术,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术,甚至有可能的话,独创出自己专属的笔记术。


淡之读书


最近读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或许能给你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笔记方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主要是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做笔记去选书、购书、读书、活用书中的内容,并实现管理读书生活的目的;另外书中也提供了19种充实读书体验的技巧,以及26种写读书笔记的文具。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奥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过,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非常受欢迎;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他的另外一本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介绍在生活中如何用笔记记录整理信息,也可以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起阅读。他还有其他著作,包括《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用列购书清单的方式选书、购书。

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明呢?因为在清单上写下书名这个动作,帮助我们确认自己想读这本书的目的。奥野宣之说“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 就好比照片的'焦点'。 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 聚焦于面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 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 读书也一样, 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 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另外,它能帮我们找到真正想读的书,避免冲动购买。要在实体书店看过实物之后才买, 因为如果书名与内容不符, 或是文风让人无法接受的话, 最后还是读不下去, 那买来的书就只能束之高阁了,也失去购买的意义。比如,因为《繁花》获得茅盾奖,我就特别想买来看看,冲动地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了《繁花》,快递送到之后打开书才发现全文用上海官话写作,文风实在不适合我,完全读不下去。

具体怎么列书单,奥野宣之说,可以使用单独的纸张或专门的表格作为购书清单,把具体的读书需求写在清单里,比写在笔记本上更方便日后调查书名,购书清单需要至少三类信息:书名、作者、版本。有时候我们也可使用在线清单,比如亚马逊心愿单、豆瓣“想读”等。

另外,把遇到某本书的报道书评等情况也记录在笔记本里,这样看完了书之后,还可以通过记录回想当初买这本书的契机。


读书的时候,使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奥野宣之说,读书先要做记号,分三个步骤: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有感触的那一页折角;重读,读完一遍之后,再把折角的那几页重读,如果还是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折起来;标记,再重读一遍折了两个角的那几页,如果仍然认为有价值,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最后重读做记号的内容,把始终无法舍弃的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样就避免了需要大量摘抄书中的原文,耗时耗力。

如果阅读太厚的书或者是有难度的书,可以使用书签帮助边读边写。另外,也可以用不同的画线方式标记不同的对象,比如用直线画“暂时重要的”,用波浪线画“非常重要的”。

奥野宣之还提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笔记方法——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摘抄+感想。这种笔记方法主要包含几个要素:日期、书名、作者名、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内容、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因为摘抄可以加深记忆、加深理解,减少思考的疲倦心理。但是摘抄内容太多很容易厌倦,所以奥野宣之说,一定要摘抄自己有触动的内容,不一定是客观上重要的内容,要摘抄“颠覆自己想法的内容”,而不是自己认同的内容,要加以筛选以减少摘抄内容。


重读读书笔记,活用书中的知识。

通过做读书笔记,重读读书笔记,可以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为我们不可能真的去把同一本书读上一百遍,那么通过反复翻阅读书笔记,可能会让自己对书的精髓有所收获,或者迸发自己不一样的思想。

把过去的读书体验运用到今天的读书生活中,读完一本书之后,你会经历一些事或者读过一些其他书,再去读之前的书、读书笔记,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奥野宣之在读《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摘抄了书中的大量原文。作者卡雷尔.恰佩克说,他想盖一座古典风格的房子, 开工以后却迟迟没有进展, 因为工人们要么罢工, 要么聊天喝酒, 结果只需要三天就可以盖起来的房子竟然花了两年才建成。但是这位作家认为这种“ 迟缓” 正是欧洲精神的伟大之处。当时奥野宣之觉得挺有趣的,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于是只写了一句“有意思”。

但是在重读的过程中,奥野宣之却突然领悟到:“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为什么重读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重读的过程中,奥野宣之发现,卡雷尔.恰佩克还讲了另一个故事:美国一位大人物会在坐火车的时候口述一封信并让秘书帮自己写下来,会在汽车上为会议做准备,会边吃饭边开小会。通过比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时间的生活方式,恰佩克认为,这两种生活方式都是在浪费时间,但是都没有浪费自己的人生。所以,读到这里,奥野宣之恍然大悟,记录下这句话,甚至作为将之作为自己座右铭。

奥野宣之还提到,做好笔记是写文章的基础,可以把摘抄+感想这种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组成有自己观点的文章。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中说:“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读到这句话,我想到了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说,“任何活过童年岁月的人都已经有了足够的生活素材,足以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反复回味。如果你无法在很有限的经验中找到可写的东西,那么即便你有充足的经验,你也写不出来。”


奥野宣之还提到“信息一元化”这个概念,也就是把所有的信息——随想、购书清单、剪报、读后感等等,全部记录在一本笔记本里。奥野宣之解释到,“只要在这里找, 就一定能找到; 在这里找不到的话, 那就是没有。”就像从一个纸箱里找一份文件一样,尽管乱七八糟,但是总之能在这个纸箱中找到文件,避免了因分类不够明确而不知道在哪一类别中。

将笔记和资料存放在同一本笔记里的一元化技巧, 主要有以下五个要点:

①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② 按时间顺序书写 ③ 使在每篇文章的最前方,用统一的方式标记日期,在文字最后加条分界线。④ 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⑤ 可以粘贴打印的文字


我曾经在《大西洋月刊》的科学栏目读到过一篇文章,谈论为什么我们会忘记大部分读过的书,文章中罗列了很多原因。一个是人类的记忆力本身是有瓶颈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需要记住一切,只需要记住信息在哪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现在的阅读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是一种信息浏览或者说是体验式的阅读,让我们感觉自己好像学到了什么。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乍看之下,会不明白为什么有效阅读和笔记有关联,读完之后却发现,这本书不仅可以管理读书过程,也可以管理个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向我们输出一种观念——读书需要我们投放一定的精力在其中,否则就只是一种虚浮的、体验式的阅读,对我们自身提高也收效甚微。

我在这本书中收获颇多,所以希望也能对你有帮助。


斑竹753


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已有6年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认为认真工作、勤勤恳恳就能做出好成绩,而后工作量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才逐渐意识到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每个职场人,无论是个人工作,还是团队合作,都时常需要对已有资料进行整理、对会议内容进行纪录,而后产出分析结果,但很多人做笔记,是非常单一化的,就像上学时老师讲课,学生在下面记录一样,大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将一些内容原封不动的记录了下来,等思考的时候,发现还是一团糟,而关于整理、分析以及得出结果这几步,麦肯锡笔记给了3种不同的笔记方法,可以帮助职场人更好、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还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麦肯锡公司了,现在麦肯锡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目前拥有9000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78个国家,均具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这家公司总结出的一些工作方法都非常实用。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多种麦肯锡笔记法思考法,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横线笔记,和方格笔记。


横线笔记常用语收集记录,比如开会,比如头脑风暴,以及调研阶段,好处是我们可以逐一将重点内容全部记录下来,不容易丢失,而麦肯锡笔记在此之上,也做了改良,比如之前我们记录笔记,大多是有什么写什么,从不注意格式问题,而麦肯锡笔记的横线笔记,告诉大家,即便是横线记录,也要区分开不同的内容板块,比如问题出现的原因、思考的对策等等,这样一来,笔记就不单纯是记录,更是加入了思考的成分。


我们总是容易低估大脑的思考能力,但当我们使用了横线记录,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在记录的过程中,就逐步梳理清楚了,而后要做的,不过是按照思考的结果去解决问题。

另外一个笔记方法叫做方格笔记,提到方格笔记,不得不提,近些年买了很多笔记本,里面都是很细碎的小格子,起初并不明白这些笔记本设计的用意,读完这本书,才明白,这就是著名的麦肯锡方格笔记。

其实方格笔记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思维导图,由标题展开思考,而后下面罗列分支,每一个大的板块下面,再罗列小的分支。我更习惯用方格笔记,因为更清晰,更符合一个人思考的过程和习惯。


当然,在解决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两点相结合。

这本书中除了介绍麦肯锡的几种笔记方法,还给出了很多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场景,比如换工作、比如用笔记找出行动的死角等等,有了具体场景,更容易让读者消化书中满满的干货。


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职场老人,一定都少不了做笔记,想要提高工作效率,让开会更加有意义,不妨阅读下这本书。


倾心蓝田


介绍你一个最近比较火的记笔记方式,那就是视觉笔记,把你要记录的内容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你说的文学史这类,抓住关键字转化成图像,这样的笔记好看又好记。比如说以下的图像形式就是一种新兴的记笔记方式。



用户69433598046


告诉你一种高效率笔记的方法。


第一、要用5mm方格笔记本。

第二、要懂的六个布局:

1.一页只记一个主题。

2.横向使用笔记本更符合眼睛的结构。

3.不小于A4,足够大方便梳理。

4.不超过三种颜色,分清主次。

5.首行对齐,插入图画,讲求视觉效果,便于记忆。

6.黄金三分法框架,记录事实、解释和行动。


而“空、雨、伞”之道,就是对黄金三分法的解读,空,即代表事实,即现实的情况。雨,即代表解释,分析现状和影响。伞,即代表行动,寻求解决良方。


澈妈教育


你有记笔记的习惯吗?你有记日志的习惯吗?

有些人会说记录这些干啥,浪费时间。

还有些人会说我有记录,但是就是坚持不下来。

还有些人会说我坚持记录很长时间,但是发现没有什么用。

奥野宣之会说我记录十多年的笔记,让我获得无数灵感和启发。还写了好几本书。

面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反应不同,从中收获到的东西不同。记笔记看似一件特别普通的事情,有的人觉得不值一提,有的人尝试过,但是坚持不下来,有点人坚持下来,但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奥野宣之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却获得了无数的灵感,并从中获得素材完成书籍的创作。他的记录笔记的方法值得学习。

奥野宣之的200本笔记本

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让我发现作者是一个特别懂得记录的人。通过一本帐的方法将自己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都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形式丰富多彩,有自己的文字、照片、剪报、杂志、票据、甚至是钱币都贴在笔记本上。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记录,到目前为止已经记录了近200本笔记了。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翻看这些笔记本可以回溯作者之前十年的经历和过往,是作者自己过往的历史写照,也是作者用来知识生产的孵化基地。使用这些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的信息和感想,作者对这些素材印象更加深刻,再次翻阅的时候可以激荡起作者的创造灵感,甚至成为作者写书的原点。

自己书写十年日志共计2200余篇

我自己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只是跟作者的方法不太一样。我采用的方式是日志的方法。从十年前开始写工作日志,到现在已经书写了2200多篇日志了。它们是我的历史写照,是我自己创造的历史课本。翻看这些日志让我可以很快的回忆起来过往的每一天自己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情绪。

十年日志共计2200余篇

与作者的方法相比较,我的日志书写时间是固定在晚上或是早上,内容上是对过往一天进行的回顾。而作者使用的笔记本则是随身携带在身边。随时有灵感就在笔记本上进行书写,看到好看的,或者想要收集的东西,都放进笔记本中。时间没有固定,有时好几天都不会记录,有时有很多灵感的时候会记录很多内容。

获取创意的四步骤

作者的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收集到平时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诸多灵感和想法。这些灵感和想法可以让自己产生很多知识创造的素材。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一种获取创意的方法特别棒。被整合为四个步骤。

步骤1:收集——积累常识与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步骤2: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步骤3:发酵——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步骤4:顿悟——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惊呼“明白了”,“找到了”。

这四个步骤最难的是第一步“收集”了,作者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坚持使用笔记本的方式来收集各种各样的灵感和想法。虽然过去十年电子产品已经极大的普及了,但是作者仍然坚持使用纸质的方式来收集,这看似是一种更加靠谱的收集灵感的途径。

反思自己的日志,其实并没有管理好自己平时的灵感,很多的想法都是一闪而过,当我在晚上或是早上写日志的时候,其实很多的想法都想不起来了。如果做到作者的10%的坚持,都一定会有收获的。于是我决定开始自己的灵感收集和想法管理。

收集灵感和想法的方法

平时我有习惯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使用的一个小本子来记录自己每天做事情的起止时间。我完全可以将这个笔记本的作用扩大。将它作为自己收集灵感的工具。而且可以将这个记事本稍微放大一些,比如说使用A5的记事本。这样就可以粘贴一些图片、剪报等素材。有了这个专门管理自己灵感的工具,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收集的工作。

这样就可以保证笔记的三个原则:

1.一元化2.时序化3.索引化

使用完毕一个笔记本就可以再拿一个新的笔记本来继续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记录。暂时不用考虑分类整理。此时可以采用作者的时间记录方法,六位数字表明时间**年**月**日。最后当笔记渐渐多了起来,就需要对笔记本进行索引化设置。

笔记本的索引方法

第一步:笔记本进行编码

首先对于每个笔记本采用三位数字进行编码,比如“001、002……”序号进行编码,让每一本笔记本都有唯一一个代号。每个笔记本的封面上还可以贴上当时的各种图片用来区别。

第二步:笔记本内容进行分类

然后对于每个笔记本内部的内容可以按照分类的不同进行不同颜色的标签。比如读书笔记使用红色的标签进行标记,会议记录使用蓝色的标签进行标记,各种灵感和想法使用黄色的标签进行标记。这些规则可以由自己来设定。

第三步:重要内容建立目录

在笔记本的第一页还可以建立对应的目录,将这个笔记本中自己觉得重要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内容写在第一页的目录中,可以让自己更加快速的找到它们。在笔记本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可以建立电子版的目录索引。将所有笔记本的目录录入到电子表格中,这样可以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快速查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当然目录不是全部都录入,而是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进行录入。

方法简单,坚持最难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使用自己制作的笔记,时不时的拿出来进行阅读,对这些曾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在此咀嚼。慢慢的灵感的创作就可以开始萌发种子了。

奥野宣之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不过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是适用于每个人,越是简单的方法越是需要坚持原则执行下去。方法不难,坚持最难。每次记得带上自己的笔记本,记录下当下时刻的灵感和想法。如果真的忘记带笔记本了,最好习惯拿出纸来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将记录好的想法粘贴在笔记本上。

从构建自己的第一本灵感笔记本开始吧。大家一起来记录。


个人管理成长营


最近读到奥野宣之《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或许可以给你在如何做笔记、整理信息上有所启发。

奥野宣之《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它有别于常见的分类整理信息,它坚持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为原则,结合若干小窍门帮助你丰富笔记内容,利用若干技巧促进创意生成,让你的笔记本不再是普通的笔记本,而是给你灵感启发的“魔法笔记本”。

奥野宣之这个人,常年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他的其他作品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接下来,我们主要看看《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的内容。

一、何为一元化笔记法?

平日里只需将信息保存在一册可以反复翻阅的笔记本中。

“分类整理”很有意义,像图书馆那样分门别类,当然很好。但是不适合普通人,普通人不是说办不到,但是做过的人都知道很难坚持。结果往往是被因为要分类,被顾虑、思考的东西多所吓倒,最后干脆放弃。

一元化笔记法,记录的信息尽管乱七八糟,但是想要的都有,记录轻松,找起来安心,坚持不费力。

一元化是一种绝不会有漏洞的方法,原因是,它从一开始就浑身漏洞。

那又怎样,一元化笔记法还是有它的优势在。

二、一元化笔记法的优点?

简洁而简单,不会造成混乱;

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

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

三、三条原则要遵守

一元化:把你想记录的一切信息都纳入到笔记本中。比方说,工作中的创意、读过的书的摘要和感想、报纸和杂志剪报、他人的留言贴、信件和明信片、名片、会议记录、日常生活记录、人生感悟等。

时序化:按照时间顺序记录。6位日期记录法:年份后两位+月份两位+日期两位,比方说171111=2017年11月11日。

索引化:索引信息由笔记本编号+日期标签+检索标记+条目标题组成。

比如,001 030414 思考所谓头脑的优点

同样的,对于数据量非常大,以后会经常用到的资料,可以用EXCEL或者Word制作类似的索引数据表格,方便查找。

四、如何高效记录信息?

字母速记法

内容符号化

巧用分割线

重用“超黄金地段”:这里的“超黄金地段”一般是指笔记本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你可以在笔记本记满的时候,充分利用这两页。尽情发挥你的想象或者营造一种美好的感觉,让你有无限的冲动重温笔记本或者翻到笔记本心情就会大好。

“葱鲔火锅式”:着重用在记录会议,听课,演讲,培训等,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做笔记。具体做法是:

将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一个特别的符号再逐条书写;

将自己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想发表的感受用另一个符号标记再写;

重点是记录自己的想法。

五、“魔法笔记本”诞生

魔法笔记本的魅力在于创意、新知。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可以说,创意意味着与既有之物再次相遇,包括如下情况。

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

将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

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

那么一元化笔记法是如何让笔记本变得有“魔法”呢?在作者奥野宣之看来,笔记就是灵感的来源。我们通过下图来看看生产新知识,发现新天地的过程。

得出想法的五个步骤

持续这样做,就可以进入“玩转笔记=获得创意”的良性循环。

这是我的读书心得,你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我可以试试能不能推荐书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