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十年难逢金满门,难得一年打两春”是什么意思?

老张谈三农


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农村有很多老话都是对农村的生活习惯,农业生产等的总结经验,读起来不仅顺口,对于指导生活还有很重要的意义。只不过以前人们不懂得去探究它背后的科学道理,只能通过简单的总结和联系。


农村俗语“十年难逢金满门,难得一年打两春”字面意思说明情况少见或者机会难得。“十年难逢金满门”是说老百姓在种田的时候,在十年里很难遇到每年都丰收的时候,这个需要各种各样条件的配合和满足。有的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却在天。要想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机遇是很难得的,也并不是谁都可以抓住的。

“难得一年打两春”说的是在中国农历出现闰年的时候,就会有两个“立春”节气。这样在一年中就会有13个月份,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就会长一个月,就可以让作物长得更饱满,产量也就会更高。 很难遇到,但是可以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能够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去把握住,这句俗语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您说是这样吗?

所以从这里看来,几千年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俗语带给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更多的便利性,您还了解类似的民俗吗?


最三农


这是民间流传的古语“十年难逢金满斗,百年难逢岁交春”是指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好日子。过去的农民依靠种田,而且遵循着古老的节气,往往我们祖先留下的东西都非常的有智慧,而且很准,农民会认为这是一个好日子,好兆头,一年都会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九丿尊


比喻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年两个立春节气。这也说明来年无立春现象,这在我们农村叫‘寡妇年’。





亮晶晶在农村


应该是“十年难逢金满斗,百年难逢岁交春”是指正月初一恰逢立春,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好日子。




宝田铺子


古人其实是非常有智慧的,虽然他们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问题,很多事情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他们知其然。因此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其编成顺口溜或者是打油诗的形式,流传下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现在很多民间俗语,都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城市中已不多见,在农村还有少量的老人会不时念叨。我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听爷爷讲过不少民间所有故事。所以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

所谓“十年难逢金满门”,意思是形容某种事情很少见,机会比较难得。这句话有记载的出处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不过他上面说的是“十年难逢金满斗”,但是意思是相近的。在农村还有一种说法,叫“盛世难逢金满斗”,其实这三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

以前古人观察世界的时候,发现某种事情比较少见,或者某种情况比较特殊,他们就会用“十年难逢金满斗”来形容。这里面的“金”有人说是黄金,也有人说是金色的作物。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第二种的可能性比较大。毕竟黄金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到,而金黄色的农作物却大家都能看在眼里。

大家都知道,农民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时候,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光要看土地肥不肥沃,还要看天气如何,会不会发洪水?会不会有严重的冻灾雪灾?另外还要看农人的种植经验丰不丰富,有没有遵照作物的自然规律?如果一个人瞎种一气的话,肯定不会有好收成。

因此,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几年甚至十年有一年的收成非常好,就已经很不错了。所谓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金黄色的玉米水稻堆满了家里,一直堆到家门口,那肯定是寻常不能见的事情,是非常大的丰收。因此就有了一句“十年难逢金满门”。

“难得一年打两春”的意思很好理解。在中国农历历法上,如果一年之内有两个立春的话,那是难得一见的好年景,不仅适合结婚生子,而且这一年的庄稼肯定会大获丰收。

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公历的历法排列的,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但实际上中国的农历和公历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而这些偏差日积月累以后就会出现一年之内有两个立春或一年之内没有立春的现象。

在我们老家一般两个立春,就说明那一年年份好,适合结婚生子。如果那一年没有立春的话,最好不要结婚,也不要生孩子。当然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在里面。

但是不管是无春年或两春年,都是非常少见的。所以,“难得一年打两春”也是形容事情比较少见,机会比较难得,和前面一句“十年难逢金满门”的意思非常相近。这也是古人编排顺口溜的一种形式,往往将同一种意思用两种不同的事物表现出来。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追求。

所以,“十年难逢金满门”和“难得一年两头春”是同一个意思,都表示事情非常难得,极其少见,是相当特殊的存在。

我是许小河,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给我留言,我会及时回复。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击关注农家许小河,我将给您带来更多精彩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