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当下中国,不仅约有300个地级市,更有着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而这其中有368个县级单位。

古语有云:郡县治,天下安。

那么,如今的中国天下之“安”,到底到怎样的程度了?近年来从每年发布的“百强县”榜单中就可以豹窥一斑。这其中亦包含了青岛的3个县市。

如果能在百强县的榜单里,读懂中国的县域经济。那么,我们或许也能了解青岛在改革时代的大背景下,跌宕起伏的40年发展之路。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从“百强县”榜单看青岛发展底蕴


郡县在中国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以来,凡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也是县域治理井井有条的时期。在当下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郡县”依然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直接抓经济、保民生、维稳定的第一线。

所以,每年的“百强县”发布都会引来地方政府的关注。许多地方将上榜视为一种莫大的荣誉,一旦入选,大都会作为喜讯,在招商引资,推广家乡品牌时都大有裨益。

工信部所属的赛迪智库发布的《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和“赛迪百强榜-县域经济100强(2018)”。山东省共有19个县上榜,排名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其中,青岛三个县级市上榜,且成绩优异,排名均在前50:胶州市排第13位,平度市排第33位,莱西市排第36位。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此外,在去年10月完成撤市设区的即墨,也在短短一年间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行第15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中排行第18名。

改革开放40载,中国的青春呼啸而过。春华秋实,青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映刻在每一个生长于此的人民心中。在县域经济建设上更是注重改革创新,“百强县”排名中,各县市成绩斐然,与有荣焉,县市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青岛在未来将迸发的无限可能。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风雨四十年,带你认识不同维度的青岛

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劈波斩浪,青岛在时代的飞跃中实现了“以改革开放而兴”:GDP增长286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79倍,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已达7个,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主导逐步转向服务经济主导,固定资产投资是1978年的26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140.4倍和132.6倍……

县域强,则市域强,全省强;县域富,则市域富,全省富。了解了青岛改革开放40年的整体发展历程后,我们再从微观方面开看。县域经济是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其发展情况客观反映出本市的综合实力与水平。2018年上半年全省县域GDP完成情况排行榜中,青岛以5927亿元位列全省榜首。全省137个县(市、区)2018年上半年GDP排名前三甲中黄岛区和即墨市分别以1645.4亿元和710.9亿元位列第一和第三。

我们可以看到在青岛的经济版图之内,除了有浮光掠影如维多利亚湾一般繁华的浮山湾、中央CBD外,还有一股同样强大的县域经济能级支撑着青岛经济版图的辉煌。

新机场紧锣密鼓的筹建、地铁日夜不停的建设,三甲医院青岛校区的进驻,这是正在打造临空经济区的胶州。

山东省面积最大,环渤海湾经济经济圈中链接青烟潍的枢纽,这是不断完成“历史性填空题”的平度。

拥有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基地,引进中科院青能所等国字号科研院所,这是秉承着创新与开放精神的莱西。

这便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青岛。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关于未来,有一个强烈的启示


从整个中国看,百强县的分布呈现的格局是:东部多西部少,南方超过北方。论综合实力,江苏、山东、浙江三省百强县占比超过一半,内蒙、宁夏、山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中西部省市只有一县上榜,西藏、黑龙江、甘肃则无一上榜。

而在其他的分榜上,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指标上,东部也是全面领先,部分指标甚至呈现出碾压的态势。

百强县里,读懂另一个青岛!


如果分析一下上榜的县市,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山东入选的县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论产业结构、研发、投资潜力这些指标,则江苏、浙江、广东强过山东不少。

因此,对于青岛、甚至整个山东来说坚定新旧动能转化的道路,以人才和创新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是在未来实现“更上一层楼”的切实途径。

中国就像一头大象,而我们好比在大象身上的蚂蚁,拼尽全力去认知大象全貌,县域经济只是一只“象耳朵”或是“象鼻子”。这个古老和现代交织的国家,既有着用着拼多多上5块钱的口红的边远县城青年,也有在东部沿海的县城,喝着星巴克,用着奢侈品的新中产。

你不能以简单的优劣标准来定义二者,只是这种不平衡在孕育着巨大的补缺机会,星光灿烂,皆有可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