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1962年,为有力打击尼赫鲁的霸权及“北进”气焰,回击其在西南边境地区的大规模武装入侵行为,中国军队奉命发起自卫反击作战。

在这场被西方成为“热刀子切黄油的战争”中,我军以果决勇猛的战斗作风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一举将自封为“南亚霸主”的印度军队彻底打回原形,并击毙其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战果之大、战力之强为世界所震惊。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面对武装挑衅的印军,我边防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长城

这场堪称世界屋脊上的边境战争,前后历时5个月,在东西两条战线上同时打响。其中东线战场由西藏军区前指负责,西线战场则由新疆军区前指指挥作战。而东线战场因为历史、地形、气候的原因,双方的对抗相对更加激烈,几场较大的战斗都集中在这个方向,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西山口战斗。西山口是靠近不丹的一个咽喉要地,此前印军已经沿公路沿线摆下重兵。只有拿下此地,我军才能打通进逼印度平原的战略通道。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西山口战斗示意图

而提到这场战斗,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庞国兴——一名智勇双全的“孤胆英雄”。庞国兴1940年出生于陕西子洲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岁入伍来到55师163团服役。因为训练刻苦,他很快便成为团里出了名的神枪手和投弹能手,并担任了9连四班副班长。1962年10月,庞国兴随部队在东线战场加入战斗。而在西山口战斗中,庞国兴所在的9连被赋予了尖刀连的任务。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向边境地区机动的我边防部队官兵

是役,9连的当面之敌为印军第4师锡克族联队主力。顾名思义,这个联队全部由锡克族士兵组成,标志性的特征就是每个人脸上都一把大胡子,号称“剽悍善战”。但战斗打响后,印度这支“王牌”部队却表现的难符其实,什么“铜墙铁壁”,什么“固若金汤”全都变得不堪一击,不但全程被我军吊打,原计划中的“绞肉战”也变成了我军对印军的追击战。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印度锡克族士兵

但由于当天雾大,一顿猛打猛冲的庞国兴不久便失去了与大部队的联系,只能朝着枪声响起的地方摸索前进。此时的庞国兴已经深入敌后十几公里,孤身一人,到处都是敌军,可谓是凶险之极。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同样走散的战士冉福林、王世军和周文轩,于是4人便决定成立一个临时战斗小组,并由庞国兴担任组长,边继续追缴残敌边寻找大部队。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庞国兴(中)与冉福林(左)、王世军(右)

当日清晨,4人小组紧咬着几个残敌跑到山后,不想在山湾里发现条大鱼——一个印军炮兵阵地。此时阵地上的3门火炮正疯狂地向我军进攻的方向射击。时不我待,庞国兴等人当即决定端掉它,并迅速制定了两路夹击、中间突破的策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印军火炮阵地发起进攻。面对犹如神兵天降的庞国兴等4人,不想印军竟然一击即溃,纷纷逃窜,4人未费吹灰之力便缴获了3门榴弹炮。凑巧的是,在拿下这个炮兵阵地后,在不远处的山坳里,庞国兴等人又发现了一个炮兵阵地。几乎与突击第一个炮兵阵地一样,印军以为中国军队主力打了过来,稍作抵抗后便再次快速溃败,庞国兴“开挂”般的又缴获4门榴弹炮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被我军俘获的印度士兵

此时,连续战斗了几个小时的庞国兴等人已是筋疲力尽,而周文轩又在追击一股残敌时,与他们失去了联系,3人只能暂时隐藏在树林中以保存实力。而在体力精力稍微恢复后,3人便走出树林开始寻觅新的战机。就在他们向一个高地发动进攻时,终于碰到了进攻至此的一连,3人完好无损的顺利归队。至此,庞国兴战斗小组在未伤亡1人(周文轩后归队)的情况下,深入敌后近15公里,毙敌准尉以下7名,连克2个炮兵阵地,缴获火炮7门,极大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进攻。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战斗中的我军官兵

战后,庞国兴被记一等功,并被授予“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称号,其余3人也都荣立二等功。而西山口战斗后,我军主力随即乘势南下,全歼印军3个旅,一举占领查库,达到我军还击作战进至的最远处,兵锋直指印度平原,为解决边界冲突争取了有利态势。

热刀子切黄油!4勇士敌后奔袭15公里,歼7名印军缴7门炮

1963年10月,王树声接见参加国庆观礼的战斗英雄庞国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