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90年代的飲料奢侈品,年營收60億!為何說沒就沒了?

說起健力寶,不少人可能還有印象。它曾是中國最火的飲料品牌,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進軍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記得在1984年時,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需要運動型飲料的支持,健力寶創始人李經緯拿出三水酒廠5年的利潤——25萬,大膽地贊助中國12支奧運隊伍,一批健力寶便跟著奧運隊員了美國,這在當時真可謂是一場豪賭。

健力寶,90年代的飲料奢侈品,年營收60億!為何說沒就沒了?

隨著李海峰奪金,打破了中國運會零金牌記錄,以及女排的獲勝,健力寶一下子就火了起來。那個時候,全國來三水酒廠訂貨的商家把道路堵得水洩不通,且有錢都不一定訂得到健力寶。講真,這麼多年以來,從沒有哪個品牌在最火的時候,能跟當時的健力寶媲美。

然而,在1997年,健力寶的巔峰期(年營收達60億元左右)之後,健力寶業績便急轉直下,如今基本推出了歷史舞臺。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在我看來,健力寶走到今日之局,跟內部管理、政府的干預等一系列因素有關,但最核心的,其實是真正把控健力寶的組織和管理者,沒有看到“品牌”這個無形資產,用製造思維來經營品牌,最終把這個好品牌做死了。

一、3.38億賤賣健力寶

1997年,是健力寶的巔峰期,也是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當時,李經緯想把健力寶總部遷去廣州。但是,總部的遷移、健力寶大廈的建設都未獲得三水政府的批准。三水政府的舉動也能理解,因為健力寶當時貢獻了三水縣近50%的稅收以及一定的就業崗位,總部遷移勢必使得三水政府的財政銳減,就業率上也會受影響。

通過這次事件,我們也能看到,健力寶的實權還是在政府手裡,李經緯實質上僅是一個“打工者”。

而後,李經緯為了徹底解決官企矛盾這個“命門”,想拿出4.5億購買三水政府持有的健力寶所有股份,分3年付清。但三水政府認為他是用健力寶的利潤來購買,拒絕了。最後,三水政府將健力寶賣給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作價 3.38億元。這一事件,折射了很多東西,也給未來不少的創業者們敲了一記警鐘。

健力寶,90年代的飲料奢侈品,年營收60億!為何說沒就沒了?

健力寶,90年代的飲料奢侈品,年營收60億!為何說沒就沒了?

而就今天來看,三水政府以3.38億元就把健力寶賣了,真可謂是賤賣,當時的健力寶可是市值60億的企業,這個品牌的價值難道就值這麼點?真正掌控健力寶的三水政府確實是目光短淺了,用“製造思維”來衡量“品牌思維”,不禁讓人須臾萬分。

二、新人上位,卻放棄了健力寶

如果說,健力寶被賤賣,經歷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不可避免的,那後來的品牌沒落卻是有可能避免的。因為,健力寶雖被賤賣,但只要後來接盤的人,能很好的經營這個品牌,還是能活得很好的。然而,張海上位後,卻放棄了健力寶的核心價值。

當時,張海認為健力寶不是一個完全的功能性飲料,它應該是一個大眾化的飲品,最終應被當飲料喝掉,而不是作為運動飲料被喝掉。這個品牌策略的錯誤判斷,直接把健力寶推向了懸崖邊緣。

據悉,張海進入健力寶後,重新創造了 “第五季”和“爆果汽”這兩個全新定位的產品,並在營銷上下了血本:砸3100萬元在央視世界盃直播時播放“第五季”廣告、請日本明星濱崎步做形象代言人等。不得不承認,張海在營銷上做得很成功,這兩款產品一時之間大火。

但他卻沒有弄懂一個品牌最核心的價值點,這種價值不僅知是名度、美譽度,還要“有內容”。通俗點講,“第五季”和“爆果汽”是茶、水、果汁,定位於大眾飲料,本身的可替代性非常強,一時的營銷最多能把它們打造成短時間的“爆品”,熱度過後自然就被遺忘了。(後來的市場反應也說明了這一點。更悲哀的是,如今的很多品牌還在走這條老路。)

健力寶,90年代的飲料奢侈品,年營收60億!為何說沒就沒了?

不像原來的健力寶,它具有“功能性”、迅速補充體力的核心價值,能被時時刻刻想起;不像王老吉、加多寶等涼茶,具有“降火”的核心價值等。這些品牌的生命力更強,存活的時間更長。然而,張海卻撿芝麻丟了西瓜,把最有價值、最值得保護的健力寶的品牌價值降低了,這回是真的把健力寶“作死”了。

而後,健力寶又被賣了。最近的一次交易在2016年11月,統一以9.5億的價格將健力寶100%的股權轉讓給了中信旗下的淳信資本。

可以說,健力寶在被賣來賣去的過程中,真正掌控它的“人”,都沒有用心來“愛”這個品牌,僅是用“製造思維”來經營它,沒有真把握健力寶背後的無形價值。而真正熱愛這個品牌的李經緯,卻無緣掌控這個品牌,最後落寞去世,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