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己無法完成南亞地區整合,為何英國卻可以?

銘蘇先生


英國整合?英國可沒有完成真正的整合印度,以英國的實力也只是做到

直轄自治土邦相結合的邦聯體系

而且印度在孔雀王朝,德里蘇丹國,莫臥兒帝國都接近完成統一印度的使命,但往往功虧一簣,這裡有著很深層次的原因,先說點英國成功的表面原因。

英國能做到是一是實力,因為英國侵略印度開始已經是海洋霸主,逐步打敗其他殖民對手。自身建立的也是一套以近代組織體系的政府為主的民族國家,他的對手仍然農牧組織體系的政府,配合先進火器和先進戰法對舊體制國家近乎碾壓式的,這就是實力差

第二是目的,英國從東印度公司開始到建立印度帝國用了百年時間,背後目的是完成產業資本擴張,在利益趨勢下具有持久性

第三是方法,英國方法得當,從上圖能看出以海洋介入為開始,也並沒有無腦一波流,也是

沿河緩慢深入內陸。實際上看最後剩下的幾個土邦和印度的地理地圖結合就會發現,土邦所處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以高原山地為主,侵略困難。英國及時調整策略,改以羈縻為主控制土邦。

印度的地形使印度實際上是一個對外開放對內閉塞相結合的地形,其開放性在於早在英國到來的幾百年前穆斯林早就進入印度了,而且走法與英國極像。
這是印度穆斯林人口占所在地區人口密度圖,算上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仔細對比和英國入侵



的路線圖,會發現驚人相似。同樣認真來看印度沒幾個大的本土王朝,大多都是外來勢力進入建立一個龐大帝國。

這樣看來與英國,甚至我國來做對比,最後就能得出印度自身不能成功統合一個重要結論就是自然條件和生產力決定了印度在農業時代不可能被統一

首先要明白,農業時代王朝作戰和擴張以陸戰為主,海洋是絕對次要位置。所以所有王朝必須以陸戰為主從基本盤一步一步向某個方向擴張,並不能有效利用南亞次大陸向南延伸出去的一角。

其次是南亞地形明顯的割裂性,南亞三個主要區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德干高原之間是完全割裂的,之間有各種沙漠高原山地阻隔。


有意思的是和我國不同,我國山地都是南北走向,河流是東西走向。黃河長江淮河之間形成大量南北走向的支流互相聯通,這才是京杭大運河得以開通的根本原因,使南北東西溝通得以實現。

這就是從興都庫什山脈進來的政權始終不能完成統一和印度教始終能夠抵禦伊斯蘭教的重要原因。因為割裂,就直接導致內在封閉性。

外來勢力首先要克服包圍南亞的幾座山脈高原,剛進來就算能佔領印度河流域,接著就要越過沙漠進入恆河流域,唯一的通道就是旁遮普。這期間相對順利,真正的難點在德干高原。德干高原形成了一個內封閉的三角形狀,幾條東西向的山脈擋住了南北方勢力的聯繫,而繞道沿海又遇到東西兩座山脈阻隔,向內進發困難重重。

因為割裂性,又導致缺少強大統一的

主體平原。印度最重要的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與德干高原本來已經割裂不隸屬,沒想到恆河平原又過於小,使盤踞在此地的政權又不夠強大與周邊爭霸。

而我國憑藉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龐大優勢,向周邊盆地山地高原延伸,足以控制周邊。

所以沒當因為印度自然的開放性會引進一批外部勢力,卻往往在印度內在割裂性和封閉性

的條件下統一失敗。

這樣再看同樣是外部勢力英國能夠看似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英國的生產力達到足以克服印度苛刻地形的條件,就是這麼簡單。


臥家人


這個問題問的好!印度無法完成整合的原因非常多,我且稍作討論:

印度河流域次級文明圈與恆河流域次級文明圈相互抵消

文明的孕育離不開河流,同中國一樣,南亞地區也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即印度河與恆河。正是有了兩條大河的存在,相互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共同創造了高度發達的古代農業文明。

▲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圖片來自網絡)

與中國不同,南亞的印度河流域與恆河流域的次級文明圈相互抵消,缺少形成合力的粘性,導致整合南亞地區的難度非常高。為何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首先,由於降水偏少及過度砍伐,兩條河流之間有大片的沙漠產生了地理隔絕,不容易形成大一統的局面。

其次,由於地理原因,中亞遊牧民族都是從興都庫什山進入印度地區,很容易影響到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發展,卻對恆河流域鞭長莫及,容易產生兩個板塊對立的情形。

印度種姓制度限制了大一統國家的誕生

印度種姓制度嚴格區分了作為神權階級的婆羅門和作為王權階級的剎帝利,這使得神權永遠高於王權,但又不允許神權和王權合併,其結果是整個社會宗教化,世俗力量無法完成社會整合。但人們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造成了文化上是統一的,但政治上無法統一。

英國為什麼能完成南亞地區的整合呢?

英國是依靠武力征服完成了在現實政治上的整合,但在治理上依然很依賴傳統的婆羅門階層和剎帝利階層。由於英國的殖民主義色彩,其需要的只有經濟利益,基本上沒有上述印度自身的問題困擾,所以能夠迅速整合整個南亞地區。

▲日不落帝國擴張動態圖(圖片來自網絡)

實際上不只是印度,在全球範圍內,英帝國的殖民主義擴張都能夠有效的整合政治和經濟版圖。由於只關注原材料和市場,即經濟利益,可以直接避開宗教、民族、文化等傳統矛盾,故而對殖民地的傳統勢力不會產生太大的衝擊,因而可以進行地區整合。

以上是我的解答!


歸去來兮Roc


南亞地區相對比較封閉,但並不是孤島。外來文明可以比較方便地通過興都庫什山的各個山口以及印度次大陸的漫長海岸線進入南亞,歷史上,來自中亞草原和波斯高原的許多民族對南亞本土文明的行程和發育造成了強烈影響,造成了南亞次大陸文明的多樣化,而這種多樣化很大程度上是拼盤式的,並沒有實現整合和融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南亞共存了上千年,卻始終是對立狀態。缺乏共同文明,這是印度統治者無法整個次大陸的一個原因。

此外,任何印度本土政權都面臨著地方勢力割據的問題,這主要倒不是文明差異,而是印度中央政權的治理能力一直薄弱,沒有能力掌控住邊疆地區。和中國相比較,印度歷代執政者一般都沒有天下一統的信念和決心,往往滿足於控制次大陸最富庶的一部分區域。偏安一隅的心態對印度的歷史進程是有影響的。

而英國人並不需要考慮這些,他們從來沒打算把印度次大陸整合成一個文明實體,分而治之更符合他們的利益。英國人並沒有整合整個次大陸,而是分成了不同的治理單元,比如英屬印度,英屬俾路支,英屬錫蘭等等。


葉海林


英國之所以能夠一度完成南亞地區的整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天時,也就是時機。

英國進入南亞地區並開始擴張的時候,有兩個很重要的條件。第一,莫臥兒王朝的巔峰期已經結束,開始走下坡路,並且因為爭奪皇位而陷入了四分五裂,從而為英國拉一個打一個,借力打力提供了比較好的機遇。第二,當時還沒有其它大國和強國能夠對英國在南亞的擴張形成比較強大的牽制,英國可以無所顧忌的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對英國來說,剛好趕上了那個難得的機遇期。

英國進入南亞大陸是在17世紀初期,也是從那時候就開始經營,但開始擴張是在1657年之後,最後完成對印度的整合則是在1857年,時間長達二百年。在這二百年間,老的帝國主義如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都已衰落,英國又在七年戰爭中擊敗了法國,法國在亞洲的擴張重點轉向中南半島,等於實際上放棄了印度。這時候的俄國也在急劇的擴張時期,但還無力介入英國在南亞的擴張。

這之後,包括喜馬拉雅南麓的一系列小國比如錫金、不丹、尼泊爾等,以及緬甸、孟加拉國等南亞小國,都被英國控制,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英國在對這些地區和國家的統治過程中,也並沒有完全把他們都視為印度的一部分,統治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雖然確實將整個南亞大陸都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但並不是統一成為一個印度。

進入20世紀之後,尤其是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民族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殖民主義退潮已經是大勢所趨,英國也在二戰中實力下降,不再是全世界的唯一霸主,所以,英國開始從一些殖民地逐步撤退,賦予這些殖民地國家獨立地位,讓他們進行自治。但在撤離的時候,英國也埋了許多釘子,比如把不同的民族強行放在同一個國家之內,把同一個民族分成不同的國家,諸如此類的小聰明還有很多,以致今天這些國家之間還存在領土糾紛,乃至發生軍事衝突。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讓英國在19世紀後半期才開始在南亞地區擴張,和俄國的瘋狂擴張基本同步,恐怕英國也很難如願以償。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英國先發制人佔領了南亞,並佔據了地緣政治上的優勢,形成了對俄國的封鎖,而是讓俄國直接面對四分五裂的中亞和南亞,俄國和英國角逐的主戰場恐怕就不會是在阿富汗和中亞了,而是要在印度。

既然英國曾經成功整合過整個南亞大陸,而南亞大陸今天分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等國,也是英國撤退時留下的問題,印度有沒有可能完成南亞大陸的整合呢?也不可能。不僅印度不可能,就是把英國放到今天印度的位置,也不可能了。為什麼呢?因為今天的世界格局完全不同了,美國、俄羅斯都不會允許南亞大陸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希望保持目前分為多個國家的現狀。原因很簡單,只有分裂,才能為外部勢力介入提供空間,統一了就不存在這個空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