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金馬獎和金雞獎哪個更權威?

在路上的小先森


中國的電影獎項林林總總的真不少,但是真正具備公信力,讓所有影星演員高度重視的電影獎項只有三個,分別是臺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和內地金雞獎!

劉德華憑藉《無間道3》榮獲第41屆金馬獎影帝

張家輝憑藉《證人》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周迅35歲才獲得人生第一個金雞獎!

演員獲得以上三個獎項的任何一個的肯定都是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但是影迷對於三大獎項也不是完全接受,幾乎任何一個獎項都會受到來自影迷和媒體的質疑。比如說香港金像獎吧,作為香港電影教父級別的人物,3奪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杜琪峰就炮轟其是“分豬肉獎”,自2000年之後就再也沒去過。

杜琪峰談金像獎:“他們過去十幾年來的評審做得不是太好,我不希望他們分豬肉,但他們整天分豬肉”

那麼金馬獎呢?金馬獎一向號稱海納百川,兼容幷蓄,也確實一度是影迷心中最公正的電影獎項。但是身為中國女演員大姐大的鞏俐就曾經炮轟金馬獎“不專業”!

2014年鞏俐憑藉《歸來》角逐金馬獎影后獎項,結果鎩羽而歸。之後鞏俐通過經紀人發表聲明,指責金馬獎完全是個“業餘電影節”:“我這次來金馬獎,特別感謝金馬獎給我這次機會,讓我瞭解一個不專業的電影節是怎麼樣的,而且一個不公平的電影節,會讓所有藝術人員瞧不起他們。”。這炮轟力度不可謂不大!

至於金雞獎則更多被影迷抨擊“主旋律”,評審結果摻雜了藝術類以外的因素。這個老影迷都懂!

那麼到底三大電影獎項,哪個相對更公正呢?其實它們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公正”真的不好選擇。

首先說金像獎,金像獎是三大獎項最具地方保護色彩的獎項,但是因為香港長期是中國電影的中心,所以以前他的權威度最高。隨著香港電影的衰敗,金像獎必然會越來越注重培養自己本土藝人,其公信力也會隨之越來越低。

然後金馬獎。金馬獎本來很受影迷追捧。但是2012年,阮經天干掉同時入圍的王學圻《十月圍城》、倪大紅《透析》以及秦昊《春風沉醉的夜晚》勇奪金馬影帝之後,金馬獎都快被人罵爛了!

最後當然是金雞獎了。金雞獎被人詬病“主旋律”,這事確實存在,但是也是受當時內地的電影氛圍影響的,“主旋律”也是當時內地電影的主要特徵,其實情有可原。許多人不瞭解的是,金雞獎其實特別的“高冷”!比如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從缺!然後隔一屆的第三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繼續從缺!這對於動輒“雙黃蛋”的金馬獎來說,真的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而且相比金像獎動輒一個人獲3-5個影帝影后,金雞獎很少有人能多次獲獎。比如殿堂級表演藝術家潘虹,她獲得的金雞獎最多,也才4個。而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李雪健老師,金雞影帝只拿了1次金雞獎影帝!

所以未來,我還是看好我們中國大陸的金雞獎


影視小糊塗


先說結論:金像獎影響力在三金中影響力最大。

先說金馬獎

金馬獎全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是臺灣地區主辦的電影獎項,也是三金中創立最早的獎項。

早年的金馬獎選拔還是很嚴格的,也具有前瞻性。但是近年由於資本的操縱,影響力受到了一些動搖。

但即使如此,它依然是最備受關注的華人電影三大獎。

再說金雞獎

金雞獎應該是所有華人電影獎項中最重表演性、專業性的,獲獎人選“寧缺毋濫”。

因為金雞獎沒兩年才舉行一次,且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影帝從不二封。影后除了早年的鞏俐、潘虹、宋春麗三人,之後也從不二封。

如此一來,獲獎過的演員都知道自己的作品即使再優秀也只能陪跑,所以有所削弱對金雞獎的關注度。而少了那些打牌演員的捧場,金雞獎再好也註定人氣不會高。

最後說金像獎

金像獎全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金像獎每年評審一次,尤其注重“港味”。雖然此舉保護了港產電影,但隨著香港電影的日益衰弱,香港影人北上成風,金像獎關注度也逐年下降。

不過目前而言,它應當是三金中影響力最重的。


熊貓叔


就評獎的過程和權威性,的確金像獎更好些。因為金像獎是採取電影專業協會的投票方式評獎,與奧斯卡獎類似。而且,金像獎評選不大看參選者與金像獎委員會關係是否好,例如:杜琪峰年年都不鳥金像獎,但杜只要有好片就經常能獲獎,這種客觀中立的精神令人佩服。

不過金像獎不算覆蓋全中國的獎,主要以獎勵港片為主。

金馬獎算是能覆蓋全中國的獎,參選電影不拘是內地、香港、臺灣的製作,但金馬獎有兩大問題:

1,金馬獎是小評審團制度,就那麼十幾個人評委有資格評獎。不過這個問題還不夠致命,因為戛納也是採取小評審團制度。

2,最要命的是,金馬獎是報名制,也就是你只有報名才能參選。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金馬獎有一些好電影並沒有參選,因為人家根本就沒報名。這和金像獎不同,你只要是過去一年上映的電影,就自動可以參選。

不過,金馬獎也有自己的特色,相比金像獎更側重藝術電影。

如果進行類比,金像獎就是奧斯卡獎,金馬獎就是戛納金棕櫚獎,金雞獎就是......金雞獎


CQB095


明顯金馬獎

一個電影獎項最關鍵的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金雞獎的影帝影后的含金量是挺不錯的,但是最佳影片實在是不忍吐槽了。

你看金馬獎從90年代開始,最佳影片裡面有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喜宴,愛情萬歲,陽光燦爛的日子,甜蜜蜜,臥虎藏龍,無間道,色戒,刺客聶隱娘都是華語影史級別的作品。

金雞獎早年有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拿得出手,後來有幾部能進華語影史?

金馬獎當然有槽點,楊德昌從來沒有拿過金馬獎最佳導演,絕對是金馬獎丟臉的事情,當然了金馬獎還知道頒個終身成就就彌補下。

但是金馬獎歷史上幾個大年的最佳影片提名,比如91年是排的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阿飛正傳,阮玲玉,推手。94年是排的出愛情萬歲,獨立時代,飲食男女,重慶森林,紅玫瑰白玫瑰,00年是排得出臥虎藏龍,花樣年華,槍火這種陣容的。(00年楊德昌拒絕一一參賽金馬絕對是金馬的恥辱。如果是臥虎藏龍,花樣年華,一一這種參賽陣容新世紀的奧斯卡也沒有幾屆比得上)

還有一點就是金馬獎對於新導演的扶持,畢贛的路邊野餐,張大磊的八月,陳哲義的爸媽不在家,這些年輕導演都是在金馬獎得到了表彰和肯定。

再看最佳導補充下最佳導演,金馬獎表彰過的華語導演

國際大師級的,侯孝賢,蔡明亮,李安,王家衛,吳宇森,胡金銓

華語大師級的,許鞍華,杜琪峰,姜文,徐克,李翰祥

遺憾錯過的是永遠沒有機會再給了的楊德昌,早年沒有打破地區限制,錯過了張藝謀,陳凱歌兩個國際大師也很可惜,賈樟柯也還沒有拿到金馬獎最佳導演,不過以他的年齡,應該是不會沒有金馬獎的。

獎項本質上是因片而貴,因人而貴的。戛納為什麼地位高,因為他把金棕櫚頒給了現代啟示錄,出租車司機,甜蜜的生活,奧斯卡為什麼地位高,因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外語片裡面有教父,阿拉伯的勞倫斯,八部半,羅生門,偷自行車的人這種影史最偉大的作品。

一個獎項的最佳影片裡面充斥了太多的毫無藝術性的主旋律電影,即使影帝影后確實實至名歸,又能權威到哪裡去呢?

補充下一個數量統計,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提名作品裡面有11部在歐洲三大和奧斯卡提名或者獲獎,包括愛情萬歲,色戒,喜宴,刺客聶隱娘,臥虎藏龍,悲情城市,白日焰火,郊遊,河流,十七歲的單車,飲食男女。金雞獎是5部,包括秋菊打官司,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一個不能少和晚鐘。

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提名作品中有13部在TSPDT上榜,包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臥虎藏龍和愛情萬歲,花樣年華,重慶森林,悲情城市,童年往事,戲夢人生,阿飛正傳,海上花,不散,河流 和2046。金雞獎是2部,紅高粱和秋菊打官司。

一個11比5,一個13比2。


燦爺看美劇


金馬獎最權威。其他兩個受政治和地方保護影響大。當年吳鎮宇演的倪永孝算他巔峰之作,金像獎卻敗給劉德華。吳鎮宇說,不是有實力就能得獎,還要分資歷,人緣等。我不為吳鎮宇爭什麼。每人有自己的尺子。至少無間道2是吳鎮宇的巔峰演技



A蔡鵬鵬牙302


肯定是金馬獎最高含金量,星爺第一個獎就是金馬獎。金像獎和金雞獎太水了,擠掉一半水分可以和金馬打平手


流星3300


那個都不重要,觀眾心裡面給的獎最重要


佔氺g


金像獎侷限於香港本土,金雞獎侷限於大陸,相比之下金馬獎權威大點


A 最佳男主角


金像獎有些地區化,太過保護香港本土電影,陳嘉上知道這一點,但明確表示暫不會更改,相比而言金馬這些年搞的不錯,金雞不瞭解


周昭6


一個是香港人的獨歡,一個是臺灣人的獨歡,一個是大陸人的獨歡,澳門國際電影節幾乎就是香港和臺灣的獨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