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打擊認證違法 去年撤銷8家認證機構資質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監委近日發佈的2017年度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達到

36797家,數量較2016年底增長9.44%;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實現營業收入共計2632.52億元,較上年增長13.51%;全年吸納就業人口121.3萬人,較上年增長8.69%

嚴厲打擊認證違法 去年撤銷8家認證機構資質

認監委副主任董樂群介紹,2017年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服務業“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截至2017年底,全國各類認證認可機構共計470家,同比增長21.45%,認證認可服務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5.05億元,較上年增長0.39%。全國檢驗檢測機構共計36327家,同比增長9.30%;檢驗檢測服務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77.47億元,較上年增長15.13%

截至2017年底,認證機構自主研發完成的新認證項目達到了362項,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認證機構累計頒發各類有效認證證書175.33萬張,較上年增長2.57%,涉及各類獲證組織58.76萬家。從認證性質看,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60.14萬

張,較上年增長9.47%;自願性認證證書115.19萬張,與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3.76億份,平均每天對社會出具各類報告103萬份。

針對一些認證領域存在違法操作、買證賣證、虛假認證等認證亂象問題,認監委政策與法律事務部主任劉仲書說,近年來,國家認監委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嚴厲打擊認證違法行為,2017年以來共撤銷了8家認證機構的批准資質和4名認證人員的執業資格,責令1家認證機構停業整頓6個月,行政警告了29家違規認證機構,並向社會公佈了對違法機構、人員和相關證書的處理結果,有力震懾了違法行為,警示了不法機構。

最近,剛剛出臺了《認證機構及認證人員失信管理暫行規定》

,認證機構、認證人員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發生嚴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為的,將被列入失信名錄,給予一系列懲戒措施。

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國建立了相對完備的中國特色認證認可制度體系,涵蓋法律、制度、組織、監管、標準及國際合作等組成要素。

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有19部法律、17部行政法規明確寫入了認證認可內容,“法律規範、行政監管、認可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五位一體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有力保障了認證認可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在服務發展方面,我國認證認可領域已從工業逐步拓展至農業、服務業、新興業態及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涉及安全、健康、環境、資源等重大國計民生領域。截至2017年底,我國實施的產品認證規則數5670個,較上年增長27.42%;服務認證規則數132個,較上年增長140%

在產業實力方面。我國認證認可行業的產業規模領先世界其他國家,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國頒發的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85.49萬張,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統計的全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數量的一半;質量管理體系證書數48.91萬張,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實的認證大國。2017年我國主導制定的《合格評定 服務認證方案指南和示例》成為首個由發展中國家制定的合格評定國際標準。

但總體來講,我國的認證認可創新水平和原創技術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認證認可主要標準、規則仍然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

來源 | 法制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