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取個人信息製成的3D頭像,通過了“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

竊取個人信息製成的3D頭像,通過了“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


內容來自裁判文書網的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浙08刑終333號刑事裁定書


原公訴機關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富,大專文化,無業。


原審被告人餘杭飛,初中文化,無業。


原審被告人史良浩,大專文化,無業。


原審被告人馬碩彬,高中文化,無業。


原審被告人劉浩,高中文化,務工。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審理江山市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張富、餘杭飛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原審被告人史良浩、馬碩彬、劉浩犯詐騙罪一案,於2019年11月18日作出(2019)浙0881刑初10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張富不服,提出上訴。

竊取個人信息製成的3D頭像,通過了“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

原判認定,2018年7月份開始,被告人張富、餘杭飛等人以牟利為目的,利用已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使用軟件將相關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並使用上述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支付寶賬戶。張富、餘杭飛等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包括邀請新人紅包、通用消費紅包、花唄紅包等),其具體情況如下:


1.2018年7月份開始,張富僱傭姚麗萍(另案處理)在其位於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內工作,使用其購買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支付寶賬號,並使用軟件將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張富、姚某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每個新註冊支付寶至少可以獲取28元收益。從2018年7月份至今,張富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至少547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賬戶,從中非法獲利15316元。其中姚某涉及註冊成功支付寶賬戶有239個,非法獲利6692元,個人非法所得2000元。


2.2018年8月份開始,張富教授餘杭飛製作3D頭像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的技術,餘杭飛僱傭被告人史良浩進行管理,並先後僱傭被告人劉浩、馬碩彬、餘昌(另案處理)、張某(另案處理)等人在其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下輪公寓14幢2單元1009室的工作室內工作,使用張富購買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支付寶賬戶,並使用軟件將公民頭像照片製作成公民3D頭像,從而通過支付寶人臉識別認證。9月14日,張富同餘杭飛商議四六開合夥做。餘杭飛、史良浩、劉浩等人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支付寶提供的邀請註冊新支付寶用戶的相應紅包獎勵,每個新註冊支付寶至少可以獲取28元收益。


至案發,馬碩彬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385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賬戶,從中非法獲利10780元,個人違法所得1500元;劉浩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367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賬戶,從中非法獲利10276元,個人違法所得1500元;餘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298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賬戶,從中非法獲利8344元,個人違法所得1600元;張某共使用他人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註冊成功103個通過人臉識別認證的實名支付寶賬戶,從中非法獲利2884元。


綜上,餘杭飛、史良浩等人非法獲利共計30324元,其中張富涉及金額為11172元。


案發後,從張富處查扣近2千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從餘杭飛工作室查扣其從張富處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287773條。並依法凍結史良浩名下招商銀行62×××87賬戶11659.70元非法所得。姚某退出違法所得2000元,餘某退出違法所得1600元。本案審理期間,被告人張富退出違法所得13316元、被告人餘杭飛退出違法所得7000元、被告人史良浩退出違法所得18724元、被告人馬碩彬退出違法所得1500元、被告人劉浩退出違法所得1500元。


原判根據上述事實及相關法律規定,判決:


一、被告人張富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

二、被告人餘杭飛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0元;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000元。

三、被告人史良浩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四、被告人馬碩彬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五、被告人劉浩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

六、被告人張富退出的違法所得13316元、被告人餘杭飛退出的違法所得7000元、被告人史良浩退出的違法所得18724元、被告人馬碩彬退出的違法所得1500元、被告人劉浩退出的違法所得1500元,發還給被害單位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上訴人張富及其辯護人上訴、辯護稱,公訴人當庭變更指控張富從網絡上下載的200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系非法獲取剝奪了張富的辯護權,且張富下載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不應認定為非法獲取;原判認定張富提供給餘杭飛28萬餘條公民個人信息的依據不足;張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和騙取支付寶紅包的行為屬於牽連犯,應擇一重處;張富歸案後如實供述罪行,對詐騙罪的犯罪事實有自首情節;原判量刑過重,請求依法改判。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上訴人張富、原審被告人餘杭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詐騙及原審被告人史良浩、馬碩彬、劉浩詐騙的事實,有經原審庭審舉證、質證的證人張某的證言,電腦主機10臺、U盤4個,受案登記表、立案決定書,報案材料,搜查筆錄、照片,扣押決定書、扣押清單,史良浩招商銀行賬戶、凍結決定書,電子數據檢查筆錄、硬盤、光盤,抓獲經過,前科材料,人員信息、戶籍證明,張富、餘杭飛、史良浩、馬碩彬、劉浩及同案犯姚某、餘某的供述等證據共同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關於上訴、辯護意見。經查:1.張富違背公民個人意願,在沒有法律依據或者資格的情況下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將前述公民個人信息用於實施詐騙犯罪活動。上述事實足以反映張富獲取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非法性。2.史良浩、餘杭飛等人均供認其所使用的公民個人信息均由張富提供,而偵查機關從史良浩、餘杭飛處查扣的287773條公民個人信息又與從張富處查扣的公民個人信息高度吻合,原判據此認定張富向餘杭飛、史良浩等人提供287773條公民個人信息並無不當。3.原公訴機關在起訴書中明確指控張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2000餘萬條,控辯雙方在原審庭審中已就此發表過相關意見,充分保障了張富及其辯護人的辯護權。相關上訴、辯護意見,均不予採納。


2020年1月6日,二審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人張富的上訴,維持原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