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公元前573年正月,在被囚禁了三個月後,晉厲公被欒書殺死了。隨後,晉人將晉厲公埋葬在舊都翼城東門外,葬禮只用了一車駟馬。按照晉國習俗,國君去世後,應該與先君一起下葬於絳邑;按當時諸侯喪葬禮節,葬禮應該用七乘車馬。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晉厲公的葬禮都不符合。因此,晉厲公並不是以諸侯身份下葬的。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作為當時最強大諸侯國的國君,死後落得如此下場,未免讓人有些唏噓不已。

處理完晉厲公喪事之後,欒書就派出荀罃和士魴前往成周洛邑,去接公子周,準備立他為晉國國君。

公子周,又稱公子糾,是晉襄公之孫姬談的兒子,這一年才剛十四歲。此時,他正在周王室大夫單朝家裡作家臣。雖然是當年江湖霸主後裔,如今卻淪落到作別人家臣謀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晉獻公時,就給後世子孫定下了一條鐵律:晉國公子不得養於晉國。所以,不管是哪任國君之子,都無法在晉國呆長久,除非是太子。公子周祖父姬捷雖然是晉襄公之子且深受父親喜愛,但無奈晉襄公太子是晉靈公,所以他也不得不離開晉國。到公子周之時,已經是離開晉國的第三代了。

常理而言,公子周根本就沒有回晉國的希望了。

然而,在晉靈公被殺,趙盾從洛邑接回晉成公之時,世間就流傳著一條讖言:“使有晉國,三而畀歡之孫。”意思是“晉成公一脈執政晉國,三世之後將傳給姬歡的孫輩”。姬歡,就是晉襄公;而公子周,正是晉襄公的曾孫。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一年前,為除掉“三郤”,欒書還汙衊郤至想立公子周為國君;一年後,沒想到的是,居然欒書自己就要立公子周為國君了——這難道就是天意?


1月15日,公子周到達清原(山西省稷山縣東南),晉國大夫全部前往迎接。

見到了晉國群臣,公子周卻不著急繼位,說出了一番令眾人吃驚的話來:“我原本沒想到能回到晉國,今天到此,大概是天意吧!人們之所以要立國君,就是為了秉承天命。如果有了國君卻又不聽命,這就好比是將穀子燒掉;如果國君不成器,就好比是穀子不成熟。穀子不熟,是我的過錯;但是燒掉穀子,就是列位之責了。我願長期執政,發出的命令不敢不深思熟慮;列位治國,因為百姓不從命,才想求助於明君。假如我無德,被廢除君位,那又怪得了誰呢?但如果國君賢明,你們卻暴虐對待,那就是列位太專橫了。如果各位想擁立賢君,成就事業,就在今日;如果想施暴政以失百姓,違反尊卑秩序,也在今日。請各位考慮清楚得失,今日何去何從,都由你們決定!”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公子周祖孫三代離開已久,此番回到晉國,可說是人生地不熟,完全孤立無援。面對如狼似虎般的晉國大臣,十四歲的少年該如何駕馭他們?又憑什麼來駕馭他們?

在回晉國之前,公子周肯定反覆思考了這一難題。如今的晉國,是公室力量單薄而卿大夫實力雄厚。大夫們家家人多勢眾,因此桀驁不馴者多。稍有不滿,晉國大夫們就敢弒君作亂。趙盾弒晉靈公與欒書弒晉厲公,都是如此。回國作國君,當然是件好事;但在君弱臣強的大格局下,作晉國國君倒成了一項風險極高的職業!

晉悼公回國,處境其實與晉成公類似:都是久離晉國,在國內毫無根基。晉成公回國後,為了拉攏晉國卿族,便推出了一項新政:重新設立公族、餘子、公行之官,讓卿大夫們能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項新政的弊端,短短几十年間,就已顯現——趙氏與郤氏的驕橫跋扈,無不與這項政策有關。晉悼公顯然不能重蹈。

如何才能有效地規避風險,坐穩國君之位呢?

對於一位十四歲的少年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挑戰。


幸好,公子周早有準備。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在洛邑時,公子周雖然是單襄父家臣,但是平時站不歪身,目不斜視,聽不側耳,言不高聲。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日常公子周對晉國事務極為關注:晉國有患難時他也憂心忡忡,晉國有喜事時他也為之笑逐顏開。

正因為關注得多,因而人雖不在國內,但公子周對於晉國的人、事、物卻異常熟悉。

晉國大臣雖然強悍,但民眾目前還是心歸晉君。無論是哪一位大臣,無論他實力多麼雄厚,威望多高,但一旦失去了晉國公室支持,必將在晉國無處藏身。這一點,從趙氏與郤氏的覆滅就可看得清清楚楚。因此,晉國國君雖然看似實力弱小,一旦有了晉國民眾支持,卻又勝過諸多晉國大夫。

晉國大夫雖強,卻缺乏民眾普遍性支持;晉國國君雖弱,但卻擁有統治晉國民眾的合法名號。失去了這一名號,無論是誰都無法統治晉國。所以,欒書等人在殺死晉厲公後,才必須得另立一位國君來統治晉國。

這就是公子周唯一的法寶,也是他能夠駕馭群臣的最強大武器。

正是看出了這點,在回國的第一天公子周就向晉國大臣們攤牌:我想作一位明君,你們要麼支持我,要麼廢除我;支持我,我就答應作國君,但從此之後你們得保證聽命於我!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聽了公子周這番話,晉國大臣們頓時感到這位十四歲的少年不同尋常。但是,既然眾人將他請回了晉國,也就不敢第一天就廢除了他。於是,眾人趕緊答道:“國君鎮撫大臣且全力庇護我們,群臣誰敢不接受君命,就必受刑戮而死!我們怎麼敢不盡心輔佐國君管理國政?”

口說無憑,隨後公子周又與諸位大臣在絳邑殺雞盟誓後,才進入國都,正式登上了晉國國君之位。


在與群臣們在權力上達成一致後,晉悼公也就正式放開手腳大幹了。

2月1日,晉悼公正式繼位為君。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坐上國君之位後,晉悼公發佈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宣佈提拔三人為卿。

首先是魏相:“邲之戰中,魏錡輔佐荀首擒獲楚公子谷臣和連尹襄老,換回了荀罃;鄢陵之戰,魏錡又射傷了楚王而擊敗了楚軍,他安定了晉國,其子孫卻沒有為卿之人,不可不提拔他的兒子。”於是,就提拔魏相為下軍元帥。

其次是士魴:“他是範武子(士會)幼子,又是範文子(士燮)的同母弟。範武子申明法令,安定了晉國;範文子勞苦其身,平定諸侯。直到今天,晉國仍然受他倆的恩惠,怎麼能忘記他們的功勞?”說完,下令提拔士魴為下軍佐。

最後是魏頡:“在晉國攻打潞氏國之時,秦國前來偷襲試圖阻止晉國成功,魏顆親率大軍在輔氏(陝西大荔縣東)擊敗秦軍,俘虜了杜回,他的功勞刻在景公鐘上。但其子孫還沒得到舉薦,他的兒子不能不加以重用!”又將魏頡任命為新軍元帥。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除了士魴外,魏相與魏頡都是在晉國長期不被重用的魏氏之後,是魏犨的子孫。魏相父親魏錡因為得不到重用,在邲之戰中甚至故意從中搗亂,敗壞了晉軍風氣。在此還特別提及魏錡邲之戰中的功勞,頗有些諷刺意味。因此,晉悼公所陳述的三人父兄功勞雖然確有其事,但卻不充分。這些年來晉國曆次大戰——邲之戰、鞍之戰、鄢陵之戰中,功臣極多,憑什麼是他們三人得到提拔?

但對晉悼公來說,提拔那些失意氏族之人,就是在培養自己的親信。魏相死後,晉悼公又提拔趙武為卿,其用意就更加明顯:趙氏家族在晉國差點被滅族,提拔趙武為卿,趙武當然會對晉悼公更加忠心!

魏氏與趙氏,再加上數十年來謹小慎微的範氏一族,就是晉悼公未來將要倚重的三大氏族。


在提拔完三位卿士後,晉悼公又任命士貞子(士會族兄之子)為太傅,右行辛為大司空,弁糾為國君戰車的御者,荀賓擔任車右。

同時,晉悼公宣佈卿士御戎之職不再設立,另設軍尉來兼任御戎:任命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為之佐,魏絳為中軍司馬,張老為中軍候奄;鐸遏寇為上軍尉,籍偃為上軍司馬。此外,又任命程鄭(荀氏別族)為乘馬御,也就是諫官。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以中軍為例,欒書當然還是中軍主帥。但中軍尉祁奚卻是以不偏不黨聞名於晉國,中軍司馬魏絳也是以公正無私而出名;張老和羊舌職,也並非出自傳統世卿家族。將這四人安排到中軍,顯然是為了牽制欒書。

不但是中軍,其餘各個職位的任命,出身於傳統世卿家族之人只有荀賓和程鄭,但這兩人也都是荀氏別族之人,並非荀氏公族。透過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都可見晉悼公的用心良苦。

對於晉國舊時卿士,他們實力仍在,當然也不可完全怠慢。

在晉悼公正式繼位後,正卿欒書請求任命公族大夫。公族大夫,是晉成公時設立,主要職責是糾察公族人士中的不法之舉。

晉悼公想了想,任命了四人:“荀家樸實寬厚、荀會機敏而有才、欒黶果斷而勇敢、韓無忌處事鎮靜,讓這四個人擔任這一職務。”荀家、荀會是荀偃族人,也是荀罃族人;欒黶是欒書之子;韓無忌是韓厥之子。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舊時晉卿中實力最雄厚的三族,讓他們的親屬擔任公族大夫,一是藉助他們的威名,二也是為了籠絡這四位卿士。不過,公族大夫並不是軍職。

所以,整體上看來,晉悼公回國之後的人事安排,其目的極為清晰:一是要培養自身親信;二是要抑制舊時卿族勢力。

為此,晉悼公還驅逐了“不臣者七人”,明顯是要殺雞給猴看。《東周列國志》演繹說,欒書因此而惴惴不安,當年就嚇得去世了。史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欒書確實是死在晉悼公回國這年!


回顧晉悼公回國頭一年的所作所為,就可看出這位十四歲的少年,權謀之術甚至超越了諸多晉國老臣。不知不覺間,晉悼公就抑制了舊時卿族勢力的惡性膨脹,而提拔重用了一批忠於自己的能臣、幹臣。

這位十四歲少年,權謀卻勝過諸多晉國老臣,五年帶出一個新晉國!

如此縝密的用人權謀之術,卻出自一位十四歲少年之手,實在令人驚歎!

在回國之初,晉悼公還顯得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三年後,在眾多大臣忠心協助之下,晉國就開始與諸侯會盟;五年後,諸戎聽聞晉悼公威名,主動前來請服,晉悼公正式成為新一代江湖霸主!

可以說,五年之內,晉悼公就帶出了一個新晉國。

遺憾的是,晉國有作為的國君都不長命:霸主晉文公四十三歲就去世了;晉悼公則更早,二十九歲就去世了!

或許是他過於強大,連老天都妒忌,讓他早早地離開了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