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每一個老好人都處在一個自我價值的陷阱之中.

他們缺乏關愛,他們想要關愛,他們想去愛一個人,他們卻又不敢愛。

因為他們從心底不相信自我的價值。

他們只好在自己喜歡的那個人身邊做個好人。

也就是說,對於老好人來說,他們最不愛的人是自己,可他們卻愛不起自己。

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從童年的經歷上來找原因的話,那就是老好人們的成長環境中很少肯定他們的個人價值。

也許是因為父母本身就是老好人,也許是因為當一個老好人能夠獲得家長老師的讚揚從而獲得周圍人的讚揚,也許是因為從小缺乏社交技能的訓練,只會“對別人好”這一種社交連接方式……

無論原因是什麼,

導致的結果都是強化了老好人對自我價值的否定。

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在他們心中,他們始終覺得自己需要從別人的肯定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而當別人對他有負面評價的時候他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用“我是老好人”的行為來掩蓋內心深處的自卑。

更麻煩的事情在於,人的任何行為都具有“棘輪效應(理論提出者James S. Duesenberry )”

當人的某種習慣形成之後具有某種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

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以老好人為例,

輸出點可以是老好人的自卑→老好人通過對別人好獲得他人的讚揚→老好人在他人的讚揚中感覺到了自我價值的滿足→老好人意外地被人批評或者某件事因為能力不足沒做好,又一次懷疑自己的價值→老好人再次通過助人行為獲得他人的價值肯定→老好人因為別人的肯定才去肯定自己的價值,並從別人的表揚、感謝中得到自我滿足感→老好人再次無原則的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滿足感……

但問題在於,老好人不改變內心深處的自卑和對自我價值的低評價,這個棘輪就會一直轉下去。

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老好人做得好事值得肯定,老好人也有資格得到別人的肯定,但是老好人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自我控制權

因為老好人把自我價值的裁判權拱手讓人。

在老好人的內心深處:“我沒有資格評價自己的價值,只有他人有。”

你的情緒如何、你的價值如何,由他人決定而不是自己。

但老好人也很少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為什麼一定要聽從他人對你的價值評價?

2.為什麼你一定要去討好他人?你中欠他錢了?還是你吃他家米了?或是你喝他家水了?還是你把他家床給睡了……都沒有你何必把自己的價值放那麼低?

3.為什麼對方不去像你討好他一樣討好你呢?

老好人的殘忍一面

老好人為什麼要把把自我價值的裁判權拱手讓人?

老好人缺乏關愛,老好人想要關愛,老好人想去愛一個人,老好人卻又不敢愛。

因為老好人從心底不相信自我的價值。

這是老好人自己給自己的殘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