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首席用戶增長官: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好醫療服務

文牧野導演三年磨一劍,呈現出一部《我不是藥神》成為現象級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評分高達 9 分,上映 5 天票房破 14 億。這種現實主義題材以準確的細節觸動觀眾,揭示出進口天價藥與患者生存權之間的矛盾等社會問題。

丁香園首席用戶增長官: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好醫療服務

事實上,國家和市場上諸多企業主體一直在不懈努力,為解決以往看病難、看病貴的痼弊而孜孜以求探索解決方案。丁香園就是這個市場領域的龍頭,成立至今 18 個年頭,通過完善產品與服務構建起醫療領域的完整生態閉環。

丁香醫生是丁香園旗下一款面向大眾用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的平臺,為用戶提供科普內容查詢、在線諮詢醫生、處方續方、在線購藥等醫療健康服務,創立於 2013 年,並且在近兩年內持續發力,增長趨勢迅猛。

今天,我們特別採訪了丁香園的首席用戶增長官——叢露露,悉聽她披露產品在內部創業孵化過程中的經驗策略,包括如何構建雙邊市場壁壘、如何更有效果地創意地推、如何搭建增長團隊和甄選成員、如何定位服務的目標客群等。

(以下訪談,範 = 範冰,叢 = 叢露露)

產品模式創新與冷啟動

範:感謝接受採訪。直入正題。我的第一個問題是,丁香醫生的在線問診,相比傳統的線下問診,除了線上更輕快靈活、成本低廉外,還有什麼吸引用戶的賣點?

叢:讓醫療迴歸服務屬性。眾所周知,線下的醫療體驗是不友好的,醫生沒那麼多時間服務患者,所以才會出現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的情況;而在線上問診能更友好的提供醫療服務,平臺的醫生可以仔細講解病因、症狀、解決方案、甚至生活建議。醫生幾百字一兩千字的回覆在丁香醫生平臺上很常見。患者不僅能得到專業的醫療建議,還能獲得心理上的安慰;此外,患者在平臺上積累醫療數據,你的數據豐富度連續度越大,價值越大,醫生的診斷就越準確。

範:我的經驗是,哪怕大數據再厲害,在求醫問藥這檔子事兒上,老百姓還是想跟活生生的人來溝通,求一個安慰,而不是聽機器給他什麼建議。

叢:不矛盾。數據輔助決策,醫生結合經驗給出診斷。這就好比王者榮耀會給英雄推薦熱門出裝,但還是要人做出選擇。

範:丁香醫生本質還是一個供需方流量匹配的雙邊市場生意,你們怎麼解決冷啟動?

叢:首先我覺得這不能稱之為一個流量匹配的生意,它不像賣裙子的電商,10 萬條裙子裡面隨便挑,不是的。它是個精準匹配的生意,就是我現在就想找一個能治我病的醫生。

以電商思路做的平臺其實有很多,大家簡單地以為把患者和醫生拉上來流量一匹配就行了。但實際上,醫療不能這麼幹,因為醫生和患者掌握的信息完全不一樣,是有很強的信息差的。如果醫生習慣了線下那一套服務患者的方式,照搬到線上可想而知,是很難服務好的。所以我們配備了三重保護機制,來確保服務質量。

第一個是機器保護,也就是機器去識別醫生有沒有開具某些不當藥物。舉個例子,醫生如果在我們平臺上,給用戶開了魚腥草,系統就會報警,因為魚腥草已經被證明裡面有致癌成分。對於很多醫院的老醫生,知識更新可能沒有那麼快,當他還在開這個藥時,機器就已經報警了。

第二個是我們組建了一支有醫療背景的審核團隊,對每個問題審核把關。他們會去追溯醫生的回答,看是否在認真回覆用戶問題、是否解決了所有問題,以及態度各方面是否符合標準。這是我們在行業內首創的,審核團隊也成為了丁香醫生問診服務質量的最強保障。

丁香園首席用戶增長官: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好醫療服務

第三個機制是我們組建了頂尖專家團隊,每季度抽查平臺上醫生的回覆是否符合標準指南。如果兩個專家評審後,在專業性上裁判通過,這個醫生就會被劃入優質醫生庫,在下次抽查週期來臨前享受更高權重。如果你多次通不過專業性審核,觸犯用戶、沒能獲得好的評價,就會被刷掉。

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目前丁香醫生平臺上的服務體驗可以算是業內最好的,差評率持續控制在百分之零點幾。

我們在 App Store 裡的評分高達 4.9 分,遠超同行,甚至在中國區 App 裡都是非常棒的成績了。

丁香園首席用戶增長官: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好醫療服務

地面推廣實戰心得

範:像丁香醫生這種服務,地推一定做的很重吧。

叢:對,我們現在很重視地推。我覺得線下地推這個東西,是有物理的時間和距離的,它可能是線性的增長,所以就有一個 k 值大小(y=kx+b),對吧?就是你這條線更貼近 X 軸還是 Y軸。當貼近 Y 軸時效益最高,那麼怎樣讓它貼近 Y 軸呢,這就要你開始起步的地點一定是效率最高的點。

比如進入一個城市,怎麼去打?選這個城市的醫院。假設杭州有十座醫院,是不是一起打?當然不是。在線諮詢醫生需求比較強烈的科室多集中在兒科、婦科、皮膚科,所以我們會先打這些醫院。把這些吃透,再去找剩下的醫院,還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再然後是月嫂、母嬰店,甚至遊樂場這些地方。

範:你們在向醫生這個群體做地推過程中,有琢磨出什麼獨特、有效或有趣的打法嗎?

叢:說一個我們摸爬滾打總結得接地氣玩法。以前競品向醫生地推,都是給醫生定製一堆名片,上面留個二維碼,患者掃描之後就能到線上平臺聯繫這個醫生。這麼做問題在於,第一,轉化率很難保證,第二,門診室來來往往,醫生不想名片隨便流傳出去,讓人家知道他在搞推銷創收。

我們為醫生解決了這個問題:把名片變成敲章。醫生一定是要給患者寫診斷的對吧?寫完一定要敲一個章對不對?我們在章上定製了醫生的二維碼。這樣醫生可以控制給誰敲章這個動作,而不用擔心被不相干的人看到,私密性有保障。並且名片很容易丟失,而章戳會長久留在患者的病歷本上。

丁香園首席用戶增長官:我不是藥神,我只想做好醫療服務

(上圖:為醫生提供敲章二維碼提高線上服務轉化)

範:這個玩法轉化率怎麼樣?

叢:單純看轉化率是還是不錯的。相對於用補貼刺激的方式,這種方法不需要醫生付出學習成本和額外工作量,潤物細無聲地提供了持續動力,又減輕了他們的心理負擔。比起動輒印刷 200 張名片送出去,帶來線上客流的性價比更高。有個醫生用了這章大半年,章戳都模糊不清了,還主動聯繫我們給他換個新章。

頭部資源和目標客群

範:你們要聚集的核心人群,是頭部醫院的頂尖醫生這個人群嗎?

叢:恰恰相反,足夠牛的頭部大 V 醫生不是我們最想要的人群,我們重點發力的全都是中間腰部的醫生,三甲醫院三五年主治的這群人。他們專業過關,沒那麼忙,收入也沒有那麼高,互聯網化使用習慣很好,有服務意識。他們不想再像老一輩醫生那樣「以藥養醫」,「以藥養醫」這件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新一代醫生希望更好地服務患者,陽光下體面賺錢。我們認為這才是中國現今最好最重要的醫療資源。

範:這些三五年主治的醫生,收入情況如何?

叢:比如說浙江這裡,浙一浙二等級的醫院,掛個號才幾十塊錢,分給醫生非常少,也就幾塊的樣子。皮膚科三五年經驗的醫生,陽光收入也就 1 萬左右。當然收入跟科室也有關。最慘的可能是兒科醫生。

範:兒科醫生最慘,這話怎麼講?

叢:兒科嘛,小孩的服藥量是很小的,很多診斷甚至是不需要用藥的,就算服藥,大人可以開兩盒,小孩可能就開兩顆。而且現在爸媽都把孩子當寶貝,你要是大人,護士給你針扎疼一點也就忍了,但是小孩要是一哭一鬧,醫患關係矛盾是最激烈的。再加上現在中產階層家庭都不帶小孩去醫院,怕交叉感染,都去找私人醫生,所以你看中國私人診所裡兒科佔比越來越大,我覺得這是脫離原來這種非經濟化體制的很好例子。

範:線上看診的效率如何?傳統線下醫療都是望聞問切、儀器診斷,純線上溝通是不是很難讓醫生獲取足夠的患者信息?

叢:這就是你不瞭解用戶使用場景了。傳統線下就醫,患者都會跟醫生交代幾天前我發生了一個什麼什麼事,我就開始怎麼怎麼樣,會跟醫生詳細道出自己的症狀和可能緣由。線上其實也一樣,人們去尋求一個醫生服務的時候,會希望把所有的信息給醫生,以便獲得更準確的答案。另外我們跟其他平臺的一個不同點是,我們是付費前置的,就是你來了就得付錢,不存在免費醫生一說。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篩選,願意付費、有強烈需求動機的用戶,問診質量會非常高,用戶唰唰唰寫一串鉅細靡遺的信息,跟寫文章似的。

範:如何引導新用戶體驗你們的線上付費問診呢?在降價讓利和問答質量之間平衡點在哪裡?

叢:我們現在問答質量很高,但同時也會搞一些降價讓利的運營活動,比如一塊錢問診。因為新用戶在平臺上給醫生提問題,心裡門檻還是很高的,不像是電商,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我們設置僅僅一塊錢的付費門檻,吸引很多人初次嘗試體驗。

我們試了幾次,數據分析發現,真正使用你產品的用戶對價格是極度不敏感的。用戶遇到靠譜的好醫生,今天 39 元/次會消費,明天漲到 79 元/次還是會消費,後天漲到 109 元/次依然會消費,因為他就是能解決問題,用戶產生了信任。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客單價一直在翻番,但是訂單量就是不掉。

增長實踐與傳統營銷

範:丁香醫生上在線問診的醫生,本身資質如何通過篩選?

叢:丁香園有個優勢是平臺上有兩百八十萬的醫生群體,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篩選。我們現在邀請的都是平臺上已經服務很好的醫生,他們知道丁香醫生的規則、理念,不隨便開藥。這些優質醫生,我們會給他們資源傾斜,比如更多流量曝光。

範:你覺得做增長,和傳統的營銷比,差別主要在哪裡?

叢:我覺得做增長,要非常深入地瞭解產品的使用場景。你服務真的足夠好,足夠產生十倍以上的體驗差異時,用戶就會留下來。

當你產品有十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後,增長官最重要的就是考慮:這個業務線如果要增長,最重要的是什麼。這麼說吧,這跟你下注一樣,你手頭就有這麼多錢,這麼多時間,選擇什麼戰場?

線上線下都可以打,線上是空戰,搞社會化傳播、事件營銷、裂變拉人,都是空打空,對純線上使用場景的 App 而言就可以;線下是陸戰,需要精準定位客流群體,比如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於丁香醫生這樣的產品來說,並不是互聯網上誰都一定現在需要我們的產品,那我就沒必要打空戰,而是要重陸戰。陸戰的核心是在精準人群聚集的地方安營紮寨,深度轟炸,直到足夠滲透,佔領心智。而且跟傳統的地推不同,我們更強調有固定空間的投入,用以加強用戶對丁香醫生這樣的醫療服務平臺的信任感。

範:你們增長團隊目前的架構如何?

叢:為了迭代速度更快,我們現在採用虛擬小組。比如這段時間我們要打婦幼保健醫院,我們會形成一個虛擬的小組,這裡面可能有一個產品、幾個市場、幾個運營,外加一兩個技術,他們不斷每天去迭代,去研究每一步轉化率。

範:從一個新點子提出,到驗證通過並時間落地,通常多久?

叢:一個多月吧。其中得出結論大概是一週,後面就是不斷迭代優化了。

範:我知道你現在手頭在大量招人。你選人的標準可以談談嗎?

叢:嗯,我希望是工作三年五年,並且有過創業公司或自己創業經歷的,這樣的成員配合起來比較順滑,他們的適應力很強,未必是短期內業績最優秀的,但一定是速度最快、擁抱變化的。相比之下,大公司出來的人就有可能水土不服,因為大公司這整套體系對他的加成太多了。比如做「雙 11」,如果業績翻倍或者流量漲了,可能不是他能力翻倍,而是刷臉談下來手淘首頁的一個推薦位。如果像在阿里這樣的大公司基層待七八年,出來之後可能沉不下來,也很難適應創業節奏的公司。

範:希望你能招到合適的人。期待丁香醫生後續的大動作。

叢:感謝增長官研究院的採訪。也歡迎有合作意向的夥伴聯繫我。我的聯繫郵箱是:[email protected] 。微信:amylulu1128 。

文:增長官研究院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