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全文约2000字/阅读约8分钟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一座建于1935年的雕像。雕像上有3个人,右边是梭伦,中间是先知摩西,左边的是孔子。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梭伦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代表着政治;

中间的是先知摩西,代表着神意;

孔子代表了人类所有法律的第三个源头——道德。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若要论道理的话,我想,在这位被后世尊为“天纵之圣”、“至圣先师”的先哲——孔子面前,所有人都是弟弟。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那么孔子过好这一生了吗?

很多人认为孔子这一生并没过好,上到庙堂没有呼风唤雨,下至自身“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个也没有达到。

拥弟子三千,生逢乱世,不造反,不去改朝换代。一生周游列国,过得凄惨落魄至极,推行的仁政到死也没有成功。

这是我们当代人对孔子的误解,也是我们成为不了“至圣”的原因。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孔子是生在了一个礼乐崩坏的年代里,什么是礼乐崩坏,就是以前江湖上都是有规矩的,如今人开始不讲规矩做事了。

拿打架而言,周天子当家的时候,国与国是兄弟关系,国与国开战不过是一个家庭里决定谁当大哥谁当小弟。打架的话,首先得知会一下周天子,然后还得通知对方和其他国家。

师出无名,不宣而战,搞突然袭击,那样大家都会来扁你。

开打的时候也彬彬有礼,并不像现在这样无理粗暴,见面就打。首先得扎好阵势,派出使节互敬问候,客客气气商量这仗怎么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是这时候的名言。

那时候大家都很文明,都讲规矩,都要脸。

结果到了春秋时,开始不讲道理了。典型的一战就是宋楚一战。

楚国要打宋国,要过河,形势本身对宋有利。有人建议宋襄公先发制人,宋襄公则说,不行,要等楚军渡过河。渡过河,宋襄公仍是不打,因为楚国还没摆好阵列。

等摆好阵列开战之后,寡不敌众的宋军一败涂地。别人都怪宋襄公,骂之愚蠢。自此时起,天下开始不信奉规则道义,而信奉权力利益。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而孔子一生都在追寻道义,他一直试图寻求解决礼乐崩坏的办法,不论是之前的礼仪复古还是后来周游列国推广的仁政爱民,他殷切希望通过干政来施展自己的道义。

他说,“克己复礼”,可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群雄割据时代就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那他如何解决礼乐崩坏的问题?

立功,修复典籍。典籍自周室内乱,王子朝和太史老子一起,携典籍图法奔楚。但历史出了点意外,周未亡,楚也未能取而代之。典籍图法还弄丢了,散落在了民间。而孔子便当起了缝补匠,叙《书》、传《礼》、删《诗》、正《乐》、序《易》、修《春秋》,为后世的典籍传承立下不世之功。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立德,推广仁政。楚国叶公去问孔子治国之道,没错就是那个好龙的叶公,楚国大夫。叶公问如何治国,孔子曰:“近者悦,远者来。”意思就是,你楚国自己人安居乐业,远处的人自然就会到你这来。

怎么安居乐业?自然是“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就是,你要是以道德执政,就像北极星一样,群星都会围绕在你的周围。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立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留下诸多经典之语。随便挑出一句,都振聋发聩。

就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时,因为陈蔡怕楚国重用孔子而给自己引来危险,便在陈国将他们师徒困住。孔子师徒被困数日,无粮可吃。而老夫子呢,在房间里饱吹饿唱,弹琴唱歌。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子路和子贡就不开心了:夫子这到处碰壁,还弹琴跳舞。君子这么不懂丢人的吗?

话传到孔子耳中,孔子怒了,把他们俩叫过来训话。子贡非常硬气,曰:“如此可谓穷矣。”意思是,你这样不就到了绝境了吗?

子曰:“是何言也?

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

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

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

建议全部背诵,说实话,我都不敢翻译。每次读到此处,均潸然泪下。

大概说一下意思吧:你们这说的什么话?君子在“道”上通达才是真的通达,在“道”上穷尽才是真的穷尽。如今我孔丘行仁义之道,遭逢乱世,正当其所!怎么叫穷尽了呢?所以要自省但是不能在道上去内疚;遭遇为难,而不能失去德行。大冷天,霜雪马上降临,我才知道松柏的茂盛。昔日齐桓公晋文公越王都在苦难中倒霉过,如今我遭遇这次困难,不正是我孔丘的幸事吗!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孔子这番话,大有“天不生我孔仲尼,大道万古长如夜”的豪气!说的再直白一点,世界都颠三倒四、争名逐利的时候,我这么一个寻求道义之人穷困至此,真是太合适了!

孔子早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才是孔子一生所求,普通人所求的安居乐业,他也不是不在乎,只是不是第一位的。仁义才是,道才是!

所以普通人说他没过好这一生,说他穷困潦倒,在孔子心里,这算个屁啊!

古人曾说,成圣人要“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者,孔子早已达到。

孔子知道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没过好这一生?

或者说什么三不朽,孔子建立刚理伦常、有教无类打破阶级壁垒、思想深远影响中华数千年,随便一件功绩往那一竖,便是不朽本身!

- END -



作者 | 人力学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