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掙多少錢,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張愛玲說,女人到三十歲時,心裡都會咯噔一下。

其實,不光是女人,男人到了三十歲,心裡咯噔的更厲害,而更現實的是,很多人沒到三十歲,心裡就已經咯噔了千百下了,原因很簡單:沒錢。

幾個朋友坐下來聊天,聊生活,聊工作,總是繞不過房子車子孩子,哪哪都需要票子。

如果我現在有一百萬,我要…

如果我現在有一千萬,我要…

... ...

談天侃地,肆意意淫著有朝一日成了有錢人之後的生活。

與貧窮時的焦慮相比,錢確實能帶來安全感,就連意淫時說話的聲音都大了些。

把酒聊人生,朋友之間有時會問,你要掙夠多少錢,就會知足了?

其實,所謂的知足,也就是不再如現在這般焦慮,有了安全感,可以過上想要的生活。

1

你要掙多少錢,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人活著無非兩種,為了生存,為了夢想。

生存紮根於腳下,夢想高懸於頭頂,沒有生存的支撐,離頭頂再近的夢想,也夠不著。

所以,再講究夢想、情懷的人,也不能越過生存,無一例外。

生存、柴米油鹽醬醋茶、吃穿住行,都需要錢,為了掙錢,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奔波行走。

當你走進街頭巷尾的早點店裡,店主已經忙碌了幾個小時,揮汗如雨。上下班的路上,每個人都行色匆匆。

廠區裡,機器永遠不會停下來,徹夜有工人在產線上忙碌。凌晨的寫字樓裡,家中的書房依舊燈火通明,加班狗還在奮戰。不遠處的夜市才剛剛熱鬧起來,燒烤啤酒,煙燻紅了半邊天。

酒吧裡,霓虹燈下,歌手抱著吉他,賣力地唱著,為夢想,也更為生存,為掙錢。

沒有誰可以不需要錢而活在世上,你可以耕種,可以迴歸自然,自給自足,但你無法躲避病痛。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曾幼稚的認為金錢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原來的確如此。

想要生存於世間,離不開錢的支撐,想要過得好,則需要更多的錢。

2

你要掙多少錢,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

大多數人心中的好生活、理想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

很多人心中的理想生活:有房有車有存款,家人健康,每年可以出去旅行幾趟,想買就買。

在解決了生存的溫飽問題後,人就開始追求更好的享受和生活體驗,需求越大,所需要支撐夢想的財富也就更多。

當你餓的時候,花5塊錢買一個麵包,這是你需要的;花300元買一小塊蛋糕,這是你想要的。

其實,我們這一輩子,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

我們想要有一套大房子,好讓一家人都可以住的舒服;我們想讓孩子去名校就讀,無非是希望他有個更好的未來;我們想要父母的晚年更輕鬆點,生病了更不會因為沒錢而放棄治療;我們想要自己的晚年更愜意點,不給子女增加負擔,老時能自己養活自己。

那麼,到底需要有多少錢才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呢?

是200萬,還是500萬,又或者是一千萬,甚至更多?很多人雖然想過這些問題,但整個人和心總是飄著的,不著地,因為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制定目標。

如果想過上那種理想的生活,你真正要去考慮和執行的是兩個方面:持續掙錢的能力和不動資產。

持續掙錢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可以是個人的能力,也可以擁有的資產所帶來的持續收益。

總有人說,買房,其實是很好的投資,在我們這個國家,房價只會越來越貴,可能會有短期下跌,但總體仍是上漲的趨勢,收益高的驚人。

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買房收益更高的投資,則是擁有持續掙錢,掙更多錢的能力。

年輕的時候一無所有,焦慮,迷茫,很正常,你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掙錢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