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

例如,毛泽东年轻时的外号叫"毛奇",因他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周恩来有"周公"之称,缘于文化界和党外人士,有时连毛泽东也这样称呼。以"公"相称,显尊敬之意,也是周恩来有凝聚力的表现;朱德则是众所周知的"红军之父",这大概是外国人的说法,在党内多称"朱老总",推其德高望重。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任弼时的外号是"骆驼",叶剑英在一篇文章中说得很明白:"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叶剑英则被人呼为"参座",因他长期在军队总参谋部工作,是难得的参谋人才;刘伯承有"当代刘伯温"或"军神"之谓,毕现其军事家风采;徐海东有"徐老虎"或"中国的夏伯阳"之称,喻其作战之勇敢;刘亚楼被说成是"雷公爷",因其英俊潇洒,性烈如火;谭震林一直被称为"老板",因他在苏南开辟抗日根据地时,经常穿长衫西裤,化装成绸布店老板穿越日伪封锁线;潘汉年被称为"小开",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总是风度翩翩,如同小老板,上海人把老板的公子称为"小开";舒同在长征途中书写标语出名,获"马背书法家"称号;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处理不少文稿,被称为"党内一枝笔"。

以上这些称谓,缘起不一,或反映才能,或刻画出性格,或标示志向,或彰显业绩,或透露作风,由此使他们成为党史上个性鲜明的"这一个"。作为这个精英群体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对他们大都有过详略不一的评点,有时候,毛泽东还把自己摆进去,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领导人。例如,1949年12月第一次访苏时,他曾对苏联方面的人说,自己谈判不如周恩来,搞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等周恩来来了以后再具体谈。1957年11月第二次访苏时,毛泽东又对赫鲁晓夫说:我们有很多同志,可以担当领导责任。第一是刘少奇,这个人原则性很强,在我们党内很有威信;朱老总年纪大了,但威望很高;邓小平、周恩来都比我强,什么矛盾都能解决,有缺点勇于当众作自我批评。这些,虽然是在外交场合出于某种需要讲的,却也反映出毛泽东平时对党内其他领导人的特点察识于胸。更详细的情况,还可罗列一些。关于周恩来,毛泽东1949年12月2日给柳亚子的信中曾说:"周公确有吐哺之劳。"我们知道,曹操有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毛泽东借此点明周恩来理政之勤、之德、之能。

此前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谈到新中国政府未来组成时,其他人事都未商量,毛泽东独独谈到:周恩来一定会参加政府工作,其性质相当于内阁总理。一直到1974年周恩来身患绝症,在筹备四届人大时,毛泽东仍然认为,周恩来是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关于刘少奇,毛泽东1937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少奇在领导群众斗争和处理党内关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懂得实际工作的辩证法,他系统地指出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他是一针见血的医生。1963年起草二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的文章时,原稿讲,从30至4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错误的影响"。毛泽东审阅时特意改为"以毛泽东同志和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这样的评价,在党内是绝无仅有的。关于朱德,毛泽东对他最精当的评价是在延安说的两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庆祝朱德60大寿时,毛泽东亲笔题写了"人民的光荣",1973年开军委扩大会议时,毛泽东依然坚称:"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他还针对"文革"中有人说朱德是"黑司令"的诬陷之词,称之为"红司令"。关于邓小平,毛泽东1956年推荐他当中共中央总书记时的评价是人们熟知的,毛泽东说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大体说来,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在"文革"中,他还讲邓小平是"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又当面对邓小平说:你呢,人家有些怕,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毛主席是个伟人,一生有诸多的对中国今后发展的神预言,可是,你知道吗,薄一波也曾预言过毛主席。这些年来,在中国最底层的亿万民众中,毛泽东热一年胜似一年,每当毛主席的诞辰日(12月26日)和祭日(9月9日)前后,成群结队地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伟人遗容,赴韶山或其他红色圣地举行缅怀活动,已成为一道势不可挡的风景,遍及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以各种方式举行的纪念、悼念活动,更是让人感奋不已!毛主席是空前的民族英雄,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伟大思想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曾这样评价毛主席:"任何时候都要将他放在民族大业,党的事业大背景下去考量;任何时候都要从党成长经历、制度及党内生活的大前提下来剖析"及"要把个人和政党区别开"。尽管他也受到冲击,但他信念依旧,曾对子女说:"我崇拜毛主席,即使我现在不自由了,我仍然崇拜他。"多年以后,薄一波还预言:今后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比现在还要高。鉴于以上所述,党中央是代表民心民意的,拥戴、敬仰、怀念毛主席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毛泽东的遗体保留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兴建,是在刚刚粉碎"四人帮"后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1978年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纠正个人崇拜的错误,对纪念堂的建设也自然引发了一些新的思考。198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了一道引起轰动效应的指示。在这个关于"少宣传个人"的指示中,专门有这么一条: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挂得太多,这是政治上不庄重的表现,有碍国际观瞻,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的限度。就在文件发出的当天上午,人民大会堂东门前,开来了两辆吊车和一辆加长大卡车,工人们奉命将悬挂在那里的巨幅毛泽东像取下,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围观群众的强烈反应,不少人纷纷对此发表议论,拆除行动却照常进行,此后,从首都到全国各地采取一致行动,毛主席的画像从会议室、教室的墙上被摘了下来,路边砖墙上粉刷多年的"毛主席语录"被清理掉,"文革"期间竖起的绝大多数毛主席塑像被推倒……据湖南等省份报道,有些毛主席塑像因修得太坚固,拆除时甚至使用了炸药,所有这一切都引起了中国百姓的疑虑和不安。毕竟,人们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才只有3年时间,10年"文革"中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仍在起作用,要知道,在"文革"时期,谁敢撕毁或烧掉带有毛主席像的报纸,那都是"反革命"罪行啊!毛主席塑像拆除了,那毛泽东遗体、毛主席纪念堂又将如何呢?天安门广场历来是中国政治的中心,是类似人体神经末梢一样的最为敏感之处,这一由天安门广场开始的清除浪潮,立即引起了国人及世界舆论的关注,种种公开的和私下的评论开始了,西方有的报刊说"毛泽东时代从此结束",港台报刊则预言"大陆批毛,势在必行",国内的老百姓们也愈发关注着党中央的态度。奥琳埃娜·法拉奇女士是一位擅长捕捉时机采访新闻的意大利记者兼作家,她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采访过数10位政坛首脑和风云人物,并素以提问尖锐、言辞泼辣而著称,据说,就连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都曾被她的怪异提问弄得下不来台,事后曾抱怨道:"接受法拉奇采访是我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中共中央的指示发出不久,法拉奇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北京,善于捕抓重大新闻的法拉奇果然名不虚传,中国正在采取的行动显然使她极感兴趣。

经过十一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地位逐步确立,此时他已经是中共的实际负责人。在《决议》即将拿出来交给省军级以上高级干部进行讨论之际,有必要使国内外对中共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有所了解,决不能让形式上拆除毛主席像和语录牌,成为所谓"非毛化"的证据,因此,邓小平决定会见这位意大利女记者,借用她的笔向外界宣传一下,于是,8月21日晚,法拉奇乘车驶入了中国的心脏--中南海。法拉奇走进了邓小平的办公室,相互问候过后,邓小平伸出右手,作了请坐的手势,法拉奇也没有一句客套的开场白,随即单刀直入地开始了提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果然咄咄逼人,但邓小平也不含糊,回答十分干脆,他说:"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法拉奇立刻被邓小平坦率、客观的态度和大度从容的风度吸引住了,她静静地倾听着,邓小平拿起一根烟点着,继续说道:"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在接下去的采访中,法拉奇又两次提到了天安门广场,一次是关于毛主席纪念堂,一次是天安门前的马、恩、列、斯画像,由此可见,法拉奇始终关注着天安门广场这个中国政治的"睛雨表"。邓小平则从容谈到:"粉碎'四人帮',建毛主席纪念堂,应当说,那是违反毛主席自己的意见的,50年代,毛主席提议所有的人死后都火化,只留骨灰,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毛主席是第一个签名的,我们都签了名,中央的高级干部、全国的高级干部差不多都签了名,现在签名册还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做的这些事,都是从求得比较稳定这么一个思想考虑的。"法拉奇却紧追不舍,又继续问道:"那么毛主席纪念堂不久是否将要拆掉?"邓小平将手一摆,说:"我不赞成把它拆掉,建是不妥当的,如果改变,人们就要议论纷纷,现在世界上都在猜测我们要毁掉纪念堂,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分两次进行,共4个小时,邓小平的坦率、真诚,坚定的信念和敏捷的思维,给法拉奇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邓小平自己也说,他的被采访"考试及格",不难看出,这次采访,透过天安门毛主席像和毛主席纪念堂等问题,实际上提出的是一个如何评价毛泽东功过的大问题。

邓小平与法拉奇的谈话内容在国外报刊披露之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外电评论:"邓小平第一次宣布,在明年的党代会上,将不会像批判斯大林那样,全面批判毛泽东,但是总结大跃进以后的总路线,今后的中国将与毛路线诀别,进行四个现代化。"国际舆论还对这位中国历史大转折关头的掌舵人,予以了极高的评价。在中国共产党看来,对毛泽东的评价,其意义不仅在于分辨毛泽东个人在历史上的功与过,而且关系到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如何分清建国30多年的历史上的大是大非,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早在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之前,即1980年3月,就已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而邓小平也曾先后9次就决议稿的起草和修改,谈过自己的意见。他对起草小组负责人胡乔木说,这个决议的中心意思应当有3条,其中"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决议》数易其稿后,邓小平仍对毛泽东评价这一部分不满意,1980年12月25日,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如果不写或写不好这个部分,整个决议都不如不做。"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还讲道:"我找警卫局的同志谈了一下,他们说,把我前些日子和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谈话向战士们宣读了,还组织了讨论,干部、战士都觉得这样讲好,能接受。"1981年6月,中央政治局用了8天时间讨论了《决议》,并在党内4000人参加讨论的基础上定稿,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上再次进行推敲,最终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了毛主席,这10个人的画像也曾被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竟然包括斯大林!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的画像被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49年2月12日,北平和平解放大会挂了9张照片。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正中是毛泽东主席,城楼红墙上左右两侧各有四幅照片,其中右边有一幅还是毛泽东,其余七幅可以辨认的是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聂荣臻、叶剑英,还有一张相片不知名。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49年7月7日,纪念抗战爆发12周年,天安门城楼上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相片!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50年5月1日,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挂像--免冠、双眼向左看!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50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免冠、双眼略向上看的半侧画像!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53年3月9日,为悼念斯大林,天安门城楼正中挂着斯大林半身像。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53年10月1日至1962年10月1日,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挂像是第二版画像!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63年10月1日至1967年5月1日,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挂像是第三版画像。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76年9月18日,毛泽东追悼会,画像是黑白的!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1967年10月1日至今,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挂像是第四版画像!对于清朝两代的皇帝来说,故宫和十三陵以及东陵西陵,是与他们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规模庞大的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皇帝生前居住的地方,明清皇帝一生下来,就在故宫里生活,直到死亡。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那么,明清皇帝死亡后,又去哪里?就是十三陵和东陵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十三陵,埋葬了明朝十三位皇帝,而位于河北易县和遵化的东陵西陵,则埋葬了满清入关后的十位皇帝--最后一个末代皇帝溥仪,死后最初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后来迁葬西陵。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进入北平,来到北平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临时选择香山为办公地点,可是,香山位于北京西郊,位置过于偏僻,毕竟不能作为永久性的办公地点,当时,中共中央的驻地,要不要选择故宫,有了许多争论,最后,毛泽东一锤定音,选择了偏居一隅的中南海,而非故宫。中南海离故宫远吗?故宫和中南海只一墙之隔,如果考虑绕行,总路程也不过3公里,乘车不过几分钟的事情。


毛主席如何评点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


是故宫没啥好看的吗?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里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众多古今名人留下的艺术珍品,堪称一座艺术宝库。可是,本身就是一位书法家、诗人的毛泽东,生前从没进入故宫内部参观,唯一的一次是在1954年4月,毛泽东三登故宫城墙。根据记载,1954年4月18日下午、4月20日下午、4月21日下午,毛泽东曾三次来到故宫,登上城楼。三次路线相加,毛泽东正好在故宫城墙上绕行一周,然后,就下楼离去。在故宫城楼期间,为了不打扰游客,毛泽东没有带其他随行人员,只让负责安排保卫的让公安部长罗瑞卿和故宫保卫科长韩炳文两人陪同,中途,毛泽东坐下来坐在小马扎上休息,与大家分食橘子,同韩炳文亲切交谈。毛泽东不愿意选择明清皇帝生活的故宫为中共中央驻地,自然有告别旧时代、开创新时代的含义,也有破除封建登基观念的含义。我们知道,毛泽东逝世后,遗体保留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毛主席纪念堂。那么,毛泽东遗体为何不进入十三陵以及东陵西陵呢?其实,毛泽东生前, 1956年4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在一份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了字,表示逝世后将遗体进行火化,只不过,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遗体没有进行火化,而是保留在毛主席纪念堂,至于死后遗体进入十三陵以及东陵西陵,这是不管毛泽东,还是其他中央领导,都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考虑的事情。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一段毛主席和算命先生的故事,足以看出少年毛主席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算命先生:这位先生,你骨相清奇,仪表不凡,这是我刘半仙在上海看相以来二十多年不曾见过的大贵之相,来来来,年轻人,我给你好好看看。不满意我不要钱啊!毛主席:好,那您给我看看。算命先生:你想看什么?我这里可以看婚姻,前程,官运,财运,遗失财物,什么都可以看哪。毛主席:我看,未来。算命先生:未来,那您的生辰八字......毛主席:不是给我看。算命先生:你是给谁看?毛主席:我给......,算了,我说了您也未必看得懂,再见!算命先生:喂喂喂,你到底给谁看呀,谁说我看不懂呀,谁呀?毛主席:中国,中国的未来。算命先生:中国,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