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昨天我发了一篇讲儿童容易感冒、体质差,很可能是孩子脾胃虚弱造成的文章后,就有网友在评论区来问我,关于脾虚、胃虚以及积食的概念。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很多朋友确实容易闹不清楚。

“脾”和“胃”,都属于消化系统,从中医角度而言,它们本来是相表里的。互为表里的还有肝和胆、心和小肠、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言归正传,什么是脾虚?什么是胃虚?

脾虚就是身体吸收和运化食物的功能弱,会影响到营养吸收,这实际上与身体正气不足有关。而胃虚,通俗来说就是吃了东西马上就胃胀、吃不下去了,想呕吐、呕酸水等。

那什么又是“脾胃不和”呢?

字面上看就是脾和胃之间不能合作了,它们一个是管接受的,另一个是帮助吸收的。如果能接受不能吸收和运化,不能向全身输送,就是脾胃不和。

比如胃强脾弱,也就是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但是吃了不吸收,不能运化——脾弱了,吃了就腹泻或者吃了以后肚子反而越来越涨。

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至于“积食”,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很多孩子出现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毛病,大部分根子其实就在这里。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积食是脾胃虚的其中一类。积食会引起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又会引起积食,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

积食,有的是积在胃里,有的是积在脾里。

比如孩子一下吃了2个大鸡腿,然后就什么也不想吃了,有时甚至会往上呕酸水,这就是积在胃里,吃点山楂片或者小儿健胃消食片就没事了。而积在脾里,则是长期胃积食后没有被消除,慢慢的,让脾的功能受损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是积食发展到更严重的后果!

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积食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孩子总爱腹泻,或者经常大便干燥——大便前段是硬的,后边是软的,不成形,吃一点儿东西肚子就爱胀,我遇到过严重的孩子肚子会涨得像皮球,这样的孩子往往看上去四肢比较消瘦。

胃积一次两次,不会导致身体状况改变;但如果长期胃积,就会变为脾积,此时孩子的身体状况就会明显改变!

因为脾受损,食物都堵在一起,身体无法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缺乏营养后,肌肉就变得没有力量,孩子会感到没力气,还会经常出汗、气喘等。

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如果孩子脾虚,家长一定要特别重视,因为脾虚就已经是进入一个慢性疾病的状态了。但脾虚不是今天补,明天就会好的,需要一点一点地调理。

写在最后,给各位家长们一些Tips: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1、口气难闻、有臭味。

2、大便特别臭,特别是有腐败的臭鸡蛋味道,就要考虑是否积食了。

3、大便频次和形态方面发生变化。一般积食的孩子,常放臭屁,大便频次会变多,而且每次粘腻,臭味特别重。

如果告诉你,孩子积食就是得了慢性疾病,你会不会吃惊?

4、舌苔变厚。这种情况就非常典型,如果舌苔变厚变腻,就要高度怀疑是否积食了。

5、嘴唇突然变得很红,有时就像涂了口红。

6、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这种红往往会出现在右侧的颧骨部位,因为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自己挠的,容易被忽略。

7、食欲紊乱。刚开始积食时,往往表现是吃不下,胃口不佳;但积食久了,胃中有热,则可能会总觉得肚子饿,但是吃完后又胀,很快又会泻出去。

8、睡眠不安稳,不踏实。晚上睡觉爱翻来覆去,扭动不安,比较小的宝宝睡眠中容易哭闹。

9、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10、饭后肚子胀痛、腹泻。

以上情况不一定同时出现,但每一条都能帮助您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