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末了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明知自己时日不多时,交代国家大事,卖力处理身后之事。临终时,他特意写信叮嘱刘禅,把我埋葬定军山,陵墓不讲究,穴无须多大,能容下一口棺材就行,节俭下葬。这是一个衣冠冢,当烟雾弹,真身怎么处理,诸葛亮也另有交代。让刘禅选四个壮实的士兵,用绳抬棺,一直朝南走,绳断之地,就是埋葬之地。没有花哨的礼仪,没有热闹的仪式……

诸葛亮死前末了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他临死的时候交代后事其中有一条就是他的棺材要一路往南运,一直抬到绳子断了方可下葬,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有的人在自己将死之前是能感觉得到一些预兆的,像诸葛亮这种神机妙算的人又怎会不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呢?公元234年,他行军至五丈原,多年的伐魏已经让他心力憔悴,他深知自己已将不久于人世,他便对属下交待说自己死后要葬于定军山,但是位置却不说明,只说要士兵们扛着棺材一路往南,绳断便葬。下属也并不知道其真实用意。

诸葛亮死前末了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到了真正下葬的那一天,由四名士兵抬着棺材就往定军山去了,这只要绳子不断就得继续走,棺材又重,士兵们走了一天一夜也没见这绳子有要断的迹象,士兵们实在是扛不住了,几个人就想着干脆自己把绳子剪断,随便找个地方下葬就好了,一不做二不休,说干就干,于是就这样草草下葬后就回去了。显然他们回来的太早了,按照常理说,倍儿粗的绳子一天一夜就断了是不合常理的。

诸葛亮死前末了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被刘禅识破,于是被处死,所以诸葛亮的墓,成了千古之谜。不管是按照哪种说法,这四个士兵,最终都难逃一死。那么,作为一代名相,诸葛亮为什么要在临终之前,下达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呢?《三国志》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演义》中则提到,“后主自送灵柩至定军山安葬。”

诸葛亮死前末了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四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下葬”诸葛亮是这样安排的,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现代人就把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其实诸葛亮这句话的关键是“绳断下葬”,而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司马懿找不到他下葬的地方,仅此而已!“绳断下葬”最高明,因为诸葛亮算到如果被司马懿找到葬身之地,恐怕会对他不利,于是他决定再施一计,于是便有了“绳断下葬”这一计!因为诸葛亮都不知道绳会什么时候断,所以司马懿就更不知道他的葬身之地了!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为何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