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戲,誰在假唱?

“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

智慧城市近年有多火?

僅在8月、9月,在重慶、江門、寧波就舉行了三場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智博會”,其內容莫不與城市的智能生活、生產、運營、管理有關。

與智慧城市相關的市場究竟有多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2018年,與智慧城市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9萬億元,2021年將增長至18.7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2.64萬元。

於是巨頭們紛紛入局布點,阿里、騰訊、百度、華為、平安等企業相繼宣佈了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戰略計劃。各地政府也競相提出了智慧城市計劃,生怕錯過了這般列車。

然而自“智慧城市”這個概念提出近10年來,人們發現“智慧城市”依然離自己很遙遠。大部分的“智慧城市”計劃淪為空談,少數企業推出的相關智能化項目也很不“智慧”,“智慧城市”對企業來說,彷彿成了巨樹上的果實,可望而不即。

在如此“火熱”的情況下,人們巴望著“智慧城市”早日落地,享受科技帶來的各種“快感”。然而,6年來,在試點城市裡,只見不下雨的“雲”、不流動的數以及不連接的網。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指出,還有不少則是“忽悠”,甚至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在規劃上就是錯的。工信部2014年6月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僅為1.8%;大型數據中心的投產率僅為21.5%,而中小型數據中心的實際利用率僅為40%。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鐵稱“很多地方政府把智慧城市建立在政績觀的基礎上”,因此一提到智能技術、智慧城市,就與建設超大規模的大數據中心或者雲計算園區畫上等號,這樣未能真正理解智慧概念,動輒就幾十億的投資,讓許多項目建成後缺乏合適的應用,只能將設施閒置,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

仇保興甚至指出,部分試點城市所謂的“智慧”並不能解決任何一種城市病,有的是被IT企業“綁架”,成為企業推銷產品的渠道;有的是被政府部門“綁架”,部門之間形成信息孤島互不往來。

這不禁讓人想到一些企業在“智慧城市”方面所做的各種花樣嘗試,其中較為典型的是“無人超市”和“人臉識別”。

無人超市的初衷是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基礎上更方便顧客購物,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因維護成本過高、過度依賴網絡、不盡人意的使用體驗等問題讓整個行業飽受爭議。人臉識別,憑藉各行業力推的“刷臉”應用,如支付、轉賬、門禁等,的確帶來了一定“方便”,但其安全隱患以及精準性一直受人詬病。

其實,智慧城市“不盡人意”已有數據支撐,2017年9月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城市之力智慧化水平評估報告》顯示,在全國293個智慧城市中,智慧化平均水平得分僅有45.1分(滿分100分),也就是說這些年被一直吹噓的智慧城市的水平實際上離及格分數都還有相當的距離。

“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

在技術應用層面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按理說,雲端服務、物聯網、移動智能等技術上的突破理應成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福音,然而真正到了實際運用中,很多地區對智慧城市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技術的疊加堆砌上,沒有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智慧化。

最為典型的就是現目前比較流行的智能政務,各地各部門各搞一套系統互不相通。據《中央部委辦局政務APP評估報告》顯示,當前26家中央部委局開通了35個APP,而其中過半的APP下載總量不足萬次,有的甚至淪為“殭屍APP”。

這種從定位、推廣、運營思路和用戶體驗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的技術性粗暴堆砌,表面上高戴著智慧的“帽子”,實際上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背道而馳。

同時,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核心技術和基礎建設依然還在“雲端”,無法落地。要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就需要一個龐大的物聯網體系,一個能容納海量信息傳輸的基礎通道。而這一切,必須建立在成熟可靠的5GW網絡和解決網絡地址有限的IPV6協議。要成功搭建5G網絡和實現IPV6協議,需要大國力量的博弈與妥協,從目前來看,要2020年之後才有希望。

雖然,“智慧城市”已成為很多企業大佬和政府官員的“熱詞”。各地都做智慧城市,各企業都想分一杯羹。然而,該概念提出10年來,“智慧城市”仍然高在雲端,可望而不可即。在5G網絡與IPV6等基礎建設沒有解決前,再高的熱情也彷彿是一陣“虛火”。

本文有刪減,若需《中國職業經理人》原文本閱讀、商務合作,請聯繫本社蔣女士

固話:023-65356251 手機:15823205452(同步微信)

“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
“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智慧城市”大戏,谁在假唱?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官方微博獲取最新資訊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