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

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

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俗称“干口”。

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所以,在宋代成为最上乘的茶具之一。

怎样的磁铁才行

铁胎,是建盏一大特点。建盏的烧制必须采用水吉镇特有含铁量较高的泥土做胎料,才能够烧制出独特建窑风格的“油滴、兔毫、鹧鸪斑等盏”。因此,是否“铁胎”,被许多入门爱好者判作“真假建盏”的依据,而如何测铁胎,一般都采用磁铁测试吸引效果,必须是“钕铁硼强磁磁铁”,并非普通磁铁。同时磁铁的大小也得适中,过大则太重, 过小则吸力不足,效果不明显。但是有的建盏却根本无磁力,那是否就不是铁胎,是假的建盏呢?关于铁胎鉴别建盏,最初其实是为了鉴别非建盏原产地,例如泉州德化、景德镇等地所制作的“白瓷胎,黄泥胎,假建盏”。

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淘宝鱼龙混杂,很多其他窑口的瓷器也标注上“建盏”的头衔销售,对于没有建盏专业审美的新手,初观视觉效果,往往一眼觉得很美,加之“低成本,低售价”新手非常容易受骗上当。

因此,我们最初都推荐爱好者用磁铁验盏这一“简单,粗暴”的鉴别方法,但是随着建盏玩的深入,手中盏渐渐增多,许多爱好者都发现一个问题,某些盏磁力强,某些磁力弱,某些压根没有磁力,甚至同一个师傅的盏都会如此,莫非是师傅偷换了材料,没用铁胎?

并且网上不乏“磁力强弱”判断建盏好差的谬论,使得众多建盏爱好者对铁胎磁性的认知产生了偏差。

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这些都不是建盏

那真的是建盏师傅偷换了材料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建阳水吉的本土材料并不稀少与昂贵,完全没有更换材料的必要,况且更换材料就烧不出建盏特有的结晶釉了,建盏的高价原因关键是精品率极低,而非材料。那为何如此?这就得从建盏的制作工艺谈起。瓷器分“还原烧与氧化烧”,还原烧与氧化烧是陶瓷烧制的两大分水岭,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建盏是还原烧制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窑内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而建盏的烧制方法为“还原烧”。

还原法

建盏的还原烧技巧,是通过在某个温度规律的加入“含油量非常高的松柴”,在炉内有限的氧含量下,氧气供应不足,使得松柴无法正常燃烧充分,在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的火焰,形成'还原气氛',还原焰能使建盏“釉与胎”内的高价铁,还原成其他价态。

例如四氧化三铁,从而带有磁性。而这种还原气氛的强弱受到不同温度,松柴投放次数,剂量的影响。因此最终烧制出的花色,胎色,磁力都是有差距。

夫物盏集:并不是所有铁胎建盏都能吸磁铁

不同建盏的各类花色,就是靠这种控制实现的,并非被诬陷的“化学釉”。

最常见的“茶叶末建盏”,还原程度非常低,则无法被磁铁吸附。并且某些建盏的胎色“偏灰”“偏黄”“偏黑”,甚至有的胎色“外表黄,内里灰”,都与还原度有关系。 、

建盏不同花色的还原度是不同的,则不同花色的胎色不同,磁力也不同。 每个师傅的每个作品的还原程度、方法都有不同,这就印证了为何每个作品的磁力不同。

而简单凭借“磁力强弱”判断建盏优劣,实属无稽之谈。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私信夫物交流哦~

另外夫物最近做了一本【关于建盏的知识与使用技巧】的文档,可以私信我领取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