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保險業“開門紅”!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也叫剁手節,淘保、京東等大型電商網站,各商家都紛紛推出不同的優惠活動,大家自然就是買買買,這沒毛病,因為確實優惠力度很大。對於這些優惠活動,保險業也不例外,各家保險公司、各大互聯網平臺等也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促銷活動,例如買百萬醫療送小額醫療、下單即送體檢卡、買長險送神秘大禮包……這些活動,在“雙十一”看來簡直是小菜一碟,真正大頭的是保險業的“開門紅”!

如果說“雙十一”、“雙十二”是剁手節,那保險“開門紅”就是割韭菜節。

什麼是「開門紅」?

開門紅,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是很常見的,通常在年關的節點(年尾、春節等),就會有相關的活動,通過開門紅節點營銷,可以帶動企業的銷售業績和鼓舞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但是保險業搞開門紅,就顯得特別奇葩,甚至是災難!

保險業的開門紅,就是保險公司每年11月開始到次年春節前的一段時間,推出各式各樣的新一批的長期保險產品,以“儲蓄”、“理財”、“高收益”、“限量搶購”、“限時秒殺”、“炒作停售”等為噱頭,誘導消費者購買大額保單,攬收大量保費的行為。


開門紅,紅的是誰?

這個問題,在保險行業早已有一個典型的答案。

開門紅,首先紅的是酒店。

每年開門紅期間,不僅僅是保險公司,各行各業都會召開類似的開門紅啟動大會,會議多在酒店召開,所以每年這段時間,酒店的生意都是紅紅火火的。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有兩種會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管理層業務推動會議,保險公司會召集前線隊伍的銷售精英,尤其是主管以上層級的,像經理、總監等,集中起來召開推動會議,目的是凝聚銷售隊伍,明確各階段目標,為後續的產品銷售奠定基礎;二是大型產品說明會,由前線銷售隊伍邀請客戶參加,會議多結合國家最新時政、稅收政策、財富管理、財經知識講座、健康講座等方式開展,目的是給客戶“洗腦”,為後續產品銷售提供精神食糧。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開門紅,其次紅的是保險公司的業績。

開門紅=全年紅。只要開門紅的保費任務打得好,當年的保費任務就會很輕鬆,所以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開門紅一戰,非常重要。一般來講,開門紅期間的保費目標會超過全年保費任務的一半,開門紅的業績打好了,不僅可以為全年的業績達成打下堅實基礎,還能更好的鼓舞前線隊伍的信心調動和激發團隊的營銷積極性。

對於前線隊伍而言,一月份的保費業績最重要,如果一月份打不好,在接下來的二月份、三月份,前線銷售隊伍的壓力就非常大,所以也可以理解到為什麼每年春節前的一段時間,各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天天在朋友圈發佈各種“限時搶購”、“史無前例的鉅惠”等信息,目的就是讓你買理財保險,買大額保單,讓你“存錢”,讓你“買房”,還有一大堆一套變兩套,三套變五套的“謊言”。當銷售隊伍業績壓力大的時候,為了達成業績目標,難免會出現銷售誤導。

開門紅,賣什麼產品?

在開門紅期間,保險公司為了能在短期內獲得大規模的保費,那主推的產品必須是理財險,即大額年金險保單為主。那健康險有沒有“開門紅”?你可以說有。但新品推出和產品升級,跟“開門紅”沒有必然聯繫,一年四季,平時都有新品推出和產品升級,這裡主要講的是“開門紅”期間銷售大額年金險以及各種誘導消費的營銷行為。

2017年,保監會發布了《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終止了之前理財保險“返還快”、“回本快”、“高收益”的時代,為了讓保險迴歸本源,監管鼓勵保險公司多開發保障型產品,所以目前市場上已經沒有短期繳費,回本快,收益高的理財保險,更多的是關注保障本身,養老規劃、財富規劃本身。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目前市場上的“開門紅”理財保險,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固定返還+萬能險,另一種是低固定返還+不確定分紅+萬能險。

高固定返還+萬能險

這裡的高固定返還,泛指不帶分紅的年金保險,所有利益以現金價值的形式寫進合同,所有利益都是確定的,目前這種年金保險,通常在交費滿5年後即可部分領取,也可以指定年齡開始領取,固定總收益通常比較高,預定利率可高達4.025%。長遠來看,購買這種年金保險獲得的收益,比把錢放在銀行要靠譜得多,我們說購買年金險,即可鎖定一輩子的高收益,這說法也是沒毛病的。

由於利益都是以現金價值形式寫進合同,固定且確定,所以這種年金保險的利益可以說是剛性兌付的。

低固定返還+不確定分紅+萬能險

這裡的低固定返還+不確定分紅,泛指分紅型的年金保險,保險公司把當年度可分配盈餘的70%分給每一個客戶,注意是該分紅險業務的可分配盈餘70%,並非公司業務的總利潤的70%,紅利分配有或無,多與少,都是不確定的,決定於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

分紅型的年金保險,由於有紅利分配,所以固定且確定的利益相對比較低,就好比一個打工仔,有兩套薪酬方案,一是底薪高,提成比例低,二是底薪低,但提成比例高。所以,想要拿到分紅,那確定的利益就會相對比較低。

萬能險

按照監管的要求,從2017年10月1日起,萬能險不能作為附加險與年金險、兩全險搭配銷售,即主險不能再搭設附加萬能賬戶。我們都知道,萬能賬戶有二次增值的功能,如果主險返還的錢不領取,可轉入萬能賬戶,實現二次增值。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聰明的產品設計師,想了一種辦法應對這樣的政策,就是“年金+萬能”雙主險,萬能險不能作為附加險,我搞成主險總可以吧,這種類型的搭配銷售,也是目前市場在線年金險的一種主流模式,實際上也是換湯不換藥。

關於萬能賬戶,作用是二次增值,所以我們更關心的是它的收益,萬能險一般都有保底利率,各家公司不盡相同,有的只有1.75%,有的高達3.5%。實際結算利率則根據各家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而定,通常有3%-6%。注意,萬能結算利率和紅利分配一樣,都是不確定的。

無論是紅利分配還是萬能利率結算,都是不確定的,目前的萬能結算利率不代表未來的結算利率,如果保險公司的經營出現問題,即有可能影響兌付,所以,如果喜歡分紅和萬能賬戶的朋友,尤其是分紅,就要注意選擇經營實力較好的保險公司。

對保險業“開門紅”的思考

作為專業第三方,“開門紅”是一種粗放式的保險營銷模式,開門紅打的是信息不對稱,利用的是人情關係,銷售的更多是錯誤的保單。

我們清楚知道,保險是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買哪家公司的產品還是其次,最重要的知道自己的潛在風險,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想要通過保險解決什麼問題,就好像生病吃藥,也要對症下藥,方可治癒,否則不僅沒效果反而更嚴重。買保險也是一樣的,不問需求買保險,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正為自己埋下更多的風險,如果在危難之際才發現買錯了保險,這才是最大的風險,比如發生重疾,買的是年金險,自然是沒有保額賠付的。

“開門紅”、“雙十一”,還有接下來的‘雙十二’,如果保險行業利用這些節點搞促銷活動,可以說是保險行業的災難。每年通過各種促銷活動,限時秒殺、限量搶購,買錯保險最終不得不痛心退保的人多不勝數,也是希望消費者能擦亮雙眼,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購買,而不是陷入保險營銷的套路當中。

每年因為保險“開門紅”買錯保險,之後痛心退保的人多不勝數,人情保單是重災區。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跟其他商品不同,是不需要促銷的,更不必限時搶購,只要你想買,是可以隨時都買得到。買保險更是需要量身定製,保險產品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原材料,是醫生開藥的配方,我們要的是如何用好保險,只有買對保險才能發揮保險的功用。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開門紅主打的年金保險,是否值得購買?

首先,我們要清楚自己購買年金險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通過年金險解決什麼問題。

按照家庭風險管理的順序,年金險解決的是中高端風險,即子女教育、養老規劃,甚至財富傳承的問題,如果基礎風險沒有配置好,即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都沒配置完善,就不建議購買年金保險。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在開門紅期間,保險消費者需要從家庭的實際消費水平和投資配置來思考,是否需要配置這類保險。

這類理財保險可能比較適合以下幾種消費群體。

1、側重理財、資產傳承;

2、看中保險長期(20年以上)的安全性和收入穩定性;

3、無法購買保障型健康險,但是又想購買一部分保險產品,獲得較小的槓桿。

如果對開門紅產品心動了,找身邊專業的保險經紀人朋友商量一下,也是可以有效的避坑。畢竟五六位數的投資,可不是存定期存款那麼簡單的事情。

2019年開門紅主打年金險對比

判斷一款年金險是否真的好,本來應該是要看內部收益率的,即IRR,由於這個指標比較抽象,不能直觀體現哪一款產品更好,很多人也看不懂,所以給對比固定總收益,即確定的部分。

固定總收益的演算包含確定的現金價值+賬戶價值+紅利,其中賬戶價值按最低檔利率演算,如有紅利分配,按中檔分紅演算。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PS:以上數據演算來自第三方APP,實際數據以保險公司系統或保險合同打印為準。

從對比表我們可以看到,六款產品中,如果都按保底利率演算,天安傳家福尊享的固定總收益是最高的,其次是華夏紅,固定的利益剛性兌付,也就是這個是保底給到我們的。平安人壽金瑞人壽因保底利率較低,如果能維持現有結算利率,加上紅利分配,收益也是相當不錯的。

總體來講,各家公司的年金險總收益都差不多,對於消費者而言,肯定優先選擇可以固定且確定領取的利益,因為買保險買的就是一個確定的未來,不確定的分紅和萬能結算利率,僅僅是錦上添花!

購買年金險,當然不能單純看收益,更要注重年金保險的功能。年金保險一般用於子女教育金、養老規劃,用於解決長壽風險,或者財富傳承的問題。

常見的銷售誤導

以下這張截圖,在我的朋友圈非常多,如果你的朋友圈沒有這些,那恭喜你,你身邊的朋友至少都是靠譜的。這可以算是理財型保險消費誤導的教科書了。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1、把理財型保險稱為“存”。

將保險產品介紹為銀行理財產品,有意混淆保險產品的經營主體,套用“本金”、“存入”、“利息”等概念,並將保險產品的利益與銀行存款收益、國債收益等進行片面類比,使消費者陷入“需用錢時可取回保費”等認識誤區。

結果需要退保的時候,往往發現,前幾年退保甚至虧損20%的本金,繳費結束後數年才能返本,由此產生的退保糾紛數不勝數。

2、萬能賬戶結算利率並不等於保底利率,更不是實際收益率。

即使過往的結算利率達到5%以上,也不代表未來始終能保持5%以上的收益。舉個例子,新O人壽和泰O人壽兩家公司萬能險產品2007年年化收益率分別達到5.66%和5.65%,而2006年的收益率則分別為3.55%和3.70%,在保底收益(最高為3%,一般產品多在2%左右)以上的收益率,都是不穩定的。

3、銀行儲蓄的計算基數是進入銀行賬戶的所有本金,而萬能險的收益計算基數是萬能險的現金價值。

從這個產品描述來看,如果不追加保費,5年後才有生存金和年金進入萬能險,並且按年度逐年返還。

如果追加保費,一般萬能險都要付出初始費用,相當於每筆進入萬能險現金價值的費用都要扣除手續費。

同時,在保險期間,保險公司會每月收取一定的賬戶管理費用。雖然這些費用不高,但卻是從消費者的儲蓄賬戶中扣除的。

七減八扣,實際收益率還能5.3%嗎?不禁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至於和銀行、股票等對立比較,也就是常見的話術了,別當真。


揭秘保險業“開門紅”!

獨立思考?不存在的。

對消費者來說,開門紅中的理財保險是一筆長達十多年,高額的理財投資,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自己投保的目的,保單的條款要仔細研讀,並且和專業的保險業務員瞭解清楚。

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說,提高自己的素質,不要做人云亦云的復讀機、人肉喇叭最為重要。簡單聽話照做,銷售給自己親戚朋友一堆“雞肋”產品,小心成了其他人成功的墊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