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刘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朝代,也是自有帝制以来最为强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它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和东汉(公元23年-220年),一共400年,东西两汉大致分别200年。中间之所以分为两段,是因为在公元8年,王莽篡权,结束了西汉。一直到公元23年,由汉室宗亲刘秀,夺回了政权建立了东汉,汉祚才得以延续。这就是“光武中兴”。东汉到了末年,进入混乱的三国时代。汉室宗亲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差一点再次统一,实现“昭烈(刘备谥号)中兴”。可惜没有实现。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那么汉朝两次由治入乱的原因是什么呢?小编总结起来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幼年皇帝多。这一点是东西两汉走向衰亡的一个共同原因。西汉末帝刘婴年仅两岁,王莽摄政,辅佐年幼的皇帝,想效仿当年的周公。处处表现的很谦恭、工作很卖力,逐步骗过了众人,赢得了许多人心,攫取了朝中大权。最终面具一揭,自己登上了帝位。所以后来白居易感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说的就是人心难测。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东汉到了后期,小皇帝更多。东汉13帝中,继位时有11个不到20岁,其中最大的才19岁,最小的刚过百天,汉冲帝两岁,质帝8岁。皇帝太小不懂事,怎么办呢?只能太后临朝,这是早在西汉初年,吕后留下的传统。太后临朝,那外戚就容易掌权。外戚掌权就容易威胁到皇权。吕后时期、王莽时期均是如此。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史上最小的皇帝 汉殇帝

第二、外戚掌权。到了东汉,外戚更是猖獗无度: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窦宪专政;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邓騭专政;汉桓帝时,梁太后临朝,梁冀专政;汉灵帝时,窦太后临朝,窦武专政;汉少帝时,何太后临朝,何进专政。可以说东汉的整个后半期,就是外戚的天下。外戚掌权,即便是小皇帝,心里也肯定不爽,往往等到他们能亲政的时候,权利还是不能顺利要回。这时候皇帝就得凭借朝中的另一股势力:宦官。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第三、宦官造乱。宦官其实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叫法不同),只是这些人都地位低下,只是在宫中做些杂役。到了秦朝的时候,宦官才开始逐步参与政事。东汉末年,宦官可谓泛滥,三国的开篇,就是由“十常侍造乱”引起的。先是大将军何进sha了宦官健硕,之后是宦官张让又sha了何进,袁绍又大肆铲除宦官,这时候董卓趁乱进京,乱上加乱。

三国:好好的刘汉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混乱的三国时代的!

自此,东汉四分五裂,军阀割据,走无万劫不复的境地。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他说的“小人”其实指的就是外戚和宦官,只可惜刘禅没有看懂,最后还是因亲近宦官黄皓,整日花天酒地、歌舞笙箫,断送了即将再次中兴的“蜀汉”,致使刘备、诸葛亮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简短小文,有感而发;只言片语,定有不足。道不尽沧桑历史,写不完兴衰长歌。旨在抛出砖石,引来无暇美玉。敬请留下您的文明评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