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空壳村”的破壳重生

海西:“空壳村”的破壳重生

哈西娃村的枸杞晾晒场。 海西州组织部 供图

海西:“空壳村”的破壳重生

中村的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海西州组织部 供图

海西:“空壳村”的破壳重生

金原村的花卉大棚从8月起种上了蔬菜。 本报记者 莫昌伟 摄

一个村子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得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减弱,村里人心涣散,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村子称为“空壳村”。今年,我省实施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相应出台了《全州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工程工作方案》,计划年内率先在全省成功实现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

方案明确“一年清零、两年提质、三年做强”目标,并量化“达标线”。即:2018年,为全州295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基本收入保障机制,实现7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且年收入达到5万元,其它225个村至少增收5万元;2019年,全面落实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个体做强”和“抱团发展”相结合,所有行政村形成“造血”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覆盖,推动村集体经济全面提质;2020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村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新机制,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做强。

10月深秋,记者走进柴达木盆地,见证了海西大地上一个个村集体经济的“清零”故事。

“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的东山经验

“去年第三季度我们村的东盛大厦正式运营,预计今年的村集体收入将达到210万元。”在这落成不久的楼房里,德令哈市河东街道办事处东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生成谈起了今年村里的收入。谁能想到,这个村子在2002年建制之初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起初的东山村,村集体经济几乎一片空白,村民们生活普遍困难,有些家庭甚至连病都看不起。童生成说,村里没钱,就算想为村民们做些事情也是有心无力。

从2012年起,村党支部运用市场经济发展思维,借助“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先后投资成立了枸杞烘干厂、大型仓储库房、商务宾馆等集体产业,均对外承包,并由村里成立的德令哈市东盛商贸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和管理,依靠这些产业,从2014年起,东山村每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100万元以上。

通过几年的探索,东山村党支部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公司化的基础上,又制定了“334”的集体收益分配方式,即将收益的30%用于股民分红,30%用于全民分红,40%用于村集体资金发展需要,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

东山村的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 村里过去“一盘散沙”的面貌也得以改善,童生成感慨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民们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高了,如今村里耍社火,全村200多户村民,每家都会出两个人参加,一户都不会落下。”

柯鲁柯镇“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

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的温棚里,村民赵秀兰正在为地里的油麦菜浇水,原来经常在外打工的她,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今年初,金原村成立了苗木花卉种植合作社,利用村里的9个大棚在4月到6月期间种植花卉,在8月以后种植蔬菜,仅花卉种植今年就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让金原村摆脱了“空壳村”的身份。

“过去德令哈市场上全部是价格较贵的外地花卉,我就在想能不能培育出我们自己的花苗。”金原村的村委会主任王玉云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建筑队,一门心思钻进温棚,观察生长、记录变化、咨询专家、施肥除虫……熟练掌握了12种花卉种植技术的他成为了附近小有名气的花卉种植专家,金原村培育出的本地花卉也打开了德令哈市场。

但打开了市场并不代表站稳了脚跟,金原村所在的柯鲁柯镇共有9个农业村,各村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普遍面临着经营人才缺乏、资金保障不足、产业项目难选、产业同质化、较难形成规模等问题,于是柯鲁柯镇开始探索对各村集体资产和产业进行公司化运营管理的方式。

今年,柯鲁柯镇通过整合全镇9个村市级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资金1030万元,注册成立全州首家集体经济多村联营公司——柯农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未来公司承接的市政绿化工程,将被金原村包圆;拥有170多名技工的“新秀村”也将在市政建设上大显身手;9个村生产的农产品都将统一贴上“柯农人”商标,集中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抱团发展”使得柯鲁柯镇的产业开始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转产转业”的哈西娃模式

哈西娃村是都兰县宗加镇的一个蒙古族聚居的纯牧业村,村民们一直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说:“长久以来受自然条件制约,哈西娃村的草场沙化、盐碱化严重,导致草原载畜量低,2007年时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但在今年10月27日,41户哈西娃人却住上了村集体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别墅,这都归功于近年来哈西娃村从单一畜牧业向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农牧产品精加工和旅游业的多元化转型。

2008年,由哈西娃的党员先行先试,村里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村民将牛羊折价入股,集中由部分牧户放牧,“核减牲畜、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几年下来牧民们放牧牲畜从原来的5万余头下调到了1.4万余头,草场生态恢复了,牛羊出栏率显著提升,牧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从草原上解放的劳动力全部投入到了枸杞种植,枸杞产业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依靠着境内的贝壳梁、梭梭林、芦苇滩,村里办起了具有蒙古特色的“牧家乐”。山上有野牦牛、地上有野蘑菇,依托着这些资源禀赋,高原野牦牛杂交养殖合作社和野生蘑菇加工厂也都相应落成。

哈西娃人一手握着牧鞭,一手拿着铁锨,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转型之路。2017年哈西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0万元,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3.98万元。

中村“白手起家搞发展”

位于乌兰县柯柯镇向西1公里处的中村是1992年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易地搬迁来的移民村,300人刚搬迁来时,中村的环境脏乱差、人均耕地少、产业单一,并且没有任何村集体产业。

穷则思变,村“两委”班子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的枸杞行业。村里土地少怎么办?班子成员就带领村民将一个6.67公顷的垃圾场硬是开垦成了枸杞地,通过几年的壮大,如今枸杞地已发展到了133.3余公顷,成为了乌兰县唯一的枸杞种植示范园。

枸杞产业发展红火的中村,并没有小富即安,2012年,村里将133.3多公顷地都流转了出去,让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吃的农民们成为了“上班族”。同年,村党支部书记雷有德带领班子成员到省外考察后,整合中村、西村、新村扶贫项目资金,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成了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为几个村的集体经济同时增加了收入。

靠着这几年发展,中村的村集体收入累计达到了437.5万元。村民米占富对村里的变化也赞不绝口:“刚到乌兰时的生活和在老家没区别,但通过大家的努力还有老雷的带动,现在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好了。如今新房有了、新车有了、村里路面也整洁了,而且不光我们中村富了,还带着周边的村子一起富了。”

联企兴村变“输血”为“造血”

位于大柴旦行委的马海村是我省唯一一个哈萨克族聚居村落,384户群众于2002年搬迁至此过着放牧生活,村里的老书记焦力保力德回忆说:“当年放牧的草场小,村里的条件差,村民们的生活都很困难,更别说去发展村集体经济。”

今年,海西州制定出台《联企兴村1+1行动方案》,引导223家驻州央企、省企、民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全州295个行政村建立联企兴村发展集体经济的1+1长期帮扶关系。

为了让帮扶不成为一次性的“输血”,中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大柴旦近年的旅游热潮,出资5万元为马海村在大柴旦当地的翡翠湖景区购置摊位,使村里每年都能在旅游旺季收获租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造血”能力。

马海村还与青海昆源矿业有限公司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参股企业协议书,将政府扶持资金30万元投入到青海昆源矿业作为生产发展资金,三年内,马海村每年可以获得20%的固定分红。

“加上村里土地流转费用和大棚、铺面的租金,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将达到12.6万元。”马海村党支部书记努尔哈力说:“有了固定收入,村里就能为村民做更多实事,今明两年我们准备改良现有自来水管道、新增加下水管道,给马海村民的生产生活增添更多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