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詩歌本來是中華民族最為喜愛的文學形式之一,從周朝的時候就受到重視,之後無論是秦漢還是魏晉,都有數不勝數的詩人誕生,為詩歌的大廈添磚加瓦。只不過,誰也沒能預料,詩歌這種文學體裁,竟然在唐朝時如同井噴一樣爆發,著名的詩人和優秀的作品如同群星薈萃,璀璨奪目。

在當時乃至後世,人們迅速發現這可能是空前絕後的一個時期,於是從唐朝起,出版詩集的工作就沒有中斷過。然而,在數不清的唐詩選集之中,最出名的還是蘅塘退士所編的《唐詩三百首》。這部詩集,彙編了唐朝77位詩人,共311首詩,是少年兒童接觸古代文化的最佳入門書籍。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在這本《唐詩三百首》中最後一首詩也是唯一的無名氏所寫,名字叫做《金縷衣》。這是一首流傳於中唐時期的歌詞,全詩並不複雜,意思很單一,既有勸君及時行樂,又有讓人珍惜時間之意。這首詩有兩個版本,但是大同小異,其中一個版本是這樣的: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就如同剛才所說,它的意思並不複雜,甚至有些直白:我勸您不要貪念榮華富貴,我勸您珍惜少年的時光,花兒到了成熟的時候,該採摘就要採摘,不要等到它凋謝了,只能折取花枝了。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如果初一看,它在四句中反覆就是勸告年輕人該享樂,而且該及時行樂,似乎有種靡靡之音的感覺。但是,這首詩的魅力在於,只要你多讀幾遍,彷彿就有一種奇特的魅力,四句初看重複的詩句,又會展現出真摯的感情,在耳邊繚繞。它又好像不是在勸你玩樂,而是勸告人珍惜愛情,珍惜光陰,詞意就像微波一樣,朝著四面八方散開。

這首詩特別搖曳,引發了諸多感想,到底是誰寫出的這麼美的詩歌呢?《唐詩三百首》沒有給出答案,這是對的,現在作者已經不可靠。然而有的詩集卻畫蛇添足地寫上李錡或者杜秋娘所作。之所以有這個說法,那是因為杜牧在《杜秋娘詩》中提到,這首詩為鎮海節度使李錡所愛,並且經常讓杜秋娘在客人面前演唱。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既然如此,那李錡和杜秋娘都不是作者。然而,就是將這首詩視為最愛,聽得最多的李錡,卻最終會錯了意思,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李錡是唐朝宗室之後,不過關係並不親近,甚至都不是李淵的直系子孫。這種關係,到了唐朝中期,自然沒有多少紅利。然而,李錡卻非常善於鑽營,從一個小官做起,利用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腐敗,到處行賄,最終坐上了鹽鐵轉運使的肥差。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當時鹽和鐵的利潤相當高,所以都是由國家來經營。手持兩個壟斷物質重權的李錡,自然是肥得流油。他也蒐集了天下的奇珍異寶給唐德宗,讓自己的位置更為穩固。但實際上,他卻招兵買馬,躍躍欲試。

然而,唐憲宗繼位之後,雄心勃勃,他也是唐朝對藩鎮割據最有辦法的皇帝。當時的宰相武元衡,也是著名的鷹派。兩人一商量,便將李錡明升暗降,並且督促他回朝述職。

《唐詩三百首》中的最後一首,值得再三品讀,可惜局中人不懂

最終李錡起兵造反,但才德根本不夠的他,很快被官兵所俘獲,並和他的兒子一起,在長安的鬧市之中被執行腰斬。據說,這首《金縷衣》是他最愛聽的,然而他到底明白這首歌的意思嗎?他光以為“勸君惜取少年時”是要他抓住時間造反,卻忘記了第一句卻是“勸君莫惜金縷衣”嗎?他光看到“花開堪折直須折”,卻沒看到此時哪有可供他採摘的花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