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超聯賽外籍裁判報告:每輪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2017年12月22日,中國足協在武漢召開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會議。在會議上,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中國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表示,從2018賽季開始,每輪聯賽都將邀請高水平外籍裁判員來執法中超聯賽,同時,選派我國優秀裁判員赴國外聯賽執法,通過雙向交流,進一步提高我國裁判員業務水平。

通過對於全年240場比賽裁判員名單的統計,我們發現,中國足協季前“每輪邀請外籍裁判”的目標已經落到實處,而且絕大多數外籍裁判被使用到了每一輪的關鍵場次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

但在個別場次中,外籍裁判並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現,也就是說,要實現“每輪邀請高水平外籍裁判”這個目標,相關部門仍然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每輪都有外籍裁判執法

本年度中超聯賽與往年相同,共16支球隊參賽,賽制為主客場雙循環,因而比賽場次總數為240場。根據統計,在這240場比賽中,由外籍主裁判或外籍裁判組執法的比賽場次數為47場,佔到比賽總場次數約20%。與此同時,每一輪中超聯賽都邀請外籍裁判執法的目標也完全實現。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荷蘭籍主裁範布克爾

在總共47人次外籍主裁判中,韓國籍主裁判的人次最多,達到了6人、13人次,其次分別為捷克(4人、11人次)、澳大利亞(3人、6人次)、烏茲別克斯坦(1人、4人次)、巴林(1人、3人次)、新西蘭、德國(1人、2人次)、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匈牙利、塞爾維亞、日本(1人、1人次)。

除了主裁判之外,在去年240場中超聯賽中,中國足協還安排了總計8人、14人次的外籍第一助理裁判、6人11人次的外籍第二助理裁判和1人次的外籍視頻助理裁判。

外籍裁判多執法關鍵戰

回顧外籍裁判執法的47場比賽,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比賽都是當輪的重要或焦點場次,如聯賽第九輪上海上港主場迎戰北京中赫國安的焦點戰,中國足協安排了荷蘭籍主裁判範布克爾執法;而在9月18日上港主場對陣恆大的關鍵補賽中,中國足協直接派除了以國際名哨考紹伊為首的外籍裁判組來執法。

甚至在聯賽最後一輪聯賽涉及四隊有降級可能的情況下,中國足協總共派出了四位外籍主裁、三位外籍第一助理裁判、兩位外籍第二助理裁判以及本賽季唯一一位外籍視頻助理裁判。

從結果來看,外籍裁判執法的比賽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獲得了外界的一致認同,尤其是匈牙利名哨考紹伊,他在9月18日上港恆大一戰中對於判罰尺度的把握,雙方隊員情緒的控制以及對視頻助理裁判介入方式、時間的判斷都堪稱“教科書般的表現”。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匈牙利名哨考紹伊

但在諸多外籍裁判中,也有部分外籍裁判的表現令各方都在賽後表達了不滿,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聯賽第二十二輪廣州恆大淘寶主場迎戰北京中赫國安的比賽。在吹罰梅方禁區內手球犯規以及鄭智助攻高拉特破門前先對巴坎布的犯規這兩次判罰裡,韓國籍主裁判金大容無論是判罰時間、判罰標準以及視頻助理裁判介入方式和時間方面都引起了較大爭議。

出場名單是否應該統一制式

在統計外籍裁判出場情況的過程當中,我們意外地發現了與裁判工作相關的另一個問題:首發名單。先來給大家看一下這兩張首發名單: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在這兩張首發名單當中,已經執法中超聯賽多年的主裁判艾堃居然呈現了不同的名字。再來看另外幾張首發名單。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2018中超联赛外籍裁判报告:每轮有“外籍”,未必“高水平”

在同一聯賽的不同場次裡,每一場的首發名單在細節上,尤其是有關裁判的細節上所呈現的內容都相差甚遠。

在首發名單裡是否需要表明裁判的姓名、翻譯名、國籍、級別、從屬單位等元素一一呈現呢?即便是都需要呈現,為什麼各地的首發名單裡表格的制式也會出現很大的差別呢?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些都是不足為慮的細節問題,但聯賽統計數據是否完善是檢驗一個聯賽職業程度的重要標準,更是對參與這項賽事的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最好的尊重。今年聯賽中期富力隊員唐淼的出場次數因為過去的統計數據不夠完整而出現偏差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因此,儘管這只是一個非常微小的細節,但也值得相關部門引起重視。

結語:

即便是在諸多政策“朝令夕改”的背景下,裁判問題也和往年一樣,依舊是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而本土裁判和外籍裁判的水平高低之爭,也仍然沒個下文,“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視頻助理裁判更是在正式投入使用後,遭遇了比預想中更為激烈的反對聲。

但有爭議,並不意味著中國足協在裁判工作方面完全沒有作為。

以視頻助理裁判的角度為例,即便是在“金哨雲集”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上,視頻助理裁判的判罰也引發了很多爭議,放在中超聯賽的體量裡,這樣的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能夠在這項技術剛剛問世不久就力主引進,這也體現了中國足協在保障賽事公平、公正方面的努力。

但在實現了“每輪邀請外籍裁判”的目標後,我們仍然在思考一個問題:外籍裁判(未必是高水平)對於提高中國聯賽裁判水平到底有多大幫助?幫助在哪裡?這是我們在這個賽季,通過肉眼很難看到的表現。當然,一個賽季想要看到改變或許有難度,但除了邀請外籍裁判執法比賽,是否還有其他方式來幫助中國裁判提高業務水平呢?

數據整理/金昊、徐人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