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上善若水 记滨城区市立医院大外科主任刘京新

【初次见到刘京新,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我到滨城区市立医院外一病区时,他正在进行交接班,异常严肃,我心里就有了点小忐忑。后来跟着他查房,看到他微笑着安慰病人,轻声细语地询问病人的感觉、饮食……,我便放轻松了许多。】

医者仁心 上善若水 记滨城区市立医院大外科主任刘京新

刘京新,男,54岁,1988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于滨城区市立医院从事外科工作30年,现任滨州市骨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滨州市胸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城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滨州医学院外科副教授,滨城区市立医院大外科主任,院委会委员,滨城区政协委员。

敬业奉献 无怨无悔

从大学毕业进入滨城区市立医院工作以来,刘京新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常年坚持早7:30上班。遇到有危重病人坚持守候在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已经习以为常。2016年,一支迎亲的车队在大雾天发生了交通事故,致多人受伤。正在外休假的刘京新听说后,二话没说,立即赶到医院进行抢救,连着进行了两台紧急手术,等将伤者全部安置妥当后,已经是三十多个小时之后了。而类似事情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了。多年来,他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一年内,他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数得清。而这都是刘京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默默做的,他说:“当医生救死扶伤是应该的,加点班没什么。”

潜心钻研 业务精湛

三十多年来,刘京新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学生成长为了滨城区市立医院外科“一把刀”、滨城区名医。他每年带领团队做数百例复杂骨科手术及各种胸腹部脏器疾病手术,并在市立医院开创性的开展了股骨头坏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

医者仁心 上善若水 记滨城区市立医院大外科主任刘京新

近几年,刘京新注意到,随着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所致的骨关节型创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日益增多,整体伤情严重。他整理多年相似病例,总结实践经验完成了《骨关节损伤合并胸部创伤的有限救治策略研究》等四项科技成果,分别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贰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他将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引入多发伤抢救治疗的新理念,提出了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新理念,治疗病人更科学,提高了多发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骨折的治疗理念由AO固定向BO (生物学)固定发展,微创手术理念的引进,更有利于骨折病人的骨折后愈合,使病人以小的手术创伤代价获得高的功能恢复,降低了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让病人能够早日恢复肢体功能。

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

多年来,刘京新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他身先士卒多次带领科室人员参加医院组织的“千名医师下基层”、健康扶贫等活动,做义诊、搞讲座、发放健康传单,受到群众欢迎。而最能诠释“医者大爱无疆”的便是他救助智障流浪女“春莲”的事了。那是在2010年1月11日21时25分,医院急诊科接回了一名受伤妇女。伤者三十多岁,孤身一人。经检查,其左小腿被碾压呈粉碎性骨折,难以保留,急需做截肢手术。此时伤者虽然意识还算清醒,但是有智力障碍,并且操着云南口音,难以沟通。“时间就是生命,先抢救病人要紧!”。紧要关头,刘京新毅然为她做了紧急手术,救下了伤者的性命。伤者的病例档案等都需要名字,大家伙儿给她起了一个名字——春莲,意在希望她出污泥而绽放幸福与美丽。刘京新带领科室人员对春莲悉心照料,送药送饭、嘘寒问暖。后来,车祸造成的伤害慢慢恢复了,因为春莲还患有严重的妇科疾病和癫痫就住到别的科室了。刘京新还是会时长去看望她,专门为她定制了义肢,帮她佩戴好,做恢复性训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流浪智障女春莲在滨城区市立医院幸福的度过了整整八年。每每别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时,刘京新都会朴实地说:“春莲是个人,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任何人都不会不管的”

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刘京新先后被评为:滨城区名医、滨州市卫生系统“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质量明星、山东省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优秀执业医师、滨城区五一劳动奖章、滨城区五一劳动模范、“滨城英才”系列人才。

临近采访结束时,刘京新对我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做着每个医生每天都会做的事。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追求,这没什么。”《老子》中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说的大概就是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