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一聲嘆息,在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心中剩下的,除了惆悵,就是惋惜。這是一個關於傳承的故事,卻也是一個關於逝去的故事。我在沒看之前,一直認為百鳥朝鳳應該是像紀錄片一樣的難看,但是我錯了,我欠這部電影一張票。中國老一輩的民俗文化,或許就要毀在我們現代人的手裡,嗩吶曾經是那麼德高望重,如今卻可有可無,甚至於消失了,只留下一紙文化遺產。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故事是以男主角天明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開始的,父親帶著天明,從一個村子爬山涉水到另一個村子裡的焦三爺家,畫面一展開便是厚重的黃土,炎熱的夏季,彷彿抖一抖身上就能抖出黃沙來。少年時的天明不懂父親為何逼著他去學嗩吶,但後來他漸漸懂得這嗩吶之音的責任。從不情不願的學,到為父親爭氣而學,再到為了嗩吶的傳承而學,天明心態的變化也貫穿了一整部電影。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電影除了刻畫天明這個人物,更重要的還是刻畫了焦三爺這個角色。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嚴肅又威嚴的形象,大多時候都沒有笑容,甚至做錯一點小事就要懲罰天明不許吃飯。但是看著看著,卻覺得焦三爺是為了這份責任在教,嗩吶是匠活兒,總得有人把這個活兒傳承下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又怎麼能拾起頭號嗩吶匠人的重任呢?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電影裡最令我深刻的有兩個場景。一是天明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師傅遞給他一根細長的蘆葦杆,要天明拿著從河裡把水吸上來。少年天明就這麼傻傻的半蹲在河邊,一口氣一口氣地想吸上河裡的水。但是天賦不足,第一天悻悻而歸。時間慢慢被拉長,湖水上浮著柳絮,蘆葦在四處飄搖,晴天下雨,颳風打雷,都沒能阻止這個少年練習的腳步。少年天明終於吸上了喝水,興奮地跑回家的場景,差點感動哭。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還有一個場景,是天明長大之後,接管了焦三爺的嗩吶班子。可惜好景不長,這傳統文化一點一點陷落,西洋傳過來的音樂吸引了村裡人的注意。辦酒席的不再去請嗩吶的來吹了,各家各戶也不懂規矩了,不再給嗩吶樂師行禮了,而錢,也是越給越少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嗩吶好像跟不上現代人的步伐了。但是焦三爺仍舊堅守著自己的傳統,在一次無雙真的酒席中,和西洋樂隊互拼!吹起了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這是焦三爺最後一次吹百鳥朝鳳,但這也是一首未完成的絕唱。焦三爺得了重病,百鳥朝鳳吹到一半,嗩吶裡甚至都流出了鮮紅的血液。最後天明接過師父的嗩吶,才最終完成了這一曲。百鳥朝鳳只吹白事,而且只吹給德高望重之人,一個師傅只傳一個心地善良有擔當的弟子,絕不外傳。可憐焦三爺,這一曲之後,就再也沒能拿起嗩吶了。畢生心血,到頭來,卻迎來了嗩吶的沒落。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世事更迭,當傳統文化在村子裡一點點消失的時候,不由得哀嘆,民族文化無以為繼,又該如何是好。或許社會的進步總是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丟失,就像恐龍滅絕之後的人類,也像村子裡紛紛要外出打工的男男女女。如今的街頭巷尾再也見不到嗩吶的影子,而不止是嗩吶,還有更多的民俗文化在一點點消失,這部劇很自然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不枯燥,不無聊,只有滿滿情懷下生出來的感動和惋惜。這一聲哀嘆,也只會成為過往的碎片,在風中煙消雲散,人力不可為之事,還有很多啊。

《百鳥朝鳳》被父親逼著去學嗩吶,最後卻淪為乞丐一般的嗩吶匠人

百鳥朝鳳的音樂仍在我的耳邊迴響,我彷彿又看到,那位北京城裡的一位不知名的嗩吶匠人,面前擺著一個破碗,鼓著腮幫子賣力地吹著嗩吶,迎面走來兩個漂亮女孩兒,放下幾塊錢又匆匆走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