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良者之百鳥朝鳳

工之良者之百鳥朝鳳_紅屬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對《百鳥朝鳳》的影評節目。之前就看到新聞講方勵下跪的事情,沒有在意,因為寶寶是不太喜歡看這幾年的電影的,故事情節單調乏味沒有內涵,畫面可能很絢麗,但如果沒有美麗的故事,多麼絢麗的電影都是一場對圖像處理技術的展示而已,更何況有時候處理得還不如寶寶自己搞得好,所以更不值得花錢去看。但一不留神聽到是講文化傳承之類的故事,便有了興致。我了個去,排片基本都在早上,方勵這個導演夠失敗的,都跪下了也沒幾個影院響應的,排片少不說,還都在早上,看來人不行啊。最討厭的是,不小心看到簡介,自己先給自己劇透了,我的天吶,還看個瓜娃子。故事是講年幼的遊天鳴被父親逼著學習嗩吶,拜著名嗩吶匠焦三爺為師。辛勤學藝終於得到師父真傳,學會了《百鳥朝鳳》並繼承了衣缽。然而時過境遷,受人敬重的嗩吶已逐漸無人問津。看看評論,有說方勵無底線,賣慘式營銷的;有說不懂藝術變通的;有說有本事讓市場評價,以數據說話的;也有人說封建社會流傳下的禮樂而已。評論確實很熱鬧。

劇透就劇透吧,不過是講嗩吶的,必須要去看,哪怕聽兩聲嗩吶也值。

一早去了影院,一個人看電影好像也是第一次,十點半的場,差不多也就不到十個人,旁邊一對情侶,後邊一位中年婦女,另一個角落還有三兩個人。簡直就是專場,座位隨便,怎一個爽字了得!

每次一聽到嗩吶聲,都可以觸動心底的一絲共鳴,而且十分強烈。看到焦三爺吹嗩吶時的那種投入,那種忘我,不由得也陶醉其中,那叫一個美。不知道,是與不是,也許分人,喪事兒上,聽到嗩吶,即便是路人,也都會有感而發,為別人痛失親人而心生同情,思及自己,思及親人,會更加珍惜父母,善待親人。這是一種儀式,是植入中華兒女心底的信仰,傳承數千年,對死者的尊重,對生者的警醒。看到影片中別人的儀式,聽到儀式上那一聲嗩吶響起,總是止不住流淚。一身正義,一份堅持,一種尊重,這樣的生命是值得的。在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給後人會留下什麼?我們在別人眼裡會是什麼?三爺是一名嗩吶大師,他是傳承嗩吶藝術,傳承那份信仰分支的重要人物。我們是什麼呢?做了什麼呢?在我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坦然地說我沒有白活,除了活過,在人類文化的長河中,我也是做了點自己的努力的。

天鳴是個好兒子、好徒弟、好的匠人!有擔當、有毅力、有情義,但社會只允許他是個窮人,所以不被尊重。但是在過去的數千年裡,他們是被尊重的,哪怕在他小的時候都是被尊重的,只是不到十年,不到十年而已。這不叫文化的變通,這叫文化的毀滅!毛爺爺已經不在了,我們不去討論過去如何如何,評說那段歷史如何糟糕,多少古建築,文物,城牆被破壞,但那已經是過去,我們要吸取教訓。文明是存在於人身上的,沒了人作為載體,再多的古建築只是一些符號,讓你我知道過去存在於祖先身上的文明是多麼輝煌,其實和你我沒有半毛錢關係。你我只是看客,根本沒把這些文明當作是自己的東西,即便自己流淌的是文明的鮮血,也不配說自己背後有數千年的文明。沒有藝人,挖出來多少編鐘都奏不出那時的溫雅;沒有匠人,保護再多的城牆,遲早坍塌;沒有傳承,我們只是一片輝煌文明裡拾取碎片的可憐的拾荒者。電影后半段,藍玉去修文物了,這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自己本來就是一段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卻被生活所逼去做修復古人文明符號的工作。難道等假的城牆修好後,要下一代人再去尋找失去的嗩吶技藝?

三爺走了,天鳴一個人的百鳥朝鳳響起,我已淚流滿面。這不是一門藝術的丟失,這也不關乎三爺是不是得到應當有的尊重,這是一種文明的消失,一種信仰的磨滅。很久以來,看了太多傲慢與偏見,很多人說,中國人應當去信一門教義,可是我一直覺得我是有信仰的。中華文明本就是信仰,是存在於中華兒女每個傳承者的身上的。存在於每一個三爺身上,存在於每個工種,不同職業身上,存在於各種儀式上,是數千年的積累。與那些集高尚於一身的信仰不同,也許不被西方理解,但卻在東方數千年傳承。人,一生光明磊落,德高望重,過世時,在葬禮環節,才可以享受百鳥朝鳳的待遇,而掌握這個環節的就是嗩吶匠,這是多麼現世的因果!如果這是封建,那相信一個高尚的人會進天堂又是什麼?不只是過世一個環節,人不厚道,在每一個生存環節都會被那份文明所鄙視,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美好。如今何在?

慶幸自己在年少的時代可以肆無忌憚地享用那嗩吶對心靈的震撼,那儀式對生命的釋義。也慶幸在年少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那一方村落裡遺留下來的,每個人心中的藝術,那種酣暢淋漓,那種激情活力。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感染,存在於骨頭裡的對生命的理解。致敬我的家鄉!

慶幸我是一名技術人員,可以用我的技術對傳統文明的傳承做一點自己的努力。不求盡善盡美,但求無愧於心!我們不是看客,我們也不是影評人,我們是這段文明的傳承者,即便困苦,也會不忘使命,願你我同心同行。



覓三五同心,固一方城池,於梧桐樹下,看繁花似錦,品得手心手背二兩肉。

紅屬文化,您身邊的民俗節慶活動及家譜管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