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氣:覆巢之下 液化氣市場跌跌不休


液化氣:覆巢之下 液化氣市場跌跌不休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自十月份開始,國際原油步入下行模式,受此影響,石油產業鏈上的各個產品都表現欠佳,而作為副產品的液化氣更是如此。

據中宇資訊監測數據顯示,10月份,國內液化氣均價共下跌1005元/噸,跌幅高達22%,而進入11月份,這輪跌勢仍沒有要停止的意思。當然,近期部分企業已有意撐穩,並刺激下游少量入市。但國際原油及國際現貨價位持續下滑,少量入市之後的下游,操作依然謹慎。

據中宇資訊瞭解,四季度國內檢修企業並不多,目前除福建聯合石化剛剛步入檢修外,其餘主營企業均處於正常開工狀態。地方企業的檢修也較為稀少。故整體而言,國內液化氣供應量相對充裕。不僅如此,氣溫下降南方的需求理論上將有回升,故11月份,進口資源的到岸量也相對集中,碼頭貨源的衝擊,令國內整體供需狀態更加寬鬆。

除此之外,經歷了2017-2018年度的嚴重氣荒之後,煤改氣的推進更加合理有序,進入四季度,天然氣也未出現大幅度的漲價潮,對液化氣的側面支撐也顯不足。

內有憂患外無支撐,國內液化氣市場深陷囹圄。當然,目前部分地區價位頗低,以目前到岸的進口氣成本來看,碼頭虧損非常嚴重,市場深跌空間已相對有限。但國際市場的疲軟難以改善,12月CP的下調預期再度施壓市場,持續的跌勢也令下游信心受挫,不敢貿然入市。故短期來看,國內液化氣市場仍將處於弱勢盤整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