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为何频频打“台独牌”?有多少台湾民众对“独立”感兴趣?

杨晶华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助理研究员

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已进入倒计时,国、民两党竞争白热化,民进党选情告急,多个绿营票仓陷“变天”危机。蔡英文在近期频频就两岸议题发表言论,企图将此次地方选举的选战主轴从经济、社会、民生议题拉到“统独议题”上来,实现“围魏救赵”,解“烽火之忧”。

无论是蔡当局在台军两舰成军礼上,抛出“三不勉励”,散布“境外军事威胁”言论,还是强烈回击马英九的“新三不”(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主张,无论是蔡英文在宜兰助选活动上指责大陆“打压”台湾地区,还是在“大华府台湾同乡会”上以视频的方式将台湾地区的危机归咎于大陆,谴责国民党“亲中”,其目的都是为了将地方选举再一次拉向两岸对抗、“蓝绿对决”的漩涡,其原因则是选情持续下行,民进党缺少有效手段只得“故技重施”。

蔡英文为何频频打“台独牌”?有多少台湾民众对“独立”感兴趣?

然而民进党再打“统独牌”救选情的如意算盘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恐难奏效,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民进党执政不力引发经济、社会危机。蔡英文执政以来,一方面消极应对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发展停滞的不利态势,并为两岸交流设置障碍,推动“远大陆亲美日”的经济政策,但很难改善台湾经济沉闷的局面。

另一方面推动一系列将政党利益置于台湾地区利益之上的改革,激化强烈的社会反弹。如今经济、社会、民生危机已成为民进党无法跨越或转移的问题。

蔡英文为何频频打“台独牌”?有多少台湾民众对“独立”感兴趣?

二是主打“统独议题”与民意关注的焦点偏离。台湾地区的地方性选举主要关注经济、社会、民生议题。韩国瑜能够在绿营的“铁票区”高雄“翻江倒海”,与其“经济优先”的选战诉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台湾地区的民意目前最关心的是经济、民生议题而非“统独”议题。台湾社会脉动已发生变化,岛内民意已经对“蓝绿恶斗”产生厌弃感,尤其反感以意识形态挂帅执政的民进党。民进党此时反潮流炒作“统独”议题恐对选情雪上加霜。

三是台湾民众对于传统选战方式的免疫力大幅增强。民进党换汤不换药的选战大戏已反复上演多年,如今再次粉墨登场,已很难抵御民众对这种陈旧范式产生的强烈免疫力。

在新世界、新时代、新形势下,民众需要的是能够破解经济困境,化解社会分歧的有能之士,而非能演会辩、推卸责任的投机钻营之士。

四是蓝营已调整攻防方式,不再随民进党的“魔笛”起舞。蓝营的候选人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多以经济、民生议题为选战主轴,调整了传统的选战方式,并在攻防战上,采取了自成体系的选战套路,并没有在民进党的煽动下,偏离经济、民生议题的轨道,走向“蓝绿对决”的方向。(责任编辑:唐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